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州名鎮~博望

當你來到今日的中州名鎮博望,可曾知道它的過去歷史,可曾想到它昔日的原容?如果你是個有志通古博今的有心人,定會十分關注時代車輪的歷史軌跡。

中州名鎮~博望

張騫封侯處碑(民國)

博望名字的由來—45裡博望屯

關於博望名字的由來,眾說紛紜。大多數人說,張騫受漢武帝之託,兩次出使西域終獲成功,於公元前123年封侯於博望,其路途之艱險,歷經之磨難,不亞於吳承恩筆下的《西遊記》— 唐僧取經。因他“博得眾望”、“博學遠望”,故簡稱博望。也有人說,張騫祖居漢中郡城固(今陝西省城固縣),他的家鄉生地叫博望,事業成功後,就把封地名移生地名為博望。

張騫封候時,博望是一坡,雖坡猶屯。屯者,糧草屯集,人口聚集之大莊園也。當時人煙稀少,土地荒蕪,樹木琳琅叢集。“絲綢之路”的開闢,中原與西域通商,博望成為交通要道。它東起趙河羅渠鋪,西至南陽夏響鋪,連綿45裡,稱45裡博望屯。自北魏之前,這裡曾為國、為郡、為縣、為店,到了東漢末年,地理位置尤為重要,逐漸成了兵家必爭之地。待天下大亂,群雄四起,三國鼎立,曹操的軍糧就屯集在這裡。自諸葛亮受劉備三請,初出茅廬第一功就是火燒博望坡,展露了頭角,大敗了曹軍,燒得只殘留下博望的中心部位—5裡博望古城,它至今還存於博望鎮西一公里處。

中州名鎮~博望

護城河及古城牆遺址

中州名鎮~博望

西炮臺遺址

中州名鎮~博望

西吊橋

中州名鎮~博望

西吊橋外橋

中州名鎮~博望

西吊橋倒地的欄杆

中州名鎮~博望

東吊橋遺址

中州名鎮~博望


歷史的古蹟—5裡博望城

自漢末諸葛亮火燒博望,後人為了防禦外患,不斷修築工事,幾番修建,幾度滄桑,終於建成了一座雄偉壯觀的博望城。

博望城內,佈防森嚴,遠過於石寨的“小皇城”。要通過它,須經東閣門、東閘子、西閘子、東寨門、西寨門、西閣門六道關卡。城外東北角上又建烽火臺一座。全城長2500米,寬600米。東西閣高15米,寬10米,高大、雄偉、壯觀、威武,似一頭雄獅昂首翹尾,似沉睡、似怒吼,加上東西兩閣以敬德玉石橋為界,建東西兩寨,又似兩頭雄獅相互親呢、呼應、觀望……,真可謂森嚴壁壘,固若金湯。

博望城內,東閣內除有道觀三元宮外,還有國民黨68軍軍長劉子瑞創辦的“子瑞中學”,現有碑文記錄其祥;西閣除有佛教聖地白馬寺外,還有政治樞紐機關“大公館”、“馬號院”、“御倉院”、“衙門院”、“驛學院”五座大院和思想文化紐帶象徵的玉皇廟、閻王廟、龍王廟、火神廟、魯班廟、都土地廟等八座廟堂。

博望城內,有棵神奇的千年老槐樹,明看是兩棵,實際是一棵。當初被雷公劈成兩半,一半朝西,一半朝東,平面發展,上面可供人們坐談玩耍,末端並行直立,樹幹粗壯,樹冠繁茂呈傘狀,遠遠望去,好像一對仙鶴對背而立,如長鳴,如私語,行人觀之無不稱絕。

博望城內,有幾處乍聽疑團,實則破笑的趣景。除敬德橋南200米的三步兩孔橋危言聳聽外,東寨門內有一棵柏樹,樹下有塊大石頭和一眼井,說是一柏一石一眼井,稱為“一百一十一眼井”;西寨門內有個“一步二十三眼井”,實際是一步二石三眼井,就是在一步之內的兩塊大青石上鑿了三個取水眼孔作為井蓋,即現存的“一步三眼井”;白馬寺前有一連橫向九個大水坑,長年積水不斷,稱為“百步九連燈”;東閣吊橋北人們為了澆菜建了座小橋,內設暗道,使人行、澆菜兩不誤,人稱“橋上水,水上橋” ……。

