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垃圾扔進去,卻能「吐」出禮物!垃圾桶請給我來一打!

最近,家住塘下鎮邵宅村的邵大爺,發現家附近擺放了藍、綠、紅、灰四色垃圾桶,他便養成了個習慣:將垃圾分類丟進垃圾桶。

把垃圾扔進去,卻能“吐”出禮物!垃圾桶請給我來一打!

在他看來,垃圾分類很簡單,“就看上面的標識,藍色是可回收物,綠色是廚餘垃圾,紅色是有害垃圾,灰色是其他垃圾。”邵大爺說,垃圾投放點處清楚地寫有垃圾分類知識,一目瞭然。

想起幾年前髒亂差的村容,邵大爺恍如隔世。他說:“當時村民還沒有垃圾分類的習慣,村前屋後垃圾胡亂堆放。”

邵宅村的變化,正是瑞安市開展垃圾分類的縮影。近日,瑞安市垃圾分類工作如火如荼開展,一幅“綠色革命”的畫卷正徐徐展開。

創建示範小區,可用積分智能“換購”

近日,新江南人家小區裡出現了11臺新奇“玩意兒”——把垃圾吃進去,卻能“吐”出禮物來。它們的名字叫智能垃圾分類設備。

今年,瑞安市確定新江南人家、瑞嘉庭院為垃圾分類示範小區,通過政府採購將小區交由中標企業管理,採用智能設備分類與人工二次分揀,達到精確垃圾分類的效果。

把垃圾扔進去,卻能“吐”出禮物!垃圾桶請給我來一打!

10月16日,記者來到新江南人家小區,看到了“傳說”中的智能垃圾分類設備。該設備分為綠色和灰色兩個箱體,綠色箱用來裝廚餘垃圾,上面標識著茶葉渣、蛋殼、果皮等屬於廚餘垃圾;灰色箱用來裝其他垃圾,上面標識著菸蒂、汙染紙張、一次性餐具等屬於其他垃圾。

在兩個箱體中間有處掃描區,每戶都會發到一張智能垃圾分類卡,該卡分灰色和綠色正反兩面,對準掃描區域,刷灰面卡對應打開的是其他垃圾箱體,刷綠面卡對應打開的是廚餘箱體。

然後,居民將垃圾投放進對應的箱體,即可在卡中積攢對應的積分。

在小區的大廳處,放置著一個機器,通過刷卡可查詢積累的積分,居民還可在此處每月免費領取兩卷垃圾袋。

機器管理方還將定期舉辦兌換活動,當居民的積分積累到一定數值便可兌換雨傘、保溫杯等相應禮品。

把垃圾扔進去,卻能“吐”出禮物!垃圾桶請給我來一打!

把垃圾扔進去,卻能“吐”出禮物!垃圾桶請給我來一打!

另外,該小區還有可回收物箱,主要用於回收玻璃、金屬、塑料瓶等。居民將可回收物投放進去,同樣可兌換積分,並通過精準計重,進行回收,比外面回收的市場價每公斤要高出0.02至0.04元,居民也無需特地將垃圾運至回收站,十分方便。

垃圾分類“綠色革命”破解“垃圾圍城”

據瞭解,瑞安市常住人口130餘萬人,每天產生生活垃圾1300餘噸,解決垃圾問題迫在眉睫、勢在必行。面對“垃圾圍城”這一難題,瑞安市“亮劍”了。

根據浙江省委省政府和溫州市委市政府關於垃圾分類工作的整體部署,市綜合行政執法局於今年5月正式成立瑞安市生活垃圾分類領導小組辦公室。

農村是實施垃圾分類的重要“戰場”。瑞安市2018年至2020年需實現908個生活垃圾分類村,今年瑞安市有182個村要實行生活垃圾分類。對此,瑞安市成立農村生活垃圾分類工作專班,以每村設置垃圾四分類收集點、每戶發放二分類桶為標準,開展垃圾分類指導服務,保質保量推進農村生活垃圾分類處理工作。

截至目前,瑞安市已完成創建分類村93個。

據瞭解,目前瑞安市共有居民小區283個,黨政機關101個,企事業單位500個,社團組織331個,公共場所管理單位57個,共計1272個。分類設施配置覆蓋率為22.4%。

黨政機關先行,分類桶設置覆蓋率達100%

垃圾分類,試點先行,機關單位發揮示範作用,走在了前頭。

今年5月,瑞安市召開市機關事業單位生活垃圾分類工作動員會,要求在單位內部設置四分類垃圾桶,目前,黨政機關分類桶設置覆蓋率已達到100%。

近日,記者來到市水利局,看見這裡已在顯眼位置放置了垃圾分類宣傳手冊,並在多個區域設置了可回收、餐廚、有害、其他等分類垃圾桶。宣傳欄上張貼了分類提示圖,分類垃圾桶標識等,食堂內設置了專門的密閉容器單獨存放餐廚垃圾,垃圾分類的宣傳氛圍十分濃厚。

據瞭解,根據《瑞安市城鄉生活垃圾分類工作實施方案(2018—2020年)》,瑞安市構建垃圾分類全民參與體系,如教育部門將組織中小學、幼兒園積極參加環衛科普知識教育和實踐等活動;各鄉鎮(街道)將加強分類知識培訓指導,建立“市、鄉鎮(街道)、社區”三級宣講隊伍,分批次、逐月開展集中宣傳培訓;各鄉鎮(街道)將建立生活垃圾分類投放督(勸)導機制和管理責任區制度等。

成立考核督查組,發揮“指揮棒”作用

7月27日,瑞安市組建成立市分類辦考核督查組。7月30日,考核督查組“上崗”,分三組對線上單位和各鄉鎮街進行考核和督促。

近日,全市鄉鎮街道和部門8月生活垃圾分類工作考核結果出爐,其中,林川鎮、莘塍街道和湖嶺鎮居前三位,安陽街道、仙降街道和馬嶼鎮考核排名末三位,垃圾分類工作較滯後,需進行督考警示。另外,市分類辦對全市14個機關單位開展“一月一考核”的現場督查活動,根據實地督查情況反饋,市住建局、水利局、供銷社、甌飛管委會、廣播電視臺、公安局、農林局、經信局、交通運輸局、綜合行政執法局等單位分類工作穩步推進,分類有成效,但市二輕聯社、體育局、人防辦等分類工作還需加快進度,進一步規範。

建立餐廚垃圾收運體系,建設終端處置設施

為讓垃圾分類更科學化運作,瑞安市建立餐廚垃圾收運體系,通過公開招投標和特許經營兩種方式分別確定餐廚廢棄物和廢棄油脂收運公司,負責瑞安市機關、企事業單位食堂、餐飲經營服務單位的餐廚垃圾收運工作。

截至8月中旬,全市共收運餐廚廢棄物943.83噸,廢棄食用油脂67.414噸,簽訂餐廚廢棄物收運協議426家,簽訂餐廚廢棄油脂收運協議811家,其中城區170家,收運覆蓋率達91.3%。餐廚垃圾專項運輸處置體系的建立,使垃圾分類工作邁出了重要一步。

另外,瑞安市建設終端處置設施,推進餐廚垃圾處置設施和垃圾焚燒發電廠(二期)建設,為實現垃圾資源化利用和無害化處置提供設備保障。餐廚垃圾處理中心的設計處理能力為150噸/日,二期垃圾焚燒發電廠的設計處理能力為1000噸/日,預計10月底投入使用


記者 張洵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