敲黑板!朗讀古詩文停頓規律,一定要掌握!

敲黑板!朗讀古詩文停頓規律,一定要掌握!

古人寫文章是沒有句讀,不斷句的,這對於初學古文的初中生來說,如何正確劃分文言句子的朗讀節奏就成為他們面臨的一個難題。讀清句讀,正確停頓是誦讀文言文的要求之一,停頓有兩種:一是句間停頓,就是根據標點符號來確定句與句之間停頓的長短,語調的抑揚:一是句中短暫停頓,它是以詞或詞組為單位,根據句子成分之間的內在關係來劃分的語氣停頓。

正確地進行句中停頓,是以把握句子裡的詞義和語法結構為前提的,因此,要準確判斷句中停頓,可以先將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朗讀時要確切理解文章,把意思結合緊密的文字,看成一個“意義單位”,“單位”與“單位”之間往往需要一定停頓:根據現代漢語的句中停頓來找到文言文句子中的相應停頓。在分析語法結構時可先抓動詞,把跟動詞有關的前後各詞聯繫起來,觀察句子的整體,往前找主語,往後找賓語,然後找其他成分,這樣就可以確定句子的語法結構,依此確定句中停頓。下面提供一些古詩文朗讀停頓方法,供參考:

1、句首語助詞、關聯詞後面應有停頓。文言文中有一些虛詞放在句子的開頭,有表示議論、推斷、反問等語氣或領起全句乃至全段,如“若”、“夫”、“若夫”、“至”“至於”、“蓋”、“故”、“惟”、“其”…在這些詞後朗讀時應稍加停頓,不能和後面的文字連讀。如:若夫日出而林霏開。“若夫”是句首語氣詞,朗讀時其後要停頓,這句話的朗讀的節奏為:若夫/日出而林霏開。又如“故天將降大任於/是人也”,“其/如土石何?”“蓋/大蘇泛赤壁雲。

2古漢語中多單音節詞,古代是兩個單音詞,而現代漢語中是一個雙音節詞的(藉助古今異義詞),要注意分開讀。如(1)“今齊地/方千里:(2)可/以一戰。“地方”、“可以”,在古代是兩個單音詞,而現代漢語恰巧是一個複音詞,詞義發生了變化,要分開來讀。而不能連讀。再如:率要子邑人來此絕境。“妻子”的古義是指“妻子和兒女”,不是今天所說的“要子”。這句的朗讀節奏為:率/妻/子/邑人/來此絕境。又如:可以一戰。“可”是可以,“以”是“憑藉”。不同於現代漢語中的能感動詞“可以”,朗讀時的節奏為:可/以一戰。其他祖/父積,子/孫棄者無/論焉。

3、對文言句子的朗讀節奏劃分的第一步,我們必須先分析這個句子各成分間的關係,理出這個句子的主幹,明白主語、謂語、賓語各是什麼。根據句子的結構成分、語言順序來停頓,即按照“主語一謂語一賓語”、“狀語一謂語”、“動詞一補詞”來停頓。也就是說,在主語和謂語之間,動詞和補語之間要作停頓(定語與中心詞之間一般不停頓),以使語意明顯。如,先帝/不以/臣卑鄙,“臣卑鄙”是主謂短語作賓語,不能讀成“先帝/不以臣/卑鄙”。

有些句子有主語、謂語、賓語,組成了主謂結構,但有些句子沒有主謂結構怎麼辦?那就採用“動賓/動賓”的方法進行劃分。如《桃花源記》中“率妻子邑人來此絕境”這一句的朗讀停頓,在這一句話中“率”是“率領”的意思,是動詞,“妻子邑人”是“率領”的內容,作“率領”的賓語,“率妻子邑人”就是動賓結構。“來”是動詞,“此絕境”是來的地方,是“來”的賓語,這也是動賓結構。綜合全句來看,這個句子由兩個動賓結構組成,所以這句話的朗讀停頓就是“率妻子邑人/來此絕境”。

那長一點的句子怎麼劃分呢,如“能謗譏於市朝聞寡人之耳者受下賞”,這一種方法是否適用?還是那句話,不急。現在我們再來作一下分析:這句話的意思是“能夠在市集上大聲討論我的過錯,並能讓我聽到的,受到下等的獎賞”,動詞就是“討論”、“讓…聽到”、“受到”這三個,而相對於文言句子中的動詞就是“謗譏”、“聞”、“受”三個,介詞結構“於市朝”作“謗譏”的賓語,“寡人之耳者”作“聞”的賓語,“下賞”作“受”的賓語,這樣的話,“能謗譏於市朝”就是一個動賓結構,“聞募人之耳者”是一個動賓結構,“受下賞”也是一個動賓結構,那麼這句話的朗讀停頓就是“能謗譏於市朝/聞寡人之耳者/受下賞”,還是按照“動賓/賓”的原則劃分。

