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南蓮峯:「三抓三促」抓實大學生村官 管理工作

為充分發揮大學生村官的作用,培養高素質的農村幹部,彌補村幹部年齡偏大、文化較低、觀念陳舊等缺陷,提升基層組織的創造力、凝聚力和戰鬥力,夯實黨在農村的執政基礎。蓮峰鎮立足實際,認真落實各項工作措施,切實把進村任職的大學生培養好、管理好、服務好,充分發揮大學生村官作用。

抓體制建設,促“管理優”。為打贏脫貧攻堅戰和全面實施鄉村振興戰略,蓮峰鎮立足於鎮實際,不斷健全大學生村官的管理制度,做到既有章可循,又不至於制度僵化。一是建立監督、考核、獎懲機制,健全完善科學的考核體系,對工作表現突出的,給予評先評優,對工作業績較差、工作能力不勝任、村民不認可的大學生村官,經嚴格考察確認後,報縣委組織部予以辭退。二是加強大學生村官日常管理,做到“嚴管與厚愛”相結合。鎮黨委指定專人管理大學生村官事務,年初提出全年活動、培訓學習等計劃,月月清查工作落實情況、看結果質量,對未完成各項目標任務的大學生村官取消本季度評優資格,實行嚴格管理。建立“鎮班子成員+村支書+大學生村官”和“大學生村官+大學生村官”兩套幫帶體系,制定一帶一、多帶一“厚愛”名冊,從思想上、工作上、生活上不同角度地給予關心關愛,使大學生村官儘快融入、有效發力。三是設計大學生村官分流導向機制,確保各項優惠政策充分落實,讓真正熱愛農村、有能力的大學生“進得來、流得出、走得好”。今年,我鎮有2名大學生村官分流到機關事業單位。

抓培訓實踐,促“能力提”。“有能力者才能有為”,大學生村官參與農村各項事務,是村民的領路人,是農村事業的組織管理者,也是農村各種複雜矛盾的協調者和解決者。為促使大學生村官充分履職盡責,一是重培訓學習“新觀念”。對全鎮大學生村官入職和職中情況認真分析研判,堅持“邁一步穩一步、走一步實一步、步步有思考、步步新觀念”的工作理念制定當前培訓內容,通過鎮集中、村實地工作和雲嶺夜校等培訓途徑,共開展培訓98次,其中鎮集中培訓10次,掛鉤幫帶領導到村實地工作引領72次,收看雲嶺夜校16次,且網絡群組交流已成常態化,大學生村官在工作實踐中共提出新觀念300餘條。二是多實踐悟出“新思路”。大學生村官由“問路人”向“帶路人”轉變,堅持在保證安全的情況下讓其獨立完成任務,在實踐中遇問題、解問題、悟思路。三是給難題解出“新方法”。將一些當地村幹部調解有困難的糾紛交給大學生村官去解決,以村民信任“外鄉人”無親信、講原則、不偏袒的優勢解決問題,同時也提升其面對問題的應變綜合能力,目前,共完成獨立糾紛調解5起。通過培訓實踐,不斷提升大學生村官能力。

抓活動開展,促“作用顯”。為使大學生村官的作用發揮不僅僅侷限在一個區域,真正做到“內精外擴”,將好的思路、做法、主張等進行宣傳交流學習,發揮輻射、帶動和影響作用。一是有力藉助“營連排班”半軍事化管理機制,堅持“情況真、影響深、輻射廣”的原則,以活動前有計劃、有方案,活動中有實效、有安全、有動手實操,活動後有總結、有反思、有下步思路為要求開展“排班”活動。今年來,共開展了辯論交流、經驗座談、關愛老少、技能實操和政策宣講等活動18次。二是加身份提自信,以成立“青年人才黨支部”為契機,對每名大學生村官進行排查,通過個別談話、集體談話、查閱檔案等方式將品德正、作風優、思路清、能吃苦的大學生村官納入“青年人才黨支部”進行管理,為大學生村官搭建學習、鍛鍊平臺,在“營連排班”的基礎上,再營造個人鍛鍊空間,實行“一季度一活動”由大學生村官牽頭組織所在青年人才小組成員開展活動,全面提升我鎮大學生村官思維能力和組織協調能力,助推“青年人才黨支部”作用有效發揮。( 趙奇俊)

  • 編輯:趙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