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媒體訪上海:我們有共同的歷史應該奔向共同的未來

首屆兩岸新媒體大陸行聯合採訪團來到上海。媒體朋友來到浦東濱江,在由老廠房改造而來的市民空間流連忘返。在上海中心119層觀光大廳賞欣陸家嘴的高樓美景。來到洋山深水港看現代化的全自動碼頭的壯觀景象。日新月異的上海讓朋友驚歎連連。

晚上,與意猶未盡的臺灣媒體朋友喝茶,我們聊上海聊臺北,聊經濟聊發展。突然地發現,上海與臺北有著許多相同相近的歷史,更有著許多相關兩岸未來的憧憬。

令臺灣朋友喜歡的浦東濱江藝文空間,是由有156年曆史的上海船廠老廠房改造而來的。而上海船廠是1952年上海市接管英聯船廠改造而來。

清同治元年(1862年),英商尼柯遜、包德義在上海陸家嘴開設祥生船廠。建廠初期製造軍火,曾為清朝政府建造過兩艘江防炮艇及其它船舶。贏利後的祥生船廠不斷增資擴建,兼併其它船廠。以後為了壟斷和避免競爭,與瑞鎔船廠合併成立英聯船廠股份有限公司,筒稱英聯船廠。

其實,英聯船廠在上海的發展只是19世紀60年代中國社會發展的一個縮影。在第一次鴉片戰爭開放東南五個口岸的基礎上,1858年第二次鴉片戰爭又促使中國進一步開放了更多的通商口岸,外國資本源源不斷地進入中國,他們大賺其錢,也在深深地改變中國社會。

中國的這種社會變革當然地也包括大清福建省臺灣府。

1865年,廈門英商怡記洋行的掌櫃,廈門人李春生來到第二次鴉片戰爭後對外開放的臺北,擔任英商杜德設於臺北萬華的寶順洋行的總辦。1867年,因租屋糾紛,寶順洋行搬至臺北稻埕。令艋舺人想不到是,一個改變臺北乃至臺灣經濟地圖轉折點開始了。李春生引進了福建安溪的鐵觀音茶種,招聘安溪炒茶師傅來臺北。1870年,寶順洋行以二艘帆船滿載2131擔茶葉來到北美紐約,大受歡迎。從此開啟了臺灣輝煌了半個多世紀的“茶香歲月”,臺北的茶葉出口一舉超過廈門,成為中國茶葉出口的重要口岸。茶葉也成為臺灣的主要出口產品,茶葉稅收成為臺灣府的主要財政收入。臺灣的經濟重心由南向北轉移,大稻埕成為茶商雲集之地的“茶葉之城”,李春生被譽為“臺灣茶葉之父”。1889年,李春生聯合板橋林家成立建昌公司,在建昌、千秋兩街即現在的貴德街一帶建造洋樓店鋪,出租給洋商,大稻埕進一步繁榮起來。今天,人們漫步大稻埕街區,看著滿街的年貨,偶爾還有茶樓裡飄出的茶香,昔日的繁華從一幢幢經典的老子裡展示出來。

是的,上海和臺北都是在歷史的機緣中成長起來的城市,臺北人走在上海街頭都有一種親近感,上海人來到臺北,也能感覺到那種從歷史深處飄來的呼吸。

歷史並沒有停止腳步。當臺北“101”新年夜狂歡的燈光還在閃爍的時候,上海陸家嘴金融城的高樓也拔地而起,它與浦西外灘的萬國博覽建築相應成趣。它們一個是19世紀上海發展的縮影,一個是上海改革開放40年發展的像徵。可喜的是,臺灣的投資者是上海改革開放的參與者、貢獻者。他們與上海這座城市共成長、共繁榮,上海是他們的幸福之地。

現在,來上海的遠不止是那些創業有成的臺商,大批臺灣青年也跨海而來,他們在上海求學、就業、創業,他們都懷著一個幸福之夢在上海尋覓。上海也廠開胸懷迎接他們、吸收他們,希望他們能在這裡實現他們的夢想。

上海只是臺灣青年人跨海西進的一個縮影。

是的,我們有共同的歷史,我們有共同的文化,我們有共同的歷史遭遇,我們血脈相連。所以,我們有責任去創造共同的未來。

夜深了,我們有說不完的話,也感到了兩媒體人肩上沉甸甸的責任。(中國臺灣網網友:且十)

(本文為網友來稿,不代表中國臺灣網觀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