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親節的香石竹 文

母親節的香石竹 文/王曉宇

清初有一本園藝名著叫《花鏡》,作者是陳淏子,字扶瑤,別名西湖花隱翁,他平生喜歡栽花種草。他在《花鏡》裡記載過這樣一種花:“枝葉如苕,纖細而青翠。”說的正是香石竹,又名獅頭石竹、麝香石竹、大花石竹、荷蘭石竹,別名繡竹、石菊等。尤其是,它還有一個更響亮更廣為人知的名字——康乃馨。康乃馨是英文音譯的名字,有人不知道根底究竟,還以為這花是洋花。其實康乃馨就是香石竹。

香石竹,其花開復瓣,花莖纖細,青翠滴綠,花型雍容,香氣濃郁,可入藥,也可提煉香料。其象徵意義是愛、魅力和尊敬之情,是母親節送給母親最好的禮物,其花語是:溫馨、慈祥、寬容、真情、祝福、熱愛、母親我愛你等等……

石竹科是一個龐大的家族,也有單瓣生的石竹花,花色豔麗、嬌媚動人,是多年生草本植物。在花的海洋裡,石竹花雖比不了牡丹的國色天香、梅花的冰肌玉骨、蘭花的清雅幽香,也比不了菊花的錚錚傲骨,但在百花叢中還是佔有一席之位的,其因雅緻溫馨、大方得體而深得歷代文人墨客的喜愛。

尤其是唐宋時期,寫石竹花的詩文最多,唐代詩人司空曙在《雲陽寺石竹花》中寫道:“誰憐芳最久,春露到秋風。”說明石竹花開兩季,從春到夏。秋風起時,石竹花也該謝了,所以宋代大詩人陸游在《秋思》中寫道:“山姜零落初成子,石竹淒涼半吐花。”石竹花半開,哪堪霜欺凌?所以倍有淒涼之意。其實自然萬物花開花謝,乃是自然規律,作者感懷,難免與心境有關。而詩意與前幾位詩人迥然不同的是宋人張嵲,他寫過一首《石竹》詩:“石竹為花品最微,當時曾入謫仙詩。新葩競發迷形似,紫蝶翩翾綴碧枝。”詩人用先抑後揚的手法,說石竹雖非名花仙草,但因其開得美麗不俗,曾入過謫仙的詩作,招引得蝴蝶翩翩而來,讚美之情溢於言表。唐人陸龜蒙也曾有一句立意不俗的石竹詩:“買卻春風是此花”。

想不到近千年前、張嵲眼中的“品最微”的“石竹”,而今幾乎成了母親節的專用花。一提到母親節,人們自然而然就會想到康乃馨,也就是香石竹。因為美麗、含蓄、溫婉,平凡、堅韌,香石竹最終為自己贏來了翻身的機會。由此可見,不管什麼人、什麼事兒都不是一成不變的,只要有耐心,只要堅持、努力,哪怕是一朵最普通最平凡的花兒,也有等到盛開的機會,也能開出塵世間最美麗的顏色。

香石竹,康乃馨,母親花。

(來源:2018年05月13日西安晚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