隋唐五代|小楷《善見律》,國詮,唐初人,名不見經傳,書甚佳

國詮小楷《善見律》,烏絲欄紙本,275行,行17字 縱22.6釐米、橫468.8釐米,北京故宮博物院藏。

國詮,唐初人(七世紀),名不見經傳。明詹景鳳《東圖玄覽》提到:“唐貞觀中經生國詮奉敕作指頂許字,用硬黃紙書《善見律》。”他寫的經卷,今唯見此一種。《善見律》卷後跋中提及家中所藏《蘭亭禊序》乃楚人國詮摹寫,《善見律》又為奉敕之作,可見國詮非一般經生。

唐人寫經,多不落名款,有的雖有名款但非名人,故以往書家並未給予足夠注意。其實,由於唐代重書學,特別在中唐、盛唐,寫經書法水平一般很高。《善見律》述釋迦牟尼弘佛之事,卷末上端書“善見律卷”,下署“貞觀廿二年十二月十日國詮寫”。此卷經書工整,結構點畫均勻秀勁,運筆靈活熟練,輕重適宜。全篇一氣呵成,造詣精湛。

隋唐五代|小楷《善見律》,國詮,唐初人,名不見經傳,書甚佳

隋唐五代|小楷《善見律》,國詮,唐初人,名不見經傳,書甚佳

隋唐五代|小楷《善見律》,國詮,唐初人,名不見經傳,書甚佳

隋唐五代|小楷《善見律》,國詮,唐初人,名不見經傳,書甚佳

隋唐五代|小楷《善見律》,國詮,唐初人,名不見經傳,書甚佳

隋唐五代|小楷《善見律》,國詮,唐初人,名不見經傳,書甚佳

隋唐五代|小楷《善見律》,國詮,唐初人,名不見經傳,書甚佳

隋唐五代|小楷《善見律》,國詮,唐初人,名不見經傳,書甚佳

隋唐五代|小楷《善見律》,國詮,唐初人,名不見經傳,書甚佳

隋唐五代|小楷《善見律》,國詮,唐初人,名不見經傳,書甚佳

隋唐五代|小楷《善見律》,國詮,唐初人,名不見經傳,書甚佳

隋唐五代|小楷《善見律》,國詮,唐初人,名不見經傳,書甚佳

隋唐五代|小楷《善見律》,國詮,唐初人,名不見經傳,書甚佳

隋唐五代|小楷《善見律》,國詮,唐初人,名不見經傳,書甚佳

隋唐五代|小楷《善見律》,國詮,唐初人,名不見經傳,書甚佳

隋唐五代|小楷《善見律》,國詮,唐初人,名不見經傳,書甚佳

隋唐五代|小楷《善見律》,國詮,唐初人,名不見經傳,書甚佳

隋唐五代|小楷《善見律》,國詮,唐初人,名不見經傳,書甚佳

隋唐五代|小楷《善見律》,國詮,唐初人,名不見經傳,書甚佳

隋唐五代|小楷《善見律》,國詮,唐初人,名不見經傳,書甚佳

隋唐五代|小楷《善見律》,國詮,唐初人,名不見經傳,書甚佳

隋唐五代|小楷《善見律》,國詮,唐初人,名不見經傳,書甚佳

隋唐五代|小楷《善見律》,國詮,唐初人,名不見經傳,書甚佳

隋唐五代|小楷《善見律》,國詮,唐初人,名不見經傳,書甚佳

隋唐五代|小楷《善見律》,國詮,唐初人,名不見經傳,書甚佳

隋唐五代|小楷《善見律》,國詮,唐初人,名不見經傳,書甚佳

隋唐五代|小楷《善見律》,國詮,唐初人,名不見經傳,書甚佳

隋唐五代|小楷《善見律》,國詮,唐初人,名不見經傳,書甚佳

隋唐五代|小楷《善見律》,國詮,唐初人,名不見經傳,書甚佳

隋唐五代|小楷《善見律》,國詮,唐初人,名不見經傳,書甚佳

隋唐五代|小楷《善見律》,國詮,唐初人,名不見經傳,書甚佳

隋唐五代|小楷《善見律》,國詮,唐初人,名不見經傳,書甚佳

隋唐五代|小楷《善見律》,國詮,唐初人,名不見經傳,書甚佳

隋唐五代|小楷《善見律》,國詮,唐初人,名不見經傳,書甚佳

隋唐五代|小楷《善見律》,國詮,唐初人,名不見經傳,書甚佳

隋唐五代|小楷《善見律》,國詮,唐初人,名不見經傳,書甚佳

隋唐五代|小楷《善見律》,國詮,唐初人,名不見經傳,書甚佳

隋唐五代|小楷《善見律》,國詮,唐初人,名不見經傳,書甚佳

隋唐五代|小楷《善見律》,國詮,唐初人,名不見經傳,書甚佳

隋唐五代|小楷《善見律》,國詮,唐初人,名不見經傳,書甚佳

隋唐五代|小楷《善見律》,國詮,唐初人,名不見經傳,書甚佳

隋唐五代|小楷《善見律》,國詮,唐初人,名不見經傳,書甚佳

隋唐五代|小楷《善見律》,國詮,唐初人,名不見經傳,書甚佳

隋唐五代|小楷《善見律》,國詮,唐初人,名不見經傳,書甚佳

隋唐五代|小楷《善見律》,國詮,唐初人,名不見經傳,書甚佳

隋唐五代|小楷《善見律》,國詮,唐初人,名不見經傳,書甚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