博望城外,有梅林鋪的“望梅止渴”成語故事,有夏響鋪的老黃忠老當益壯故事,又有靈歸鋪的靈龜神話故事……。

博望周邊,有王莽攆劉秀時的“隱山”、“沙山”、“扳倒井”、“麥仁店”等傳奇故事。

然而,博望城內外的眾多景觀,已多被社會歷史車輪所碾碎,有的蕩然無存,有的隱去原形,有的殘缺不全,算起來不下30多處。如今我們所能看到的只不過一寺一宮一樹一橋一眼井,它就是博望僅有5名勝。又因它系國家、省級保護文物卻殘缺損傷,故又稱博望殘存5名勝。為方便起見,力避前人之述,分別再作贅語。

中州名鎮~博望

白馬寺

中州名鎮~博望

白馬寺廟堂

中州名鎮~博望

白馬寺廟堂

中州名鎮~博望

白馬寺重修碑(2003年)

中州名鎮~博望

白馬寺古碑(清)

5.1 佛教聖地白馬寺

佛教聖地白馬寺位於博望老街西北角一華里處。

白馬寺原名金神廟,漢張騫封侯時所建。公元前138-119年,為了聯絡西域共同夾擊匈奴,張騫毅然應募出使西域,首次被扣十年,無果而返,但探得敵軍虛實,為後來攻擊匈奴打下了基礎;再次終獲成功,打開了南北通道,開拓了絲綢之路。西域的天馬、汗血馬等良種馬,葡萄、核桃、苜蓿等植物,樂器和歌舞,始傳入中原;漢族的鑄鐵;開渠、鑿井、絲綢、冶金技術流入西域。因張騫出使西域有功,被漢武帝封為博望侯。他從西域帶回金神佛像若干,兩個大的留在宮廷,其餘小的帶回封地博望,放在所建造的金神廟裡供奉。後從西域帶回的汗血白馬死後葬於金神廟旁,為紀念白馬之功,才把金神廟改名為白馬寺。自建寺以來,白馬寺歷經2000年滄桑,幾經興衰,於1929年被馮玉祥部毀壞。在白馬寺興盛的歲月裡,民間流傳著許多主持寂林法師的傳奇故事。

一日,白馬寺主持寂林法師在大街閒逛,在一賣辣椒攤前止步,問道:“你的辣椒辣不”,答曰“不辣吃完不要錢”!法師蹲下身,取擔中辣子便吃,片刻一擔辣子吃個淨光。賣辣子人叫苦連天,“我小本生意,日子怎過”?寂林法師笑著說:“隨我來,寺中一看便知”。待來到白馬寺,院內角處正堆放著他的辣子。

某日,寂林法師大街行走,見一藝人正要街頭開場賣藝。因藝人沒拜師,法師心中不快,但沒發作,且看賣藝。藝人獻的是“摘仙桃”,只見一孩童步入青雲,直上九霄,說是摘下仙桃讓眾人吃。等了許久,不見仙桃,也不見孩子,忽然從天上扔下孩子的一顆人頭,兩隻胳膊,兩條大腿……眾人大驚,藝人說天神發現了孩童盜桃,被捉後缷了八大塊,忙取出托盤讓觀眾資助求救。一陣忙亂過後,藝人做法救童,兌八塊復原。兌來兌去,卻怎麼也兌不上。藝人知道有人從中作梗,便怒火中燒,備一西瓜,祭起飛刀,欲殺人解氣。飛刀起外,直取白馬寺,只聽“鐺鐺”連聲響亮,飛刀砍到金鐘上,寂林法師躲在金鐘裡,倖免一禍。後經人調解,寂林法師才手持分離螞蚱配合藝人,依次接兌,救活了藝童。藝人從此再不敢目中無人,妄自裝大,白馬寺也從此香火更旺。

幾經風雨,幾度周折,白馬寺被徹底毀壞。當地居士梁國有、董齋公等把金神佛爺從白馬寺用牛車拉回榆樹林村,供奉在村西簡陋的小廟裡。奇怪的是,自從鐵佛爺坐了小廟,廟前便有泉水湧流,人們順勢開井,井水越來越盛,競能供全村1000多口人飲用。在大躍進、鍊鋼鐵的日子裡,有人戲弄過它,不久便遭到報應,最後再也難隱鐵佛金身,還是獻給了祖國大建設。自從白馬寺變成廢墟,當地人曾多次在更深人靜時發現有白馬奔跑,時隱時現,尋而不見……這無疑是白馬寺鐵佛金身顯聖,白馬顯靈。

