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击家乡县城寒风中的一场婚礼,婚姻的开始,也是责任的开始


作者的家乡是鲁西北一个普通的县城,而这场婚礼也是县城一场极为普通的婚礼。下面,作者就带领大家看一下婚礼的过程,感受一下鲁西北的风土人情。这是举行婚礼门前的彩虹门,象征着喜庆。

大门前,把红红的鞭炮摆成箭穿过的心形,心心相映按说是两个心形,因鞭炮没有那么多,只摆了一个。鞭炮摆好后,迎接新人的到来。

宝马载着新娘来了,工作人员开始点鞭炮,点着后赶紧跑,跑远后等了半天没有响,原来根本没有点着。

新娘驾到,鞭炮响起,象征着婚后日子过得红红火火。

鞭炮响完后,新娘下车,在酒店内一是等着新郎来,二是等着举行婚礼的时间点。

闹完新郎后,新郎走向酒店,因为这几天降温,零下十多度,要不是低温,新郎一般只剩裤头,没绑在电线杆子上就不错了。经常在媒体爆出无底线闹伴娘,我们这里根本不闹伴娘和新娘,光闹新郎,估计是考虑男的折腾一下不要紧吧。

这是新郎的朋友和工作人员谈判,要鞋钱。鞋是新娘的鞋,一般是半路把新郎截下后就把新娘的鞋掳走,新郎拿钱后才还上,还上鞋后,新娘穿上鞋才能举行婚礼。为了抢鞋钱,后来干脆接新娘时,新娘上车前和家人照完相,鞋子就被掳走了。


另外还有筷子钱,婚礼结束后,新娘那边的亲戚会陪新娘吃饭,上饭时新郎的朋友会把筷子拿走,新娘这边出钱后才能把筷子赎回,继而才能吃饭,这叫筷子钱。本来是新娘这边该拿的钱,后来发展到婚前男女两家商量,让男方替女方拿钱。感觉和商家把成本转嫁给消费者有异曲同工之妙。图为准备举行婚礼的大堂。

除此之外,还有进门钱,新郎接新娘,伴娘会让新郎拿钱,然后才开门让新郎进门迎娶新娘,这个风俗好像很多地方都有。图为主持本场婚礼的司仪,这是我县非常有名的司仪,价格不菲。

图为婚礼举行前司仪给大家唱歌,唱功还可以。司仪这口饭可不是随便吃的,普通话,口才,临场应变能力缺一不可。

婚礼开始,司仪一段开场白之后,把新郎请上舞台,准备迎娶新娘。

新郎诚心诚意迎娶新娘,相信此时此刻将是新娘一生中最幸福的时刻。

新郎新娘携手走上舞台。

证婚人读证婚词,一般是男方或女方单位领导,证明新郎新娘婚姻合法有效,当然,前提是双方早已在民政局登记。

主婚人读主婚词,一般也是男女方的单位领导,一般就是说一些赞美新郎新娘的词,并祝百年好合什么的。

这是男女双方倒所谓的四季沙,春夏秋冬四季,也许是新项目,也许是作者孤陋寡闻,反正是头一次见倒四季沙的,司仪同时说一些祝福的话。

这是在倒香槟酒,传统项目,不过不是香槟,一般都是红酒。

新郎新娘喝交杯酒,此时也是婚礼的高潮,不过也接近婚礼的尾声了,喝完交杯酒,婚礼基本也快结束了。

新郎、新娘、司仪答谢来宾,感谢来宾百忙之中前来参加婚礼。

所有来宾起立,祝福新郎新娘婚后的生活越来越幸福。新郎新娘走下舞台,婚礼结束。近几年中宣部、中央文明办大力倡导移风易俗,提倡婚事简办,现在的婚礼比以前节俭不少,即节省了费用,又遏制住了攀比之风。

新郎新娘和家人、亲戚照相留念,记录下这一美好的时刻。结婚后,就意味着结束了单身生活,婚后生活方式就得跟着改变,最主要的是责任比以前大了,尤其是有了孩子之后,这也是一个人在成长过程中必须经历的阶段。最后,让我们共同祝福新郎新娘新婚快乐,白头偕老!本文系原创,请勿转载,违者必究。敬请关注本人头条号“竹楼赏景”,精彩内容会陆续推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