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旅印度 臘月初八這一天,爲什麼我們喝粥?

臘月初八這一天,為什麼我們喝粥?

農曆臘月初八,是臘月裡第一個傳統節日,它預示著新春正悄然走近。

杭州人臘八節施粥的傳統應該已經很久了,至少在我小的時候,每年一次的施粥都會上新聞。這一天,有的寺院於臘月初八以前由僧人手持缽盂,沿街化緣,將收集來的米、慄、棗、果仁等材料煮成臘八粥,等待喝粥的隊伍往往排成長隊,傳說吃了以後可以得到佛祖的保佑, 所以窮人把它叫做“佛粥”。一些商戶也會在門口架起一口大鍋,為平民百姓佈施臘八粥,無論衣冠楚楚或衣衫襤褸,都能喝到一碗免費的臘八粥,施粥的人仰著喜氣洋洋的笑臉,積德行善,也為來年討個好彩頭。

小時候曾經疑惑,一年那麼多節日,為何唯獨臘月十八這一天,和粥聯繫在了一起?原來臘八節還是一個佛教節日,傳說這一天是釋迦牟尼佛成道的日子,一切都源於兩千六百年前的一碗粥。

慢旅印度 臘月初八這一天,為什麼我們喝粥?

人類歷史上最著名的一碗粥,從太子到佛陀

釋迦牟尼佛出家前是古印度北部迦毗羅衛國(今尼泊爾境內)淨飯王的太子,過著錦衣玉食的生活。當他目睹了生老病死給人類帶來的苦難,錦衣玉食不過是一場夢幻泡影,上至國王、下至庶人都逃不出死神的魔爪。為尋找解脫苦難的辦法,太子出家了。

他找到一個狹窄的山洞閉關,和苦行僧一起修行,尋找解脫生死的方法。冥想、斷食,每日一粟一米,就這樣過了六年。那一年他已經35歲了,沒有收穫,身體也已經疲憊不堪,幾乎餓死。他發現苦行並不能幫助他成道,肉體受苦時,反而心生煩亂;肉體享樂時,又耽於愛執,這樣的修行方法並不能幫助他覺悟。

太子離開了山洞,步行到尼連禪河邊。牧羊女蘇嘉塔路過此地,看見他衣衫襤褸、奄奄一息,心生慈悲,以一碗乳糜(加了牛奶的粥)供養他,使他免於被餓死的危機。恢復了體力的太子,在河中盪滌了一身汙垢,在一棵菩提樹下靜思了七日七夜,終於在臘月初八這一天立地成佛。

恐怕牧羊女沒有想到,她供奉給佛陀的,會是人類歷史上最著名的一碗粥。這碗粥拯救了一位偉大覺者的生命,影響了3億5688萬的佛教徒,演變成為13億中國人的一個傳統習俗。人們在這一天,以喝粥、佈施粥,來紀念人性中的善良和慈悲。

苦行林正覺山,佛陀在這裡苦修六年

那一年我和崔導去印度旅行,我特地去佛陀成道的地方拜祭,想看看那顆菩提樹到底有什麼特別。冥冥中似有天意,在菩提迦耶與一位比利時籍臺灣大姐美玲結伴同行,一路都在幫我們做翻譯和導遊。她是第二次來菩提迦耶,精通英語、梵文,修佛多年,對典故瞭如指掌。她告訴我說,古摩揭陀國尼連禪河附近有一座山,山上有一個山洞,是佛陀閉關苦行的地方,一定要去。我們便包了一輛車去那裡。

抵達苦行林的時候正是黃昏,正覺山像一方飛來的巨石突兀矗立在一望無際的平原上。西域記八曰:“缽羅笈菩提山(Pragbodhi),唐言前正覺山。如來將證正覺先登此山。故云前正覺也。”現在人們提起前正覺山的遺址,主要指半山腰的石洞和其旁的臺地,仍保存完好佛陀苦修及成道的遺蹟。

慢旅印度 臘月初八這一天,為什麼我們喝粥?

《大唐西域記》所記載的摩揭陀國方圓五千餘里,氣候炎熱,土地肥沃,物產豐富。當地民風淳樸,有五十多所寺院,一萬多位僧徒,多數崇尚大乘教法。但那已經是唐朝往事了。

這裡的環境非常艱苦,沿途盡是險峻的怪石,每走一步都捲起滾燙的塵土。去往苦行林的途中,我看到那些由於飢餓而消瘦的兒童,光著腳在沙地上奔跑;懷抱中的嬰兒也蹙著眉頭,悲苦又矇昧的神情,彷彿生在一片無助無望的土地,期待來生能獲得解脫。

在印度,像這樣赤貧的鄉村還有很多。首都周圍環繞著連綿起伏的貧民窟,當地人神色如常,只有外國人會對此觸目驚心。

慢旅印度 臘月初八這一天,為什麼我們喝粥?

