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行風控的阿克琉斯之踵:長官意志

在希臘神話中,阿喀琉斯是凡人珀琉斯和美貌仙女忒提斯的寶貝兒子。忒提斯為了讓兒子煉成“刀槍不入”的神功,在他剛出生時就將其倒提著浸進冥河,遺憾的是他被母親捏住的腳後跟卻不慎露在水外,於是全身留下了惟一一處“死穴”。成人後的阿喀琉斯因為勇力過人成為英雄,但是在特洛伊戰爭被一箭射中了腳踝而死去。後人常以“阿喀琉斯之踵”比喻這樣一個道理:即使是再強大的英雄,他也有致命的死穴或軟肋。

銀行風控的阿克琉斯之踵:長官意志

現在銀行的風控不可謂不嚴,無論從信貸審批系統、核心賬務系統、內部控制系統等方面,銀行都建立了強大的風控體系,從內部和外部全方位對員工的操作進行了監控。可是為什麼還會不斷出現各種風險事件呢?來看報道:2017年銀監會系統官網公佈的罰單共計2655張,對銀行罰款金額14.05億元,對銀行員工處以警告800例,對100餘人做出取消高管資格處罰,對60餘人作出取消從業資格處罰。分析高管的違規案例,無一不是群體違規,也就是說,在這些銀行高管的指使下,多個崗位員工違反相關規定進行違規操作。在這些銀行高管“長官意志”的干涉下,違規行為一路暢通無阻,嚴密的銀行風控體系幾乎是“皇帝的新衣”,沒有起到任何作用。因此,把銀行高管的“長官意志”比喻成銀行風控的“阿喀琉斯之踵”,一點都不為過。

較為著名的是浦發銀行成都分行的“775億大案”:2017年銀監在檢查中發現,浦發銀行成都分行為掩蓋不良貸款,通過編造虛假用途、分拆授信、越權審批等手法,違規辦理信貸、同業、理財、信用證和保理等業務,向1493個空殼企業授信775億元,換取相關企業出資承擔浦發銀行成都分行不良貸款。對此銀監部門的認定是:“這是一起浦發銀行成都分行主導的

有組織的造假案件”。涉案人員有成都分行原行長、2名副行長、1名部門負責人和1名支行行長。省分行行長為了烏紗或前途是豁出去了,但是什麼促使這麼多下屬願意奮不顧身,鋌而走險呢?我認為這就是典型的“長官意志”,省分行一把手搞“一言堂”,底下的人為了保住飯碗或者升官發財也不得不被挾裹入內。

銀行風控的阿克琉斯之踵:長官意志

現在銀行機構的風氣也是越來越奇怪。筆者所在的銀行,省級分行行長被分行部門老總和地市行行長稱呼為“老闆”。“老闆”的叫法,除了尊重之外,其含義也值得令人玩味。首先,老闆是業務發展的最終決策人,屬下唯其馬首是詹,不管總行或者銀監的什麼文件規定,只要“老闆”認可的就執行,老闆反對的就PASS;其次,老闆是下屬提拔最終決策人,唯命是從的人獲得晉升或者獎勵金,不會溜鬚拍馬的人實幹到死。令人詫異的是,省行行長對此稱居然呼欣然接受,毫不以為意。我認為在這樣風氣的銀行機構,什麼“黨委討論決定”都是形式上的程序,最終一定是“一言堂”,“老闆”說了算。

銀行風控的阿克琉斯之踵:長官意志

現在銀行的風控體系,說到底還是為了防止基層員工違規,對於高管的違規,幾乎可以說是透明的。因為所有風控體系內的員工,都會受到高管的“長官意識”的影響,整條線違規的話,風控體系根本起不了作用。因此,規範銀行高管的行為,增加對高管的風控措施,是銀行風控體系必須要補的“短板”。相比員工違規,銀行高管違規手段隱蔽、影響惡劣,損失巨大,值得引起監管部門的重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