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年人內向、膽小、不敢社交:毀在童年!

基因決定性格。這句話你信嗎?

很多人將它奉為真理。但是,你思考過基因與性格之間的關係嗎?

科學研究表明,一個人成年後的精神狀態、行為模式乃至思維,很大程度上是由童年時父母的養育模式決定的。

只要通過科學方法,回溯自己的童年往事,針對性地做出調整,人的性格並非完全不可改變。

你是否有過這種感覺:認為自己與身邊的人格格不入。

為此,你很焦慮。但越焦慮,就越沒有安全感。

私下裡你找最好的朋友支招,卻被告知是“性格問題”,無解。

網上甚至有人告訴你,一個人的性格是由基因決定的。你之所以交際能力不行,很難與人共情,都是因為DNA(脫氧核糖核酸)中與生俱來的“缺陷”。

儘管你不開心,想怒吼,想發洩,想喝酒,想抽掉一整包煙。然而現實如此,不情願也只能接受。

但是,這一切真的無法改變嗎?

“我媽媽死了,而我只有這根免費的油條”

在最近剛剛播出的動畫片《馬男波傑克》第五季第六集“免費油條”中,波傑克在母親的葬禮上,說出了一句扎心的臺詞:

我媽媽死了,而我只有這根免費的油條。

成年人內向、膽小、不敢社交:毀在童年!

波傑克的父母在教育方面可謂相當惡劣。

在孩子童年時,無論他做什麼,從來都只給予諷刺,絕不鼓勵。

更過分的是,他們還時常當著兒子的面強調“你的出生就是一個錯誤”。

因此,波傑克童年時從未感到過愛。

成年後的波傑克儘管出了名,但依然感覺不到快樂,終日輾轉在酗酒、濫用藥物,以及混亂的性關係之中。

母親死後,他完全感覺不到傷心的情緒,只是隱隱地覺得有些失落。

成年人內向、膽小、不敢社交:毀在童年!

當天早上,他去買早餐,熱情的服務員照例問候他:

今天過得怎麼樣?

波傑克想了想,說:

我媽媽死了。

大約沒想到有人會這麼回答,多愁善感的女服務員當時就哭了,連聲說“對不起”,她在他點的套餐中免費加了一根油條。

波傑克最後總結道:

媽媽這一輩子給予他的善意加起來,都抵不上這位女服務員在那一瞬間眼神中流露出的同情。

誠然,《馬男波傑克》是一部“致鬱系”的黑色幽默動畫,在很多情節處理上有誇張的地方。

但這一集卻引發了全球觀眾的共鳴。成百上千人表示,這一集是天才之作,不少人更是直接留言“看哭了”。

每一個孩子都渴望獲得愛。

但是,因為成為父母並不需要通過資格考試,所以,註定了有些孩子的渴望得不到滿足。

更為不幸的是,父母也是從孩提時代過來的,他們的童年也未見得幸福。他們甚至會在無意識中,將自己的童年陰影繼續投射在孩子身上,一代代傳遞下去。

大眾往往以為,決定一個人性格、智商的,是他的DNA。

但其實不然,人的可塑性極強,童年時接受的養育模式,才是決定一個人未來的基礎。

不幸的童年是一種怎樣的體驗?

知乎上有一個被瀏覽了3000多萬次、回答數接近1.3萬條的問題:

童年陰影真的會相隨一生嗎?

其中,在一篇得到了6萬多次點讚的答案中,作者提到,自己在前幾天同學聚會上,不小心失手打翻了一盤百葉,突然嚇得臉色發青,站在那裡,一動不敢動,把周圍人都嚇了一跳。

之所以會產生這種反應,是因為作者小時候每次犯錯,都會迎來父母狠狠的責罵。那一刻,她的身體條件反射地告訴她:你等著,你馬上就會被罵。

成年人內向、膽小、不敢社交:毀在童年!

