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眼回眸四十年-4」憑票供應糧油的年代 (1981)


「錢眼回眸四十年-4」憑票供應糧油的年代 (1981)


1981年4月20日一大早,市民們就在山東濟南市經十路東首糧油食品店門前數著手裡的糧油票,排著長隊,等待購買當月憑票限購的糧油。

油票、糧票、布票、電視機票……這些今天看來十分陌生的票證,卻是當年老百姓的“柴米油鹽”。如今,這些帶著時代烙印的票證已經成為珍貴的收藏品,伴隨著錢包鼓起來、商品多起來的過程悄然退出了人們的生活。

大眾日報通訊員 錢 捍 攝

錢眼檔案

上世紀中國憑票供應生活史

1978年改革開放之前,中國人的衣著以樸素、經濟、美觀為標準訴求,大街上一水兒的灰藍和軍綠,男人和女人甚至要靠髮型來分辨。而且,人們手頭的錢也有限,大多是買布做衣服,很少有人買現成的。

到八十年代有了的確良和人造棉,化纖的東西多了,尼龍襪子也出來了,布票就不那麼緊張了。 那時日常生活中最讓他捉襟見肘的還不是布票,而是糧食和食用油等生活必須品。衣服畢竟可以穿舊的,但吃飯一頓也不能少。當時一般人的工資只有三、四十塊錢,成年人糧食每月的定量是三四十斤,要現在看絕對夠吃了,但那時因為副食稀缺,肚子裡沒有油水,所以飯量自然就大。市民都在盼著每月25日,到了這個日子就可以買下個月的糧食了。

各家各戶用糧本兒去糧店買糧食或取糧票,買副食也要本兒,魚、肉、雞蛋甚至豆腐、蝦皮兒、糕點都要憑本憑票。黑市上也有人倒賣糧票,有點兒像後來倒賣外匯券。黑市有自己的暗語:“橫的兩毛,豎的兩毛5,滿天飛3毛。”“橫的”、“豎的”、“滿天飛”,分別指本地粗糧票、本地細糧票和全國糧票。


「錢眼回眸四十年-4」憑票供應糧油的年代 (1981)


糧票最風光的那些年,地位相當於人民幣之外的“第二貨幣”。“到飯館吃飯,去早點鋪吃早點,在交款的同時還得交糧票。這種情況一直延續到八十年代後期,早晨買套煎餅餜子也要給二兩糧票。

1985年,樓群裡經常會有小販吆喝換雞蛋、換稻米,城裡人手中的糧票漸漸富餘出來了。

1992年,國家上漲了居民糧食價格,糧票漸漸失去了應有的作用。

1993年4月1日,國務院下達《關於加快糧食流通體制改革的通知》,糧油商品敞開供應,糧票、油票等各種票證正式退出了歷史舞臺。


「錢眼回眸四十年-4」憑票供應糧油的年代 (1981)


那時候糧食定量就像個人檔案。九十年代初,工作崗位從輕體力勞動轉為較重體力勞動,按規定,糧食定量每月上調5斤。變更糧食定量需要一系列的證明、蓋章,到街道糧食管理部門備案,最後才能到糧店改寫定量。

當時,有些票證的面值小得不可思議,一釐米布票、一兩雞蛋票、二兩醬油票、0.0055斤的油票……這個面值0.0055斤的油票就只能買一小半瓶眼藥水的油,一般在食堂吃飯,買完了菜之後,你可以憑這張油票讓師傅在菜上再加上勺油。

生於八十年代後的人再也難以想象憑票供應那些年的生活質量。那些人們用來充飢的野菜和粗糧,如今成了餐桌上最稀罕的健康食品。

上世紀中國人的票證生活,只能從那個年代那些排長隊買糧油市民的記憶中,去尋找殘缺的碎片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