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擒殺呂布勸降其部將,同樣是寧死不屈,他爲何留張遼而殺高順

說起來中國古代最會用人的君主,曹操足可排得進前三,他在御下之道上頗有心得。眾所周知曹操是一個求賢若渴的君主,他對於賢才一向非常寬容,尤其是在對待降將的時候更是如此。比如曹操在收服關羽的時候與其約法三章,之後給關羽非常優厚的待遇,並且在其臨走的時候也展現出了寬厚大度的一面,由此可見曹操是一個非常愛才之人。當然凡事都有例外,曹操在打敗呂布之後想要勸降他的部將,呂布麾下有很多驍勇善戰的猛將,其中以高順和張遼最厲害,面對曹操的時候這兩人都是寧死不屈,然而曹操最終的選擇是留下張遼,而把實力更強的高順給殺掉了,這是為什麼呢?

曹操擒殺呂布勸降其部將,同樣是寧死不屈,他為何留張遼而殺高順

說起來呂布麾下這兩名大將其實都很厲害。張遼的名號大家估計也都聽過,這裡就不再贅述,關於高順可能有些人不太瞭解。其實高順的實力遠在張遼之上,他才是呂布麾下最勇猛的大將。高順本身就是一個武力超絕的大將,他率領的陷陣營也是呂布手中戰力最強的精英部隊,雖然高順率領的部隊只有七百多人,但是在衝鋒陷陣攻堅克敵方面卻是無往不勝,威震天下。高順在為人方面也是清白無私,沒有貪杯好色的行為,而且做事謹慎公正嚴明,深受手下人的愛戴,是一個非常難得的將帥之才。

曹操擒殺呂布勸降其部將,同樣是寧死不屈,他為何留張遼而殺高順

呂布在下邳兵敗後被曹操殺害,他的部將在面對曹操的時候反應有所不同。我們可以來看看高順和張遼的各自表現,高順在被押送至曹操面前時一直保持沉默不語,以一種非常傲慢的態度回應曹操,張遼則是直接開口大罵,把呂布和曹操都給罵了個遍。從這種情形來看張遼的反應比高順激烈得多,曹操最終卻選擇留下張遼收為己用,而把高順直接殺掉,我認為原因有以下幾點:

曹操擒殺呂布勸降其部將,同樣是寧死不屈,他為何留張遼而殺高順

第一就是高順帶來的威脅比張遼更大。誠然,高順無論是在實力上還是在軍中的威望都比張遼要高,這樣的一個人如果能夠完全收服的話無疑是一個強大的助力。然而高順對於呂布卻是極其忠心,即使是呂布對他並不信任高順也毫無怨言,在呂布被殺後高順已經心灰意冷,從他平靜的表現來看是不可能被完全收服的。如果高順不是誠心投靠的話對於曹操則是一個非常大的隱患,曹操這樣一個疑心很重的人必然不敢冒如此大的風險,所以只能將其斬殺。張遼實力雖強,但是在軍中的威望遠沒有高順那麼深厚,所以曹操才敢放心的將其留下。

曹操擒殺呂布勸降其部將,同樣是寧死不屈,他為何留張遼而殺高順

第二就是高順和曹操手下結怨很深。高順率領陷陣營曾經和曹操多次交手,因其實力強大曹軍多次受挫,甚至曹魏名將夏侯惇都被其射瞎一隻眼睛,從此不能再上前線打仗。曹魏集團的將士對於高順十分憤恨,曹操如果執意要將這樣一個結怨已深的對手留下的話,必然會引起將士心中的不滿,很有可能造成軍心不穩,是一個得不償失的事情。曹操本身就善於御下之道,他知道在對待降將的時候殺一些留一些才能立下威望,所以曹操才會殺掉高順籠絡人心。

曹操擒殺呂布勸降其部將,同樣是寧死不屈,他為何留張遼而殺高順

第三點就是高順和張遼兩人的態度不同。高順對於曹操是非常傲慢輕視的,在面對曹操的問話他不屑回答,這對於一個君主來說是在挑釁其威嚴,曹操是不能夠忍受的。張遼雖然被俘後破開口大罵,但是隻是通過大罵呂布曹操等人抒發心中的不滿,他這種對於呂布的不滿就有了招降的可能,對於這種有價值的人才曹操還是非常寬容的,所以才會將他留下慢慢收服。

曹操擒殺呂布勸降其部將,同樣是寧死不屈,他為何留張遼而殺高順

第四點就是身邊人的反應。我們都知道呂布在下邳是被曹操和劉備聯軍打敗的,在曹操招降這些人的時候劉關張兄弟三人也在場。高順一向比較孤傲,而且在曹魏集團也沒有什麼關係比較近的人,所以在他被俘後沒有人為其說話。張遼則不同,他和關羽兩人是至交好友,在他被俘後關羽甚至向曹操下跪求情,劉關張等人是客,曹操不好拂了他們面子,在關羽的求情下正好順坡下驢,也收得如此一員大將,可以說是兩全其美。

曹操擒殺呂布勸降其部將,同樣是寧死不屈,他為何留張遼而殺高順

綜上幾點因素我們就可以得知,為何曹操在勸降呂布舊部的時候留下張遼,而殺掉高順。你對此還有什麼不同看法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