同時,作者還自述,每次過馬路,當有車向她開來的時候,正常的反應是會趕緊跑開,而她卻會突然喪失所有反應能力,身體變得僵直。

因為小時候,不管馬路上有沒有車,她的媽媽都會強行拉著她在馬路上橫衝直撞。紅燈綠燈,在她媽媽的眼裡都不存在。

如果她出於恐懼,不願意邁步,媽媽就會站在馬路中央狠狠揍她,連拉帶拽地強迫她邁步。

這就讓幼小的她陷入了一個兩難境地:

跟著媽媽走很危險,可不跟著走也好不到哪裡去。路上車子來來往往,還要被打。所以她一直特別害怕,特別沒有安全感。

這種恐懼,導致作者長大後一直不敢獨自過馬路。

根據奧利弗醫生的理論,這個母親的行為,是一種典型的精神虐待。

大眾通常以為,虐待指的是狹義的身體傷害以及性虐待。事實上,虐待的形式多種多樣,精神虐待造成的傷害,未見得比肉體虐待小。

那些從小充分地感受到父母之愛的孩子,內心往往非常強大。因為潛意識告訴他們,無論你以後碰到什麼挫折,都有一個堅實的家庭做後盾。

成年人內向、膽小、不敢社交:毀在童年!

而從小遭到忽視、乃至虐待的孩子,雖然也有可能因為挫折的歷練變得強大。但這些孩子在長大後,潛意識裡都非常沒有安全感。

比如說,很難真正進入一段親密關係,難以信任他人,甚至會將童年時受到的打擊以某種形式繼續反饋給身邊的人。

奧利弗醫生在《天生非此》中列舉了這樣一些數據:

1.與童年時沒有受過虐待的人相比,受虐者大腦中某一重要部分的容量要小5%~16%,皮質醇的調節也會出問題;

2.80%患有抑鬱症的病人,都有過至少一種負面的童年經歷,這種經歷越多,患病概率越大;

3.有5種及以上負面童年經歷的人,比起那些沒有任何負面經歷的人,患精神病(自我精神崩潰)的概率高出193倍。

如何克服童年的心結?

天下沒有完美的父母,每個孩子長大後,或多或少都會留下一些心結。

值得強調的是,這些心結的產生,並不意味著父母做錯了什麼。

世界上很多事都不是非黑即白的,勉強要爭個對與錯出來,往往並沒有意義。

今年年初,北京大學學生王猛發表了一封萬字長文,歷數自己父母的種種不是。此事引起了媒體關注。

媒體發現,12年前,王猛便不再回家過春節;6年前,他拉黑了父母所有的聯繫方式。

但面對媒體,王猛父母卻表示,搞不懂兒子為何會遠離,為何不能“舉重若輕”,為何老是揪著過去不放。

坦白地說,王猛的情緒我很能理解,因為我的童年並不比他好上多少。

王猛對父母發出這種檄文式的批判,潛意識裡其實還是在乎父母的。他希望能同父母和解,讓父母意識到過去的錯誤。

但平心而論,這種舉動意義不大。人都傾向於逃避責任,美化自己的行為,通俗點說就叫自己連自己也騙了。

成年人內向、膽小、不敢社交:毀在童年!

關於這一點,無論父母子女都免不了俗。時過境遷,誰又能真正還原當初的細節呢?即使一模一樣還原了,又能怎樣呢?

最好的方式,是直面過去。想要達到內心的平靜,並不是非得需要父母向自己認錯不可。最關鍵的,還是要完成與自己的和解。

奧利弗在《天生非此》中給出瞭如下3種方式,讓你學會自己解開自己內心的結。

1.找出自己家族的代際模式

對自己的家族史進行一番考據,比如說,瞭解一下父母10歲左右時的情況,他們是如何被照料的,身處何種困境?這很可能會帶來意想不到的發現。

當然,隨著時間的流逝,信件、照片等書面資料可能所剩無幾。因此不得不求助於歷史的見證者本人。

但每個人在講述自己的故事時,都會不自覺地傾向於美化自己過去的經歷,很難做到絕對坦誠。這一點,即便是父母輩對子女也無法免俗。

但通常情況下,父母對朋友講述過去時,比對孩子要更誠實。這些知曉內情的長輩們是信息的富礦。

子女在考據家族史的過程中,往往會發現父母在童年時也受過和自己同樣的創傷。

這會讓人產生一種共情,明白有些事不過是一種宿命式的無奈,最終完成對父母的諒解。

成年人內向、膽小、不敢社交:毀在童年!

