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鐵男可曾發現「走捷徑」的前方是深淵?

文章還描述了劉鐵男的“育兒經”,文章透露,劉德成記得:小的時候每次我爸騎車帶我去奶奶家的時候,都不走大路,都串衚衕,跟我說這樣近,做人要學會走捷徑。每次在路上我爸都會教導我,一定要有出息,要做人上人,這樣才能過得好,才能受人尊重。劉鐵男的“育兒經”從教育內容上來說無疑是成功的,畢竟他的兒子異常聽話的學會了走捷徑,利用父親的權力換取了上千萬的股份,每年有上百萬的薪金,住豪宅開豪車。

然而劉鐵男的“育兒經”無疑又是失敗的,畢竟他從未曾發現過在“捷徑”的前方是深淵,是一個稍有不慎足以粉身碎骨的深淵。誠然,每個人都有攀比之心。當初中時因為自己的白襯衫有補丁而被調到最後一排之事,恐怕對於任何人來說都會是一個難忘的回憶。然而劉鐵男卻因為此事在心中埋下了虛榮的種子,“覺得窮就沒人看得起,就會被人輕易傷害,就沒有地位,就沒有尊嚴”的思想認知伴隨著他的成長也逐漸的根深蒂固。作為一名掌握公權的官員來說,想要錢要致富自然不會是什麼難事,也會有很多發財的“捷徑”可以走。每一個項目、每一次審批、每一次規劃都有著成群結隊想從中獲利,更會不遺餘力的予以巴結。劉鐵男的錯就錯在其沒有將兒時那段略顯窘迫之事當做回憶,反而當做了恥辱,立志要發家致富。他沒有從與日俱進的生活水平中感到滿足,更沒有從不斷升遷的職務中感到充實,反而雙眼只是被金錢所矇蔽。我們每個人都在追求成功,也都希望自己能夠早日成功。然而我們應當銘記欲速則不達的道理。九層之臺、起於累土。如果不能把自己的根基扎牢,反而一味想著的都是“走捷徑”、“走後門”,在前期或許確實可以比別人快上一步,略顯風光,然而不牢的根基最終只會讓所有付出轟然倒塌,更會讓自己被砸得粉身碎骨。如此道理,劉鐵男或許此時已經明瞭,但卻不知其他官員可曾知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