2006年,當地居士李太春、毛玉宴等自籌資金,在居士張福敬、張元平、李新榮等人初建白馬寺前殿雛形的基礎上,又大興土木,修建了大殿和中殿。如今,白馬寺已擁有四座殿堂,34間寺房,佔地面積18畝,佛像20餘尊,左右廂房、山門俱全,白馬寺初具規模。

近年來,白馬寺迎來了它的再次興旺,尤其是2011年3月15日傳統廟會,達到該寺史上的鼎盛之期,驚動了中外香客,居士、信士蜂擁而至,臺灣同胞來寺上香,日本友人三次來朝,白馬寺前景在望,它更將慧眼雙開,再現輝煌。

中州名鎮~博望

三元宮(張騫祠)

5.2 張騫祠(三元官)

道觀三元宮,原位於博望老街東閣城內,現遷於東一公里處,它是有名的道教聖地。

三元者,天地水,堯舜禹也。堯為天元,以正月十五為生日,祭則增福;舜為地元,以七月十五為生日,祭則贖罪;禹為水元,以十月十五為生日,祭則驅難。三元宮所敬奉的就是堯舜禹三元之神。博望三元宮是北京白雲觀和南陽玄妙觀的下院,即下屬,受管轄的意思。

原博望三元宮殿堂齊整,深宅大院,神像威武,松柏參天,陰翳蔽日,源遠流長。移址後為了招商引資,振興地方,才改名為張騫祠,實際上除多了一尊張騫像外並無他異,其內容仍是三元宮。因張騫封侯於博望聞名中外,所以香火更盛。

中州名鎮~博望

三國古柘碑

中州名鎮~博望

三國古柘

中州名鎮~博望

三國古柘


中州名鎮~博望

三國古柘

5.3 古蹟柘刺樹

柘刺樹位於博望老街西端,系省級保護文物,是三國古戰場—火燒博望的歷史見證和唯一倖存者。長期以來,人們對它感情深厚而浮想聯翩,對它神話、對它預言、對它祝福。人傳言,此樹伐不倒,前邊伐後邊長,完好如初。此樹摸不著,百步之內蒙上雙眼,怎麼也摸不到它。更為神奇的是此樹影千里。說有一嶽姓陝西商人在賒店(今社旗)經商,一日騎馬回故鄉路過博望,天氣炎熱,在柘刺樹下乘涼,一覺醒來,天色已晚,翻身上馬,一氣策馬家下,竟不知疲倦,安然品茶時,發現茶盅內有棵大樹,虯枝上掛一馬鞭,嶽姓商人猛悟,方知自己馬鞭丟失在博望。待策馬而返,果如前兆,柘刺樹上馬鞭仍在。陝西至博望不知幾百裡遠,商人歎服不已,後人傳為佳話。

柘刺樹竟如此的神奇,但只是傳說而已,誰人會去嘗試?但它確實是古戰場倖存物,博望至今有風味小吃“火燒”和“鍋盔”饃被今人共識。“火燒”獨在博望稱之,而在別處均為燒餅。“火燒”的由來,其中流傳著《三國演義》之外的火燒博望故事。

昔日的博望,45裡之遙,似一條長龍貫穿東西。博望屯內,並沒磚城土壘,只有密集的柘刺繞環一週,作為城垣。曹操守將夏侯惇、于禁、李典駐守博望,守衛著曹軍的中原糧倉。諸葛亮受劉、關、張三顧茅廬之請,出山相助,在博望打響了初出茅廬抗曹第一仗。事先,諸葛亮吩咐在當地大量收購草籽,然後和成泥丸,用彈弓分別打入柘刺寨的樹叢中。待來年時,春雨夏水,百草叢生,把柘刺長得密不透風。秋風涼,樹葉黃,臨冬數九,來往商賈頓增,尤其是賣燒餅的雲集街頭,口稱“大火燒——”“大火燒——”,看一看,大如輪,嘗一嘗,香甜如蜜,美觀有味,原來是內有大棗和桃子作主要原料。眾人少見,購食者俱多。人們開始不解其意,原來這是諸葛亮體恤百姓,不致受戰亂之苦,提醒他們早有所防,意思是早逃,大火燒。當一切安排妥當之後,火燒博望的戰爭場面正如《三國演義》之述便展開了。

諸葛亮一把大火燒掉了曹軍的糧倉輜重,曹軍大亂,守將遁逃,大大挫傷了敵軍,使博望幾乎化為灰燼,文化層厚達1-7米,唯有這棵柘剌樹倖存,但已斑剝陸離,它是歷史的鐵證。

