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了!看看杜甫和白居易寫的那些岳陽樓的詩詞

全了!看看杜甫和白居易寫的那些岳陽樓的詩詞

全了!看看杜甫和白居易寫的那些岳陽樓的詩詞

全了!看看杜甫和白居易寫的那些岳陽樓的詩詞

一、登岳陽樓

唐代:杜甫

昔聞洞庭水,今上岳陽樓。

吳楚東南坼,乾坤日夜浮。

親朋無一字,老病有孤舟。

戎馬關山北,憑軒涕泗流。

譯文

以前的日子就聽說洞庭湖波瀾壯闊,今日如願終於登上岳陽樓。

浩瀚的湖水把吳楚兩地撕裂,似乎日月星辰都漂浮在水中。

親朋好友們音信全無,我年老多病,乘孤舟四處漂流。

北方邊關戰事又起,我倚著欄杆遠望淚流滿面。

註釋

洞庭水:即洞庭湖。在今湖南北部,長江南岸,是我國第二大淡水湖。

岳陽樓:在今湖南省岳陽市,下臨洞庭湖,為遊覽勝地。

吳楚:春秋時二國名(吳國和楚國)其地略在今湖南、湖北、江西、安徽、江蘇、浙江一帶。下瞰洞庭,碧湖萬頃,

遙望君山,氣象萬千,唐張說建,宋滕子京修。以范仲淹千古名篇《岳陽樓記》馳名。 坼(chè):分裂,這裡引申

為劃分。這句是說:遼闊的吳楚兩地被洞庭湖一水分割。

鑑賞

此詩是杜甫詩中的五律名篇,前人稱為盛唐五律第一。從總體上看,江山的壯闊,在詩中互為表裡。雖然悲傷,卻不

消沉;雖然沉鬱,卻不壓抑。反映了其關心民生疾苦的風格。

全了!看看杜甫和白居易寫的那些岳陽樓的詩詞

二、陪裴使君登岳陽樓

唐代:杜甫

湖闊兼雲霧,樓孤屬晚晴。

禮加徐孺子,詩接謝宣城。

雪岸叢梅發,春泥百草生。

敢違漁父問,從此更南征。

譯文

洞庭湖廣闊無邊還兼有風起雲湧,岳陽樓孤獨無依又處於晚霞放晴。

裴使君把我當徐孺子那樣對待禮遇有加,我應和著裴使君就像應和著謝宣城。

我感覺我就像湖岸積雪之中的一叢梅花綻放了,我還感覺我就像百草一樣從春天泥土裡萌生。

我哪敢違背漁父的關問呢?我從此就要更改我原來的念頭不再像屈原那樣去南行。

註釋

①闊:與孤相照。

②屬(zhǔ):當也。

③徐孺子:豫章南昌人。時陳蕃為太守,以禮請署功曹。

賞析

大曆四年春,詩人離開岳陽至潭州、郴州等地時是由白馬潭(今湘陰境內)裴隱宅出發的。

首聯描寫與洞庭湖闊大之景,次聯“禮加徐孺子,詩接謝宣城”,寫出了杜甫把自己比做東漢時的名賢徐稚,把

裴使君比做禮賢下士的陳蕃,可知杜甫在岳陽的數月,受到了非常好的款待。謝宣城指南北朝齊時的詩人謝眺。他文

章清麗,擅長五言詩,曾出任宣城太守,故又有謝宣城之稱。杜甫在此處,把裴使君比為謝眺,甚為讚譽。“詩接”

一語杜甫對裴使君詩歌的唱對。裴使君如此禮遇款待,一同登樓共賞湖光山色。此時此刻,杜甫心情能不激動。杜甫

到岳陽對裴使君說,也是十分高興的。當看到飢寒交迫的老友,如此落寞,給以溫暖的款待是必然的。故杜甫在岳陽

時得到了精神和物質上的安慰。故有“雪岸叢梅發,春泥百草生。敢違漁父問,從此更南征”的詩唏。

全了!看看杜甫和白居易寫的那些岳陽樓的詩詞

三、題岳陽樓

唐代:白居易

岳陽城下水漫漫,獨上危樓憑曲闌。

春岸綠時連夢澤,夕波紅處近長安。

猿攀樹立啼何苦,雁點湖飛渡亦難。

此地唯堪畫圖障,華堂張與貴人看。

譯文

岳陽城下的江水水勢浩大,無邊無際;獨上高樓倚靠著欄杆眺望。

春天,草木的綠色與遠處洞庭湖的水色相接,傍晚的彩霞與湖水中的紅波交相輝映,紅波近處,似乎就是國都長安。

岸邊山上的老猿正站在樹上哭得悽慘,天上的大雁要從這浩渺無邊的湖上橫空飛過還有許多困難。

這個地方風景壯闊美麗,只可畫成畫障,掛在貴富人家的廳堂裡供他們欣賞。

註釋

岳陽樓:岳陽城西門樓。唐開元年間,中書令張說為嶽州刺史,常與文士登此樓賦詩,自此著名。

漫漫:大水無邊無際的樣子。

危樓:高樓。 憑:倚、靠。

賞析

前四句中有三句都是寫洞庭湖的浩渺無邊。首句“漫漫”一詞將洞庭湖的浩渺寫得生動形象,三、四兩句對洞庭

湖的廣闊作了進一步的描繪。詩人眺望夕陽映照下的洞庭湖景色,不由想起了國都長安,這裡暗用了晉明帝(司馬紹

)“日遠長安近”的典故。“猿攀樹立啼何苦,雁點湖飛渡亦難”一句,用“猿啼”、“雁渡”抒發詩人的漂泊流離

之感,與上文“近長安”相呼應。詩的最後兩句說洞庭湖風景壯闊優美,可以畫成圖畫,讓那些貴人們欣賞,這樣貴

人們也許可以體會到猿啼雁飛、流民逐客行旅的奔波之苦,含蓄地流露出羈旅漂泊之感和對貴人們的怨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