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鐵申建門檻提高3倍,你的升值地鐵房可能要「涼了」

導語:“地鐵一響,黃金萬兩”,形容的是地鐵對城市經濟發展的帶動作用。不過,修建地鐵是一項“燒錢”的工程,國家發改委新聞發言人在接受媒體採訪時曾透露,地鐵成本平均每公里達7億元左右,整個行業最缺的就是錢。

地鐵申建門檻提高3倍,你的升值地鐵房可能要“涼了”

無地鐵,不城市。

在現代城市競爭中,一座城市如果沒有地鐵,大概會“抬不起頭”。

而相信不少人在買房的時候,都曾被地鐵房給吸引過。畢竟,有地鐵就意味著便利的交通,也意味著地段的發展不會太差,對於自住或者投資,都可謂是一個保障。

但如果,所謂的“地鐵房”只不過是開發商宣傳的一個幌子;如果,說好的地鐵,根本連審批都過不了呢?

那所謂的“地鐵房”只不過是一個“騙局”了!


地鐵申建門檻提高3倍,你的升值地鐵房可能要“涼了”


地鐵申建標準提高3倍

隨著2013年我國城市軌道交通審批權從國家發改委下放給省級政府,城市軌道交通建設進入“快車道”。

對於申建地鐵的條件,此前執行的還是15年前的要求。根據2003年發佈的國務院辦公廳關於加強城市快速軌道交通建設管理的通知(國辦發[2003]81號)》,其中對申建地鐵城市的要求是:地方財政一般預算收入在100億元以上,地區生產總值達到1000億元以上,城區人口在300萬人以上。

於是,截至2017年末,中國(不含港澳臺地區)共計34個城市開通城市軌道交通並投入運營,開通線路165條,運營線路長度達到5033公里。

地鐵申建門檻提高3倍,你的升值地鐵房可能要“涼了”

在看到地鐵對解決城市擁堵發揮巨大作用的同時,一些問題也不可忽視。

首先,修地鐵非常貴,不僅建設成本非常高、運營成本也非常高,對地方財力有較高要求。其次,地鐵等軌道交通要成網才能最大限度發揮作用只建那麼短的距離不能形成交通網絡,意義不大。

這一問題的存在,也導致不少城市為了“面子工程”而盲目修建,加重了政府的債務負擔。

為解決這個現狀,國務院發佈《關於進一步加強城市軌道交通規劃建設管理的意見》,提高了申報建設地鐵和輕軌的相關經濟指標。

城市軌道交通系統,除有軌電車外均應納入城市軌道交通建設規劃並履行報批程序。

地鐵主要服務於城市中心城區和城市總體規劃確定的重點地區,申報建設地鐵的城市一般公共財政預算收入應在300億元以上,地區生產總值在3000億元以上,市區常住人口在300萬人以上。

這較2003年的要求而言,財政收入、地區生產總值都提升了3倍。這也意味著一些此前符合2003年申建地鐵條件的城市將被排除在外。


地鐵申建門檻提高3倍,你的升值地鐵房可能要“涼了”

14城的地鐵夢將破碎

按照新的標準,據不完全統計,43個已獲地鐵建設批覆的城市中:

不符合“申報新輪建設規劃條件”的城市為:

政府債務率不符合條件的為南寧、呼和浩特、包頭、昆明、西安、蘭州、瀋陽、哈爾濱、貴陽等9個城市;

一般預算內收入不符合條件的為太原市1個城市;

地區生產總值不符合條件的為烏魯木齊市1個城市;

市區常住人口不符合條件的為包頭、蘭州、洛陽、呼和浩特、南通、福州等6個城市。

根據此前媒體開列的43個“軌道交通規劃獲得國家批覆”的城市名單,我們可以得知,可以繼續申報新項目的城市分別是:

直轄市:北京、上海、天津、重慶;

計劃單列市:深圳、大連、青島、廈門、寧波;

省會城市:廣州、武漢、南京、成都、長沙、杭州、合肥、濟南、石家莊、南昌、長春、鄭州;

普通地級市:蘇州、蕪湖、東莞、徐州、常州、無錫、紹興、佛山。

此外,如果我們用GDP、一般預算收入和市區常住人口來衡量,還有一批准備修建地鐵的城市,也將暫時無法獲得資格。比如:

惠州:GDP和財政達標,市區常住人口未達標;

珠海:GDP和常住人口均不達標,財政達標;

中山:GDP和財政達標,人口不達標;

廊坊:GDP和城鎮常住人口不達標,財政達標;

保定:人口、GDP達標,財政不達標;

嘉興:財政、GDP達標,人口不達標;

海口:人口、GDP、財政均不達標;

三亞:人口、GDP、財政均不達標;

鎮江:GDP達標,人口、財政不達標…

當然,三項指標達標之外,還要考察地方債務率。所以,未來幾年能新建地鐵的城市其實不多。

地鐵申建門檻提高3倍,你的升值地鐵房可能要“涼了”


地鐵真的是非建不可嗎?

專家表示地鐵的資金投入非常大,建設成本和運營成本都非常高,特別是後期的運維,需要地方財政源源不斷輸血,加重了一些地方的債務負擔。

目前,也就上海等少數幾個城市曾表示地鐵某條線不需要財政補貼。而對於一個沒有很大客流量的城市,不僅建設的時候是在賠錢,運營的時候也會賠錢。

例如,東莞地鐵2號線2016年5月運營,目前日均客流量達10萬人次。但2018年,東莞市財政還是計劃安排了10.2億元,支持地鐵2號線運營。

地鐵申建門檻提高3倍,你的升值地鐵房可能要“涼了”

地鐵房噱頭成了開發商的套路

在地鐵申報門檻提升的當下,仍然有不少地產商借著“地鐵概念”炒作房價,欺瞞消費者。

以蘭州為例,在2013年傳出蘭州申報地鐵項目後,一些開發商就以此為噱頭,大炒“地鐵房”,房價也隨之水漲船高。


地鐵申建門檻提高3倍,你的升值地鐵房可能要“涼了”

可五年後,蘭州地鐵非但沒有建成,按照現在的標準,蘭州短期內都難以興建地鐵。

城市的地鐵夢,碎了;想靠地鐵抬高房價的開發商,涼了……可是最慘的無疑還是那些按照“地鐵房”的價格買房,卻短期內壓根就享受不到地鐵福利的購房者們。


地鐵申建門檻提高3倍,你的升值地鐵房可能要“涼了”

事實上,有專家表示,地產商不僅僅敢在規劃上“動手腳”,在具體的樓盤設計上,也是套路滿滿。

比如有新聞報道,一些地方的開發商,在項目門口偽造公交站,以顯示交通便利;也有把門口商鋪都裝修了,假裝人氣旺盛……如果投資者就以看到的為依據對項目進行研判,很容易就掉入了地產商的套路中。

所以,蝶叔得提示大家,投資需謹慎!尤其是在進行大額投資的時候,更要擦亮雙眼,以專業投資者的眼光去審視整個市場,考察項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