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珠澳大橋最長?這個3千億跨海工程在路上了,還是咱中國人的

最近的國內熱點非港珠澳大橋通車莫屬。總投資超過1200億元的港珠澳大橋,全長55公里,是一座由橋、隧、人工島組成的跨海大通道。將來帶動的經濟價值將會是數十萬億元的水平,帶動珠三角經濟進一步騰飛。

港珠澳大橋最長?這個3千億跨海工程在路上了,還是咱中國人的

作為目前世界上最長的跨海大橋,港珠澳大橋的施工克服了諸多世界性難題。工程團隊通過自主攻關,擺脫了很多國外團隊的技術封鎖,當之無愧是世紀工程。

如果你以為中國的超級工程到這裡就暫告一段落,那就錯了。就在港珠澳大橋施工期間,我國下一個超級跨海通道已經在路上了。而且工程量、難度、投資都是空前的。

港珠澳大橋最長?這個3千億跨海工程在路上了,還是咱中國人的

這就是大連-煙臺跨海大通道工程。如果開工,將會是一條超過123公里的跨海隧道,長度是世界最長的跨海大橋港珠澳大橋的2.3倍;是世界最長的隧道聖哥達基線隧道的2.15倍;是日本青函隧道的2.27倍;英法海底隧道的2.4倍。

港珠澳大橋最長?這個3千億跨海工程在路上了,還是咱中國人的

為什麼要規劃這麼一座長度誇張的通道呢?

山東煙臺和遼寧大連兩座城市的直線距離只有123公里,隔海相望。但是要走陸路交通的話,就需要繞行河北、山海關,全程能多出1200公里的路程,耗時16個小時。2006年開通的輪渡也需要6個小時,還經常受到風浪的影響而停航。所以建造煙臺-大連跨海通道的想法就被提出來了,不僅能加深這兩個城市的交流,更重要的是東北與華東、華南地區的經濟往來。

港珠澳大橋最長?這個3千億跨海工程在路上了,還是咱中國人的

橋還是隧,還是和港珠澳大橋一樣的橋隧組合?

對於120公里寬的海域,中間必定廣泛分佈著的深水區,是伶仃洋所不能比的,而且渤海灣遍佈重要港口,航運繁忙,需要建造多座大型橋樑。最重要的一點是,作為中高緯度海域,渤海灣冬季會有凌汛,海面大面積結冰。這些冰塊若是隨著海流、風力撞向大橋,將嚴重影響大橋結構。所以全線採用深埋海底隧道的方式,是最可行的方案,大連煙臺海底隧道規劃便由此而來。

港珠澳大橋最長?這個3千億跨海工程在路上了,還是咱中國人的

工程難點在哪?

從1992年大連煙臺跨海通道概念就被提出來了,至今已經有26年時間,目前才進入最後規劃階段,可見難度之高。

當年港珠澳大橋設計階段,關於深海沉管工藝國外工程團隊都有著嚴格的保密措施,工程團隊前往韓國借鑑案例,被拒絕。荷蘭的工程公司提出了12億元的諮詢費,無奈港珠澳大橋團隊自主設計,數年後掌握了海底沉管施工的各項技術難點。

港珠澳大橋最長?這個3千億跨海工程在路上了,還是咱中國人的

所以我國對於建造大連煙臺海底隧道已經有了技術儲備和成熟的經驗,新增的難度在於長度和深度,更長的距離意味著更高的成本和增加不確定性,更深的水域意味著需要沉管之間有更高的密封性。

港珠澳大橋最長?這個3千億跨海工程在路上了,還是咱中國人的

目前大連煙臺海底隧道正在勘探規劃之中,如果開工,預計工期在十年左右,預算可能達到3000億元。建成後一舉成為世界最長的跨海通道和最長的隧道。大連到煙臺的車程只需要40分鐘,加上是港口城市,將雙雙成為東北連接華東、華南地區的全國性綜合樞紐城市。

港珠澳大橋最長?這個3千億跨海工程在路上了,還是咱中國人的

目前也有專家指出,遼寧和山東之間暫時沒有如此巨大的客貨運量需要建造海底隧道,應當再等上20年。還有專家指出海底隧道只有煙臺和大連兩個出入口,如果是修建環渤海灣的高鐵,輻射面積更大,經濟效益更好。

對於大連煙臺海底隧道的建設,你是怎麼看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