美玲姐說:佛祖選擇投生印度,是因為印度人太苦,窮山惡水,氣候炎熱,毒蛇猛獸、疾病橫行。佛在證得無上正等正覺後,想渡他們脫離苦海,可他們並沒有好好接受佛陀的禮物,如今印度的佛教徒只有區區3%,幾乎已經消亡了。

美玲姐已經來過一次了。這次,她帶了好多糖果和玩具,發給村子裡的小朋友。人群瞬間爆發出快樂的歡呼,孩子們簇擁著她往山上走。

慢旅印度 臘月初八這一天,為什麼我們喝粥?

慢旅印度 臘月初八這一天,為什麼我們喝粥?

我們爬了十五分鐘的山路,終於找到了佛陀閉關的那個山洞(Mahagala Cave)。山上有一座小小的禪房,這裡可以看到絕美的落日,一望無垠的印度平原,既有遼闊之美,也有滄茫之惑。

慢旅印度 臘月初八這一天,為什麼我們喝粥?

慢旅印度 臘月初八這一天,為什麼我們喝粥?

洞外貼滿了信徒供養的金箔,夕陽下散發著熠熠光輝。

慢旅印度 臘月初八這一天,為什麼我們喝粥?

慢旅印度 臘月初八這一天,為什麼我們喝粥?

慢旅印度 臘月初八這一天,為什麼我們喝粥?

有一位祭司在看守這座山洞。美玲姐跟他像老朋友一樣打招呼,他似乎很高興與來自遙遠東方的客人再次重逢,雙手合十致敬,併為我們點燃蠟燭。

慢旅印度 臘月初八這一天,為什麼我們喝粥?

山洞入口非常狹小,只能容一人屈膝進出。洞內空氣稀薄悶熱,很難想象在這樣的山洞裡怎樣度過六年的漫長時光。藉著幽暗的燭光,我看見蓮花寶座上釋迦太子的坐像,這是一尊罕見的佛像,與國內熟悉的豐腴垂耳的佛像大有不同。佛像大小宛若真人,骨瘦嶙峋,眼窩深陷,形若枯骨,一位追求真理而奮不顧身的覺者形象便呼之欲出。

唐朝玄奘法師也曾到此地巡禮,並記錄下當時的場景。據他所述,當年洞中並沒有塑像,只有佛陀長期打坐後留在石壁上的影子,早年無論賢愚,人們都能看到這個影子,到了玄奘大師的年代,已非人人能見了。據說法師朝禮時,由於不見佛陀聖像,悲從中來,慟哭不止,就地跏趺,此時洞內突然閃耀金光,佛陀的影子出現在石壁上,法師感慨頂禮。

出家人不打妄語,此記錄應是確有其事。至於洞中為何會突然顯現佛影,我們也很難解釋,也許是燭光,也許是缺氧,也許是內心深處的震撼與尊敬。一個人貴為太子,本可以過著無憂無慮的生活,卻捨棄榮華,捨棄生命,為全人類尋找解脫法門,當我仰望這尊形銷骨立的佛像,眼淚竟無聲無息地流淌下來。

臘八粥,鹹的?甜的?

不管日子過的有多忙,不管是闔家團聚還是漂泊在外,不管是南方人還是北方人,中國人這一天總是要喝粥的。傳統的臘八粥也被稱為七寶五味粥,所用材料7種,最原始的版本,應該是胡桃、松子、乳蕈、柿、粟、慄、豆。(《武林舊事》)

佛經故事中,牧羊女獻給佛陀的是一碗奶粥,《方廣大莊嚴經|卷第七》:“用一千頭母牛的乳汁,煎煮七遍,取其最精華部分,放在乾淨的新鍋內,與醇香的粳米煮成乳粥”,不知它具體味道,想來可能與藏地的酥油糌粑口味類似吧。

據我所知中國大部分地方包括杭州在內,都是吃甜的臘八粥。《燕京歲時記·臘八粥》:“臘八粥者,用黃米、白米、江米、小米、菱角米、栗子、紅江豆、去皮棗泥等,開水煮熟,外用染紅桃仁、杏仁、瓜子、花生、榛穰、松子及白糖、紅糖、瑣瑣葡萄,以作點染。”紅紅的臘八粥,也有著吉祥、豐收的寓意,期待著來年的五穀豐登。

在崔導的老家,臘八粥竟是鹹的,婆婆把排骨、豆腐、青菜、花生、紅棗、蠶豆、梗米放在一起,燉得黏稠糊爛。我是第一次見到這樣的臘八粥,大為驚訝,不知道還有什麼地方是吃鹹粥的,歡迎慢友留言給我。

慢旅印度 臘月初八這一天,為什麼我們喝粥?

碧綠的臘八蒜

北方還有醃臘八蒜的習俗,小姨每年都會醃一些,把剝皮的蒜瓣和米醋放在密封的罐子裡,放在屋外凍著,慢慢地,蒜瓣就會變成翡翠一樣的碧綠色,除夕夜吃餃子的時候拿來蘸醋下餃子吃。據說只有臘八這天醃製的蒜才會變成翡翠色哦!其他任何時間醃的都不會變綠,也是奇了。

慢旅印度 臘月初八這一天,為什麼我們喝粥?

慢旅印度 臘月初八這一天,為什麼我們喝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