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擊家鄉縣城寒風中的一場婚禮,婚姻的開始,也是責任的開始


作者的家鄉是魯西北一個普通的縣城,而這場婚禮也是縣城一場極為普通的婚禮。下面,作者就帶領大家看一下婚禮的過程,感受一下魯西北的風土人情。這是舉行婚禮門前的彩虹門,象徵著喜慶。

大門前,把紅紅的鞭炮擺成箭穿過的心形,心心相映按說是兩個心形,因鞭炮沒有那麼多,只擺了一個。鞭炮擺好後,迎接新人的到來。

寶馬載著新娘來了,工作人員開始點鞭炮,點著後趕緊跑,跑遠後等了半天沒有響,原來根本沒有點著。

新娘駕到,鞭炮響起,象徵著婚後日子過得紅紅火火。

鞭炮響完後,新娘下車,在酒店內一是等著新郎來,二是等著舉行婚禮的時間點。

鬧完新郎後,新郎走向酒店,因為這幾天降溫,零下十多度,要不是低溫,新郎一般只剩褲頭,沒綁在電線杆子上就不錯了。經常在媒體爆出無底線鬧伴娘,我們這裡根本不鬧伴娘和新娘,光鬧新郎,估計是考慮男的折騰一下不要緊吧。

這是新郎的朋友和工作人員談判,要鞋錢。鞋是新娘的鞋,一般是半路把新郎截下後就把新娘的鞋擄走,新郎拿錢後才還上,還上鞋後,新娘穿上鞋才能舉行婚禮。為了搶鞋錢,後來乾脆接新娘時,新娘上車前和家人照完相,鞋子就被擄走了。


另外還有筷子錢,婚禮結束後,新娘那邊的親戚會陪新娘吃飯,上飯時新郎的朋友會把筷子拿走,新娘這邊出錢後才能把筷子贖回,繼而才能吃飯,這叫筷子錢。本來是新娘這邊該拿的錢,後來發展到婚前男女兩家商量,讓男方替女方拿錢。感覺和商家把成本轉嫁給消費者有異曲同工之妙。圖為準備舉行婚禮的大堂。

除此之外,還有進門錢,新郎接新娘,伴娘會讓新郎拿錢,然後才開門讓新郎進門迎娶新娘,這個風俗好像很多地方都有。圖為主持本場婚禮的司儀,這是我縣非常有名的司儀,價格不菲。

圖為婚禮舉行前司儀給大家唱歌,唱功還可以。司儀這口飯可不是隨便吃的,普通話,口才,臨場應變能力缺一不可。

婚禮開始,司儀一段開場白之後,把新郎請上舞臺,準備迎娶新娘。

新郎誠心誠意迎娶新娘,相信此時此刻將是新娘一生中最幸福的時刻。

新郎新娘攜手走上舞臺。

證婚人讀證婚詞,一般是男方或女方單位領導,證明新郎新娘婚姻合法有效,當然,前提是雙方早已在民政局登記。

主婚人讀主婚詞,一般也是男女方的單位領導,一般就是說一些讚美新郎新娘的詞,並祝百年好合什麼的。

這是男女雙方倒所謂的四季沙,春夏秋冬四季,也許是新項目,也許是作者孤陋寡聞,反正是頭一次見倒四季沙的,司儀同時說一些祝福的話。

這是在倒香檳酒,傳統項目,不過不是香檳,一般都是紅酒。

新郎新娘喝交杯酒,此時也是婚禮的高潮,不過也接近婚禮的尾聲了,喝完交杯酒,婚禮基本也快結束了。

新郎、新娘、司儀答謝來賓,感謝來賓百忙之中前來參加婚禮。

所有來賓起立,祝福新郎新娘婚後的生活越來越幸福。新郎新娘走下舞臺,婚禮結束。近幾年中宣部、中央文明辦大力倡導移風易俗,提倡婚事簡辦,現在的婚禮比以前節儉不少,即節省了費用,又遏制住了攀比之風。

新郎新娘和家人、親戚照相留念,記錄下這一美好的時刻。結婚後,就意味著結束了單身生活,婚後生活方式就得跟著改變,最主要的是責任比以前大了,尤其是有了孩子之後,這也是一個人在成長過程中必須經歷的階段。最後,讓我們共同祝福新郎新娘新婚快樂,白頭偕老!本文系原創,請勿轉載,違者必究。敬請關注本人頭條號“竹樓賞景”,精彩內容會陸續推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