2.梳理自己在家庭中扮演的角色

奧利弗認為,家庭只不過是一部真人扮演的連續劇,每一個人在劇本中都有自己的角色。

這個方法適用於那些有兄弟姐妹的家庭。

因為孩子多,父母往往會根據一些片段給孩子貼上刻板印象。比如說,長子認真負責;次子乖巧但有些笨;老么聰明卻有些懶。

神奇之處在於,無論孩子成年後是否做出了改變,家庭依然會繼續將這種刻板印象強加到孩子身上,這大約算是一種慣性了。

因此,不妨強迫自己故意扮演一下完全相反的角色,看看父母兄弟的反應會如何。

這種探索,是尋找全新自我的一種有效方式。

成年人內向、膽小、不敢社交:毀在童年!

3.通過自我決定,避免自我喪失

這句話聽起來可能有些拗口。其實內核很簡單:分清楚哪些事是自己想要做的,哪些事是為了取悅他人而做的。

一些父母不夠尊重孩子的自主性,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給予了很大壓力。

儘管他們口口聲聲說一切都是為了孩子好,但實質上是在利用孩子在完成自己未竟的理想。

在這個過程中,孩子其實並不快樂。儘管在極大的壓力之下,他們可能會精通一門技能,卻是以犧牲了很大快樂、喪失了一部分人格作為代價的。

成年人內向、膽小、不敢社交:毀在童年!

這種情況並不鮮見。比如,高考結束後填報志願時,很多學生都會一股腦地填報金融、會計、土木工程等專業。

但被問及為什麼要選這些專業時,得到的答覆往往跟工資高、好就業脫不開關係,很少有“我喜歡”這一說。

其實,這大多是父母影響的結果。儘管父母並不見得會直接逼孩子去做什麼,但往往會施加一些潛在壓力。孩子潛意識裡為了討好父母,自然會做出違心的選擇。

學會向內發掘自我,做出真正屬於自己的決定。只有這樣,才不會後悔。

成年人內向、膽小、不敢社交:毀在童年!

如今,成年人的精神狀態已經成為了大眾關注的焦點。

媒體上,程序員跳樓、創業者自殺等新聞屢見不鮮,這本書恰恰是為了解決一個問題:

我們能否通過回溯童年的經歷,來找到決定我們目前的精神狀況、行為模式的那把鑰匙。

當今社會,定義一個人的價值看似很簡單:有幾套房?月薪多少?結婚了嗎?

但這個人活得幸福與否,事實上沒有人關心。

我們往往覺得,只有物質才是要緊事,心靈的感受並不重要。這種態度阻隔了很多有效的交流。

成年人內向、膽小、不敢社交:毀在童年!

請不要忘記:人生苦短,活著是為了幸福地過完這一生。

個人是社會的細胞,而家庭是社會的組織,是構成社會的重要單元。

基因無法解釋為何富人會富有,窮人會貧窮。如果窮人家的孩子受到正確的父母養育並得到社會的支持,那麼他們也能夠如同富人家的孩子那樣,在學校和社會都表現出色。

隨著經濟的發展,社會階層不可避免地會出現分化,但人與人之間並非只是零和競爭的關係。

基因不決定一切,我們不是天生就和父母有一樣的命運。

家庭、成長環境才是影響我們一生的重要因素。

只要提供良好的成長環境,感受到愛和溫暖,每個人都有可能成為做出一番事業的優秀人才。

願你愛自己、愛孩子、愛家庭,也愛他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