驻村干部日记——归途

驻村干部日记——归途

1

儿子的背影,离家的牵挂

背上行囊,准备出发,在短暂的休整之后,我即将再次踏上赴得荣援藏的归程。早已不是第一次离家,似乎一切已经习惯,夜色渐浓,航班即将起飞,心中却突然涌上一丝不舍,脑海里挥之不去的是清晨儿子娇小的身躯在细雨中跑向教室的背影。妻子对我说孩子需要的是陪伴不是责罚,而我却对他太过严厉。儿子从小就喜欢军人,他总说“爸爸穿军装的时候最帅。” 那时他才两三岁,最喜欢穿奶奶给他改的迷彩服。时光飞逝,转眼儿子就上小学了,如今我问他“爸爸现在不穿军装了,你还觉得爸爸帅吗?”他却反问“爸爸,为什么你现在不当兵了还是不能每天都回家?”我一时不知怎么回答。妻子对儿子说,我是去援藏,就像当兵一样光荣,也像在部队时不能经常回家。儿子很理解,我曾对他说,光荣就是指为了别人的幸福而吃苦。所以即便是他心里非常想我能留下来陪他,他也不会说。儿子的懂事,让我很欣慰,更让我感到自责,在他成长的过程中,我作为父亲已经缺位很久了,而援藏这份光荣的背后是继续着对他的亏欠。

驻村干部日记——归途

2

矗立的高山,延续的情怀

航班到达香格里拉后,离目的地得荣还有两个多小时的车程,同行的是一起在奔都乡驻村的何庆和母睿,因为没有班车所以我们决定包车回。巍峨的高山给人一种神圣、庄严的感觉。汽车行驶在平整的国道上,时不时可以看见散落在路旁的落石。在落石频繁,泥石流风险极大的山区修建公路,其危险性是平原地区不可同日而语的。我们踏上的援藏之路,较建国初期进藏的先辈们已经方便多了,一千多公里的陆路如今已缩短到不到4个小时的行程,这些都是一代一代不畏艰险的前人不断努力奉献的成果。今天的得荣已经由全国倒数第二个通公路的县城发展成了国道贯通,硬化路通村,4G信号覆盖,太阳能路灯照明,即将“摘帽”的全新面貌。山依然是那些山,而高山庇佑下的藏区同胞正沿着蜿蜒于群山之中的“天路”走向幸福。在这个过程中曾经凝聚了多少人的汗水,似乎能感受到他们那种崇高的情怀,我理解为不忘初心,胸怀家国,敢闯敢拼,意志坚定,就像这座座高山,扛得住风雨的侵蚀,经得住时间的考验。我们在继续前人的援藏之路,更是在藏区继承这样的情怀,成为汉藏一家亲的纽带。

驻村干部日记——归途

3

悠扬的琴声,真挚的友情

再次来到得荣,较刚来时增添了几分熟悉感,离开已有二十天了,回到奔都乡的住处,大家开始打扫房间卫生,清洗衣物。乡里除了我、何庆、母睿,仍在休假的李沁也是区派驻的驻村干部,我们四个都来自街道,李沁与我一样也是军队转业干部,转业时间比我早,算是前辈了。母睿是我的室友,习惯在休息时练习口琴,我问他练习的曲目叫什么名字,他说一首叫《Down by the Sally garden》,另一首叫《Forever love》并给我推荐了一首《Aspirations of Libertine》,夜深人静的时候我喜欢戴上耳机听这些曲目,帮助睡眠,我最喜欢《Aspirations of Libertine》,这首曲子很熟悉,像是在哪部电影里听到过,电影名我记不清了,但依稀的记得故事讲的是友情岁月。我们四个的生活经历各不相同,对援藏工作的热情让大家有缘聚在了一起。我们在这里互相支持、互相照顾、互相学习。战友们说我是军旅情缘未了,刚脱军装就又开始了两年的援藏工作,过着两地分居的日子,仿佛又当了两年兵,而幸运的是,这段“军旅生涯”我身边有三位新“战友”。

驻村干部日记——归途

4

忙碌的身影,最美的芳华

收拾好了心情,新的一天开始了,清晨,阳光洒在阳台,雨季已过,门前的河流退却了先前的土黄色,越发变得清澈。我们身上寄托了太多的期待,得荣的干部群众期待着我们能够为全面脱贫注入新的动力,单位期待着我们捷报频传,亲人们期待着我们的归来,我们也同样期待着用自己的辛勤付出让所服务的藏区群众脸上挂满笑容。在全面脱贫的攻坚阶段,我们不仅是见证者也是亲历者。休假前我和驻村工作队的其他队员走访了村里9户贫困户,细致核实收支台账,逐户完成了巩固实施方案及村集体的巩固实施方案初稿,有时会熬夜到很晚,虽然累但心里是踏实的,看着自己加班加点完成的近两万八千字的文字材料,心中充满了对未来的憧憬,如果里面的计划措施能够顺利完成,达到预期目标,这不仅是对组织,对藏区干部群众有个交代,也是对自己无悔选择的交代。去年在向军旗告别仪式上,旅首长勉励大家要无愧于军旅生涯的磨砺,再接再厉为党和国家做出新的贡献,不负芳华。在我看来,最美的芳华便是能够在脚下这片热土为了全面脱贫事业挥洒汗水,我想这将会是我人生中又一段刻骨铭心的经历,我期待着两年后能够不留一丝遗憾的踏上返乡的归途。

驻村干部日记——归途

本文作者:太升路街道办事处党政办主任苏亚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