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坤:人生最苦處 苦在沾泥帶水

有句話說:“愛不重,不生娑婆。”

每個人都帶著各自的弱點來到這世上,經歷一場場豐富而深刻的愛與恨,直到那些刻骨銘心的淚與痛終於變得無足輕重,才算深入充分地活了一場。

沒有不曾苦過的人生,差別只在於程度和態度。

明代思想家呂坤說:人生最苦處,苦在沾泥帶水。

很多事並非看不清,很多理並非不明白,只是一到跟前,往往沾泥帶水放不下,只好抽刀斷水水更流。

呂坤還說:擺脫一個戀字,十分爽淨自在。

每一種情境自有與之相應的苦,與其“要是有……就好了”,對懸想出的幸福念念不忘,不如跳出貪戀冷眼靜觀,當下就是爽淨自在。

於是想起最近讀到的一個故事。

呂坤:人生最苦處 苦在沾泥帶水

曾經有一個人,他十分富有,一直過著無憂無慮的生活。

直到有一天,他意識到人總有一天會死去,就開始痛苦萬分。

從此,他四處遊歷,苦苦尋找長生不老的良方,不遺餘力地想要逃避死亡。

終於有一天,他到達了一座神廟,裡面供奉著壽神徐福。

他虔心祈求了七天七夜,終於在第七天夜裡,壽神顯靈,贈予他一隻紙鶴。

紙鶴載著他飛過無數高山海洋,最後來到了一處永生國。

他心滿意足地踏上這片遠離生老病死的國土,誰知這裡的人們問他的第一件事,竟是他是否隨身帶來一些毒藥。

在他們看來,死亡彷彿是一件美好的、令人嚮往的事。

起初,他難以理解。然而,當他在永生國生活了三百年,他終於厭倦了這種一成不變、無止盡重複著的日子。

沒有變化和進步,也就沒有快樂和幸福可言。原來,這才是最不幸的生活。

於是,他再次懇求徐福,讓紙鶴載著自己回到了老家,那個雖有死亡,卻充滿了樂趣和希望的世界。

人生而孤獨,其實我們身上,都帶著與故事主人公相同的恐懼和困惑。

作家周國平曾寫道:“我們每個人都是這世界上一個旋生旋滅的偶然存在,從無中來,又要回到無中去,沒有任何人任何事情能夠改變我們的這個命運。”

每個人都是偶然地來到世上,又必然地離去。

呂坤:人生最苦處 苦在沾泥帶水

出於這種與生俱來的不安,我們想要很多很多愛;如果愛奢侈不可求,那麼有很多實實在在的好處也是好的。

愛一個人時,這個人就成了一切,除他之外的世界似乎都不存在了。一旦有一天失去了這個人,就好像失去了一切。

多行善事,不是出於“飢者必食,渴者必飲”的自然,首先想到的是得與譽的利益;

不作惡事,也不再出於“烈火不入,深淵不投”的自覺,率先顧及的是失與毀的可能。

然而,只有當我們擺脫了一個“戀”字,才算真正跳出了這種不幸的怪圈,獲得了爽淨自在的通透。

與此同時,整個世界又在我們面前展現,我們又重新得到了一切。

上面故事的最後,徐福帶給主人公這樣一條啟示:

必須活在生與死之間,這是身而為人的宿命。

放棄不切實際的慾望,充分使用分配給你的時間,過高尚的、有益的生活。

這樣,你就會活到足夠的歲數,經歷足夠幸福的人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