如今,博望的“火燒”和“鍋盔”饃,仍是當地的富含典故的風味小吃,凡來該地者少不了購買品嚐。

中州名鎮~博望

張騫橋(敬德橋)遠眺


中州名鎮~博望

敬德玉石橋上的“玉石”

中州名鎮~博望

敬德玉石橋上的“玉石”2


中州名鎮~博望

敬德玉石橋上的“玉石”


中州名鎮~博望

敬德玉石橋上的“玉石”

中州名鎮~博望

破損的龍頭


中州名鎮~博望

張騫橋(敬德橋)

中州名鎮~博望

掩映在小樹叢中的張騫橋龍頭,據說只要龍頭喝著河水就要鬧水災

中州名鎮~博望

張騫橋(敬德橋)漢畫

中州名鎮~博望

張騫橋(敬德橋)漢畫

中州名鎮~博望

張騫橋(敬德橋)漢畫

中州名鎮~博望

張騫橋(敬德橋)漢畫

5.4 敬德玉石橋

敬德玉石橋,也叫十八羅漢玉石橋,原來稱為張騫橋,位於博望老街東部,它橫跨白條河,把東西兩寨相接連。該橋始建於漢代,張騫封博望侯後,為排除水患,造福百姓,用皇賜金銀“賞金造橋”,橋西端有“漢張騫封侯處”石碑為證。此橋為三孔石拱橋,橋墩用漢白玉石滾所砌,橋面用蒲山青石鋪成,橋形美觀,質量上乘,雖2000餘年仍堅不可摧,巍然不動。

橋身上下有200多幅漢畫石刻,有形態各異的十八羅漢,預示風調雨順的“八龍戲水”,憨態可掬的石人大睡覺,形象逼真的漢代鬥牛圖,栩栩如生的石頭大開花,以及惟妙惟肖的各種花卉圖案等。

到了唐代,傲國公尉遲敬德曾兩次親自監工復修,後人便稱為“敬德橋”“敬德玉石橋”。但因歷史的原因,這座古老的玉石橋,現僅有36幅漢畫石刻,也只是漢張騫的生平略圖而己。其餘或丟或移,去向不明了!

中州名鎮~博望

一步二石三眼井

中州名鎮~博望

一步二石三眼井


中州名鎮~博望


一步二石三眼井碑文

5.5 一步三眼井

三眼井、一步三眼井、一步二石三眼井、一步二十三眼井,嗬,越來越玄乎!它位於博望老街中部,當年的馬家巷北頭。相傳火燒博望後,劉備駐軍發現原有的107眼井有的乾枯,有的水苦,有的被塵土履蓋,遠遠不能滿足當地人們的生活需求。急報飛往新野,軍師下令開鑿了一口新井。因井深水旺,泉水甘甜,清冽純正,軍民爭相取水,時常引起紛爭。為了便民取水,不致混亂,軍師令人取兩塊大青石,上面鑿了三個井孔,成品字形,一步孔距,置於井口。一孔官用,一孔兵用,一孔民用,化解了取水之爭。後該井幾經修繕,至今原貌猶在,被視為省級文物,立碑井旁,千古流芳。

這就是博望5名勝,一寺一宮一樹一橋一眼井,它雖不完美無缺,也是我博望祖上留下基業,得天獨厚,又是一筆財富,享用無窮,我們以能擁有、呵護和利用為榮幸。

惜哉,博望現存的5大名勝,它其中的任意一處,都可作為博望古城,中州名鎮的象徵,都飽含著許許多多神秘傳奇的故事。尤其是張騫與白馬作為博望的象徵物更為恰切。

惜哉,博望古城,它不僅是漢張騫封侯地,又是三國古戰場;它聞名中外,世人皆知,足可在旅遊景觀之林中比翼齊飛;它歷盡的滄桑,飽嘗的風雨數以萬計,雖我等所述的美傳佳話掛一漏萬,但也可見其豹之一斑。如不是昔日戰亂火燒了博望,如今恐不會是一區區博望小鎮,而是縣級以上的大都市了。

我們多麼希望社會各界熱血人士和有關部門,引起高度的重視,復古城以舊貌,還名勝以原容,這將對人類,對社會帶來無盡的好處,豐富文化生活,增添精神食糧,擴大旅遊事業,帶來經濟效益。這可以振興地方,富有民生,騰飛中原,弘揚中華;可以一甩昔日貧窮落後帽子,插上展翅高飛雙翅,讓遠方朋友慕名而來,盡幸而歸。這不僅是我博望人的榮耀,更是方城、南陽、河南,乃至中華民族的驕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