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潜艇家门口突现不明装置!一举一动尽收眼底,可全天候自动作业

核潜艇与航母一样历来都是各大国最为倚重的战略兵器,即使是满载排水量达10万吨级的航空母舰航行在茫茫大洋之上想要发现其踪影也是极为困难的事。对于发现蛰伏在大洋之下的核潜艇来说就更是难上加难,由于核潜艇具备理论上的无限续航能力,其水下蛰伏周期往往2至3个月,目前世界核潜艇最长90天潜航纪录是由我国091攻击型核潜艇在上世纪创造。所以,

对水下目标的侦测往往都是平战结合,也就是说在和平时期对潜目标的侦察就已经开始了

核潜艇家门口突现不明装置!一举一动尽收眼底,可全天候自动作业

俄亥俄级核潜艇水下三维视图

​冷战时期,美国为了最大限度确保对苏联红海军庞大的水下核潜艇群实施有效侦察,采取了盯梢战术,意思就是在苏联核潜艇基地周围24小时不间断部署一艘核潜艇,每当对手核潜艇一出港就尾随跟踪,水面也有反潜兵力群加以配合支持,不仅可以掌握其水下航线,也能记录潜艇的水声情报。

为了摆脱美国潜艇的盯梢,后来逼得苏联核潜艇在水下玩起了水下急转弯,掉头用艇艏大功率声呐扫描是否有可疑目标跟踪。这一方式在当时的确很奏效,后来美国核潜艇的盯梢行动也越来越少了。

核潜艇家门口突现不明装置!一举一动尽收眼底,可全天候自动作业

俄罗斯亚森级核潜艇

虽然减少了盯梢行动,但美国海军开发了一种更有效的水下监视系统,这种系统不用大动干戈地出动有限的水下兵力,也能更有效监视对手的水下活动,同时监视的海域面积比盯梢战术一下子扩大了数十倍。

类似的水下监听系统我国近些年也有了很多成果,并成功布放在相关要害海域。近日我国科学家在加拿大海洋机构的帮助下成功在距离美国西雅图以西300公里海域布放了尖端水下传感器,该传感器可以监测洋流和海底地形,并直接实时受控于海南岛的控制中心。

核潜艇家门口突现不明装置!一举一动尽收眼底,可全天候自动作业

我国布放的水下装置

传感器布放海域位于胡安·德富卡海峡西南方向,距离当地的核潜艇基地非常近,距离其唯一的核潜艇造船基地也非常近。目前该传感器主要用于民用科学考察,但我们都知道这些水下信息在大数据框架下运用于军事用途也是十分容易的事。

核潜艇家门口突现不明装置!一举一动尽收眼底,可全天候自动作业

俄亥俄级核潜艇

除了水下监视系统反潜,我国科学家正在研发新一代的天基对潜侦察系统,就是利用在轨激光卫星对海照射,可以穿透300至500米海水深度实施广域侦察,而这一深度刚好与世界现役核潜艇的活动深度一样,一旦研制成功并发射入轨就将再一次掀起海战样式的技术革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