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潛艇家門口突現不明裝置!一舉一動盡收眼底,可全天候自動作業

核潛艇與航母一樣歷來都是各大國最為倚重的戰略兵器,即使是滿載排水量達10萬噸級的航空母艦航行在茫茫大洋之上想要發現其蹤影也是極為困難的事。對於發現蟄伏在大洋之下的核潛艇來說就更是難上加難,由於核潛艇具備理論上的無限續航能力,其水下蟄伏週期往往2至3個月,目前世界核潛艇最長90天潛航紀錄是由我國091攻擊型核潛艇在上世紀創造。所以,

對水下目標的偵測往往都是平戰結合,也就是說在和平時期對潛目標的偵察就已經開始了

核潛艇家門口突現不明裝置!一舉一動盡收眼底,可全天候自動作業

俄亥俄級核潛艇水下三維視圖

​冷戰時期,美國為了最大限度確保對蘇聯紅海軍龐大的水下核潛艇群實施有效偵察,採取了盯梢戰術,意思就是在蘇聯核潛艇基地周圍24小時不間斷部署一艘核潛艇,每當對手核潛艇一出港就尾隨跟蹤,水面也有反潛兵力群加以配合支持,不僅可以掌握其水下航線,也能記錄潛艇的水聲情報。

為了擺脫美國潛艇的盯梢,後來逼得蘇聯核潛艇在水下玩起了水下急轉彎,掉頭用艇艏大功率聲吶掃描是否有可疑目標跟蹤。這一方式在當時的確很奏效,後來美國核潛艇的盯梢行動也越來越少了。

核潛艇家門口突現不明裝置!一舉一動盡收眼底,可全天候自動作業

俄羅斯亞森級核潛艇

雖然減少了盯梢行動,但美國海軍開發了一種更有效的水下監視系統,這種系統不用大動干戈地出動有限的水下兵力,也能更有效監視對手的水下活動,同時監視的海域面積比盯梢戰術一下子擴大了數十倍。

類似的水下監聽系統我國近些年也有了很多成果,併成功布放在相關要害海域。近日我國科學家在加拿大海洋機構的幫助下成功在距離美國西雅圖以西300公里海域布放了尖端水下傳感器,該傳感器可以監測洋流和海底地形,並直接實時受控於海南島的控制中心。

核潛艇家門口突現不明裝置!一舉一動盡收眼底,可全天候自動作業

我國布放的水下裝置

傳感器布放海域位於胡安·德富卡海峽西南方向,距離當地的核潛艇基地非常近,距離其唯一的核潛艇造船基地也非常近。目前該傳感器主要用於民用科學考察,但我們都知道這些水下信息在大數據框架下運用於軍事用途也是十分容易的事。

核潛艇家門口突現不明裝置!一舉一動盡收眼底,可全天候自動作業

俄亥俄級核潛艇

除了水下監視系統反潛,我國科學家正在研發新一代的天基對潛偵察系統,就是利用在軌激光衛星對海照射,可以穿透300至500米海水深度實施廣域偵察,而這一深度剛好與世界現役核潛艇的活動深度一樣,一旦研製成功併發射入軌就將再一次掀起海戰樣式的技術革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