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给儿子的一封信

写给儿子的一封信

亲爱的儿子,你侥幸地成为一名成都七中初中学生,作为父亲,我为你骄傲,为你自豪!你曾经问过我,为什么不是幸运而是侥幸?我想说的是,我们当时和所有父母一样也梦寐以求地希望你能到七中念书,但你知道我的习惯,我一生都不想以破坏规则的方式去找人帮忙。我让你去考试,你考上了最好的私立学校之一的的金苹果锦城一中,对此,我已经很欣慰了。但是没有想到的是,更大的惊喜来了,今年成都市实现摇号的新规则,当我后知后觉地在网上看到你出现在七中的录取名单时,我相信我还是惊喜的。

写给儿子的一封信

是的,你进入了七中,这里面有运气的成分,但我相信好运气不会陪伴人一生,只有好的人生态度才可以与你如影随形。这就是我告诉你是“侥幸”而不是“幸运”的原因。

在这个连说话都显得稀缺的时代,很多奇葩的家庭,哪怕同处一室,也只用手机微信来沟通,因此写信无疑是一件奢侈的事情。你是上天赠送给我们的礼物,因为你的到来,家才从home变成family,家才有了温度和活力,家才具有生动而真实的意义,你的到来,让我们懂得爱、懂得宽容、更懂得付出的快乐与生命的精彩!

我企图用很美好的词语来给你的未来一些期许,但我的内心不允许我去矫饰我的情感。从你六岁以后,我发现了一些你的特质,所以我一直戏谑地称呼你是 “老东西”,你有自己的天真,但你的骨子里却多了别的孩子少有的成熟,所以,我希望与你有一次平等、坦白而真诚的对话,我希望这些话题能与自由、爱与责任有关。

我相信,我和全天下的父母都一样,视你如全部的江山,除此以外,一切都是浮云。所以,每一个温暖的眼神和每一次深切的嘱咐,都满含着一颗最温馨和渴盼的心。

生活是个调色板,多姿多彩的人生是用苦乐来描绘的,但你要知道,乐,不可得意忘形;苦,更要坚忍不拔!人生路上没有捷径,每一步,都要自己踏踏实实去走。我不希望你只是一个追求目标的孩子,我希望你不要忘记人生路上的风景。我们常常在一起分享“我是世界的,世界是我的”,前者强调无私的奉献,后者强调做主的意识。我希望你能做自己的主人,不为浮云遮望眼,不为流俗改志向。你是你自己的编剧和导演,也是人生的主演和助演,你的剧目要有你自己的精彩,你要扮演各种角色,但你一定要明白自己在这个剧目各个阶段的定位,去真诚地体验学业的艰辛、面对生活的琐事、担当作为一名家庭成员的义务、履行一位公民应尽的责任。

高晓松说,消极的父母,顺其自然;积极的父母,创造“自然”。我想我应该是一个既消极又积极的父亲。我几乎从来不约束你的天性,甚至不忌讳你吃一下“垃圾食品”,或者玩一下“电子游戏”,但是很明显你是具有自觉性的,你知道什么是有所为有所不为,什么是适可而止。爸爸是一个“非典型佛教文化爱好者”,遵守戒律又不拘一格,我给你讲过,戒律是一种生命秩序的修正,“戒”为不可为的界定,“律”为应许做的范畴。有了规则,则可于自己无伤、于他人无害、于世界无损。我们曾经在一起探讨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这些基于生理的需要、安全的需要、社交的需要、尊重的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的实现,必须要有艰辛的付出和坚韧的个性,只有你足够强大又足够谦逊,你才会有真正的自由。

世界是不圆满的,我们期许的美好,恰恰在于我们可以创造更多的东西,去圆满这个世界。正如父母对你的爱是无私的,我也希望你真诚地、无条件地热爱这个世界,不要计较得失,不要在乎功利。取法乎上,得乎其中。可以追求更好,但千万不必要求最好。一旦设定目标,只管去做,勇敢地迎接挑战、面对挫折,积极调整心态、懂得平衡生活。

你是一个惜福的孩子,也是一个有爱心的孩子。你会心心念念于那件某个球星的同款衣服,但你节约到会舍掉父母要买给你的其它东西。因为爸爸做民族地区儿童关爱工作,你也会将节约出来的钱捐给他们,希望他们能够和你一样快乐健康地成长。

我们家里到处都是书,所以你很喜欢在书海遨游,但我从来不希望你成为一个书呆子,所以,当你去练习打篮球的时候,我虽然表面嘲笑你,但是我是知道你懂我的幽默的,你能听到其中的鼓励与嘉许,所以你更加努力地训练。你其实是有主见的,你知道自己不可能是姚明,但你还是会买一本亚洲飞人苏炳添的传记,悄悄放到我的床头,来给我证明那些不可能中蕴含的可能性。亲爱的儿子,不用说服我,你上当了,我就喜欢看到你这个不服输的劲头。

儿子,我知道你最后要离开我们去开创自己的战场,所以,我会十分珍惜你人生成长的关键时期。我曾经开玩笑的说,“儿子,你的叛逆期快些来吧,我想看看那个不懂事的家伙是什么样子。”你说,“爸爸,你别做梦了,我的叛逆期和更年期都要放到80岁以后。”是的,爸爸没有太多的能力能够管到你的一生,而且我还有宏大的“自利利他”的愿望也得去实现,感谢你对爸爸的理解与共情。

你从小被我影响,仰天俯地、思考人生,你已经开始有自己的孤独了,我非常感谢儿子你还能与我分享喜怒哀乐与人生见地。你已经十分清楚,上了初中以后,你的学习会更忙、更艰辛,我希望今后如果有闲暇时刻,你能和我一起表述观点、畅谈理想,我十分珍惜每一个当下!但一定不要忘了,你还是一个孩子,生命历程中,有关少年的乐趣还值得你自在地体验。

儿子,未来已来,梦想在召唤你跑步向前,祝你自信而热忱地走好人生每一步!也希望我们每一天都有一份默契与感动!

杨森林,作家,诗人,传统文化传播者,文旅商业专家。1971年出生于四川渠县丰乐,儒雅睿智,淡定平和。他是成都圣德文旅机构董事长,知名“文化地产人”和“旅游文化人”,在西南地区声名卓著。

他是美国觉能国际生命研究院院长,子非书院院长,中国下一代教育基金会民族地区儿童关爱基金创始人,成都传统文化保护协会执行会长,中国优秀创业导师。除了企业家外,杨森林还拥有近十个不同身份,在公益、文化、教育、健康等多个领域贡献着自己的力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