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視劇《娘道》侮辱了爲娘之道,爲何收視率卻破了2

電視劇《娘道》侮辱了為娘之道,為何收視率卻破了2

關於日前剛剛劇終的《娘道》電視劇,從9月5號開播到結束引發的討論從未停息。何以豆瓣評分僅2.8的情況下收視率卻一度突破了2?這種鮮明的對比、孰是孰非?

重點|收視率破2

首先,普及一下收視率破2的概念,收視率的概念是通過索福瑞公司與各城市的居民簽訂合同安裝收視率檢測器,再將收視情況發回索福瑞公司進行統計。而收視率破2是一個龐大的數字,比如說在國內非常火的湖南衛視,其週六電視節目收視率處於略高於2的水平,這樣的水準也說明了湖南衛視“一哥”的位置。

電視劇《娘道》侮辱了為娘之道,為何收視率卻破了2

要知道因為互聯網對電視的衝擊,國內電視觀眾的開機率常年保持在20%左右 也就是說在收看人數最多的黃金時間(也就是7點半-10點)最多隻有20%的觀眾同時打開電視,另外80%的觀眾是不打開電視的,而2%在20%說明了十個人中就有一個人收看了該節目。要知道在中國同一時間段是有上百個衛星頻道在播放節目。所以,這麼高的收視率不應該基於劇情的質量嗎?

電視劇《娘道》侮辱了為娘之道,為何收視率卻破了2

親身經歷。週末在家難得看會電視,剛打開,愛人看了下時間19:50,要求電視遙控的控制權,隨後打開了江蘇衛視等待電視劇《娘道》的開播。跟著看了一會,差點仆街。實在是不敢恭維,這劇的三觀明顯偏離正軌,狗血的劇情、可笑的邏輯,讓我不自覺的又腦補了一回徒手撕鬼子的抗日劇情。

然後我強烈要求換臺,但坐在沙發上,只有7歲的兒子聚精會神的看著電視說,“別換,看著正好呢!”。後來,我才知道他和他媽一起在追這部電視劇。

網上諸多的案例,電視劇播出的時間跨度正好在國慶,很多回家的孩子紛紛在網上留言,在家陪父母一起看了這部電視劇。更有一位網友表示,他表哥兩口子,45歲左右,平常飯後總會一起出去散散步、活動一下,但自《娘道》播出以來,最近散步都縮短了時間,擔心錯過觀看的時間。

重點|豆瓣2.8分

為何如此高的收視率,豆瓣評分僅2.8?不領略其劇情的詭異,你永遠無法理解。

主角柳瑛娘,那命真叫一個苦!7歲喪父,為了給父親買口棺材,她自願跑到當地最富的隆家去當“河姑”,也就是用活人祭祀,祈求風調雨順的少女。在隆家養到了豆蔻年華,14歲被拉去祭河,恰好遇上土匪,她掉進黃河,躲過一劫。掉進黃河後,瑛娘一覺驚醒。

電視劇《娘道》侮辱了為娘之道,為何收視率卻破了2

然後她嫁了人,生了兩個女兒,肚子裡還懷著第三胎。但是,但是,但是想不到的是,結婚十年後,她才和老公相認,“原來你是隆家二少爺”、“原來你是河姑瑛娘”。MD,忍不住暴粗口。

電視劇《娘道》侮辱了為娘之道,為何收視率卻破了2

得知丈夫的真實身份後,你猜瑛娘會怎麼做?她起身朝丈夫撲通一跪。跪什麼?跪求一條生路,夫家要拿她祭河,沒錯;她以“河姑”的賤體和少爺結姻,錯了。夫家對她的生殺予奪,分內之事;老公放她和孩子一條活路,大恩大德啊!這TM都是什麼邏輯?強堆劇情也得有個度啊,不管是不是你的錯,都是你的錯?

電視劇《娘道》侮辱了為娘之道,為何收視率卻破了2

再然後就是這個瑛孃的口綻蓮花,各種金句層次不窮,讓人看到只想吐,當然如果你想體驗一下雞皮疙瘩也可以去看看。

金句一:

兩個女兒被大少爺的兒子欺負,還惡人先告狀,害得她們被打板子。可瑛娘不心疼,教育起女兒,“吃虧是福”。

電視劇《娘道》侮辱了為娘之道,為何收視率卻破了2

金句二:

老公要給女兒出氣,她好言相勸。這事不怪別人,“都怪我生不出兒子,人家才拿我們娘幾個出氣的。”

電視劇《娘道》侮辱了為娘之道,為何收視率卻破了2

金句三:

成天覺得自己不配,強烈建議丈夫直接把自己休了。因為她犯了錯,犯了大錯,“沒見過世面,又生不出兒子。”

電視劇《娘道》侮辱了為娘之道,為何收視率卻破了2

金句四五六七?...:

第三胎終於要生了,以為自己終於懷上兒子了!(謝天謝地)可是難產?“保我兒子!”“你讓他們拿刀把我肚子豁開!”“我這條賤命算什麼!我一定要為繼宗生出兒子!”

電視劇《娘道》侮辱了為娘之道,為何收視率卻破了2

再再然後就是TMD史詩級的瑪麗蘇,又稱“世界上所有男人都想要瑛娘”。她老公的結拜兄弟愛她,為了得到她,使計氣死了她老公;土匪頭子“鬼見愁”因為在刑場多看了她一眼,愛上了她;她老公的孿生弟弟也因朝夕相處,深深愛上她;就連她落魄時投靠一戶人家,也一不小心住到了人家的心裡……

電視劇《娘道》侮辱了為娘之道,為何收視率卻破了2

比手撕鬼子更殘暴的開掛的技能。掉進黃河瀑布,她不死;飛身擋子彈,沒事,她不死;帶著三個孩子,她穿越沙漠;身上揹著老人和孩子,還能徒手爬懸崖。你到底是瑛娘還是“戰娘”啊!

電視劇《娘道》侮辱了為娘之道,為何收視率卻破了2

重點|總結

更多的也不想再吐槽。但看到這個收視率後,內心是驚悚的,這麼龐大的收視人群幾乎覆蓋了整個年齡階段。劇中瑛孃的一生唯一“有求”的,就是“生兒子”。為了傳宗接代,瑛娘給三個女兒分別取名盼娣、招娣、念娣,甚至在難產時喊出,“我這條賤命算什麼,只要能給二少爺生兒子”……劇中這位自輕自賤、喪失自我的母親,全然代表了男尊女卑、三從四德那一套。這不是對早期社會的糟糠制度的批判,反而會影響下一代對早期社會的認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