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顧110年的前門、正陽門,原汁原味的京城風貌,北京人都該看看


北京前門大街,位於北京城市最核心區,是京城中軸線的起點,北起前門月亮灣,南至天橋路口,與天橋南大街相連。清代帝王出皇城去天壇,前門大街是必經之路。

在清朝滅亡以後,隨著城市的發展,前門大街地區經歷多次的拆改,原有的“四門三橋五牌樓”格局,沒有被完整的保留下來。今天就將歷史的時鐘倒撥110年,看看最原汁原味的老前門大街是什麼樣子。

時間回溯到1908年,時至清朝末年。圖為前門大街北段,有一座完整的古代防禦性建築體系,它是集正陽門城樓、箭樓與甕城為一體。如圖所示,從左起依次是:箭樓、閘樓、馬道、城樓,建築規模宏麗,形制高大;甕城氣勢雄渾,為老北京城垣建築的代表。

正陽門,始建於明代初年,俗稱前門樓子或者叫大前門,位於前門大街的最北端,是進入皇城的最後一道城門。老北京“九門”之一,因其在箭樓和甕城處,多開了兩座門洞,共計有四座門洞,故稱之為“四門”,規格也因此高於其它八座城門。

從正陽門出來,穿過箭樓,便是“五牌樓”,因其五間六柱的五樓形制而得名。古時牌樓相當於現在的小區大門,原來北京的城門都有牌樓,唯正陽門前的牌樓為五個開間,規格最高。這座牌樓後被拆除,如今看到的牌樓是復建的。

過了“五牌樓”,便是當時商賈雲集、熱鬧非凡的前門大街了。圖上行人穿著馬褂長袍,一看便知,都是大戶人家的買賣人。

圖為箭樓城牆外,商鋪林立。

圖為正陽門甕城的閘門外,做馬車趕路的富人。

圖為正陽門甕城的閘門外,等候的窮苦百姓。

站在前門的城樓上北望去,便是大清門,遠處便是著名的天安門。

100年後的2008年,北京前門大街進行了全面改造裝修,本著修舊如舊的原則,每座前門大街的老建築上面,都貼上了百年前此建築的老照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