4、充當狀語的名詞和中心詞之間應連讀。若分開讀,就錯將狀語當成了主語,改變了句子的意思。如,“其一犬坐於前”,“大”是名詞活用作狀語,“犬坐”應連讀,若分開,就錯將狀語當了主語,改變了句意。正確停頓是,“其一/犬坐/於前”。

在動賓短語中,動賓之間應做停頓。如:(1)恐/前後受其敵。(2)願/陛下託臣以計殿興復之效。

介賓短語後置的文言句式,朗讀時在其前後應稍加停頓。如:(1)受任/於敗軍之際。(2)願陛下託臣/以討成興復之效。

5、對古代的國號、年號、官職、爵位、史實、地名要了解,否則就會導致朗讀停頓的錯誤。如,會於/會稽/山陰/之蘭亭,“會稽”是郡名,“山陰”是縣名。虞山/王毅叔遠甫/刻。(“虞山”是山名,“王毅叔遠”是姓王名毅字叔遠。“甫”是古代對男子的美稱。)

6節奏停頓要體現出省略的成分,不要把成分省略當作沒有省略來讀。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再”、“三”後省略動詞謂語“鼓”,應略停,以體現謂語的省略,不能讀成“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

7、停頓應體現句子結構的原貌。如“問今是何世”,原句是動賓結構,賓語是一個主謂短語,如讀成“問今/是何世”,讀成了主謂句,就讀破了。再如,“兩三點雨/山前”,若讀成“兩三點/雨山前”就讀破了,原句是倒裝句。

8、“也”、“乎”等語氣助詞用在句中揭示停頓,朗讀時在其後停頓,不能誤為副詞。如:(1)餘聞之也/久矣。師道之不傳也/久矣。“也”不是謂語前的副詞狀語,不能讀成“餘聞之/也久”,“師道之不傳/也久矣”

(2)洋洋乎/與灝氣俱

9、句中有“而”“則”“以”等連詞時一般在其前面停頓

除了主謂結構的句子,動賓結構的句子外,還有一些表示意思轉折的句子,就可以採用這種方法:按照“而前則前”的原則進行劃分。如《魚我所欲也》中“由是則可以辭患而有不為也”這句話,“由是”領起下文“則可以闢患而有不為也”,“則”領起“可以闢患”,“而”領起“有不為也”,按照“而前則前”的原則,這句話的朗讀停頓就是“由是/則可以闢患/而有不為也。”再如“萬鍾則不辨禮義而受之”,按照“而前則前”的原則劃分就可劃分為“萬鍾/則不辨禮義而受之”。“入則無法家拂世,出則無敵國外患者”,按照“而前則前”這個原則劃分,朗讀停頓就可劃分為“入/則無法家拂世,出/則無敵國外患者”。

但也有句子,如“然則何時而樂耶”這句話,怎麼劃分呢?我們來看看:“然則”表示一種轉折意思,後面的“何時而樂耶”是轉折的內容,“然則”前面沒有前一種意思的內容,這句話只是下句意思的轉折,只有一層意思,屬於一種單句,它的劃分就只能是“則後”了。

由此看來,按照“而前則前”原則進行劃分的句子,它的內容必須是兩層或兩層以上的關係,它的前後兩層意思必須同時出現,這樣它的節奏劃分才有可能是正確的,否則,這一原則就不是正確的了。

10、憑藉語感,根據句意進行劃分

還有些句子,以上三種方法都不可劃分,那就只好採用憑藉語感、根據句意的方法進行劃分了。這是我提出

的第四種劃分方法。如在《生於憂患,死於安樂》中“人恆過然後能改”這句話,它的意思是“人常常犯錯,但在這之後能夠改正”,中間出現了語氣的停頓,有了在說話時的歇氣、換氣,所以停頓也就自然明瞭,“人恆過/然後能改”。再如《陋室銘》中的這句“無絲竹之亂耳”,句子的意思是“沒有音樂的噪音來擾亂我的清靜”,“絲竹之亂耳”是“無”的內容,全都是“無”的成分,所以這句話的朗讀停頓就是“無/絲竹之亂耳”。

11、要了解古詩詞的節奏

古詩詞的節奏,與詩句的字數有密切的關係,漢語一個字代表一個音節,四言詩四個音節一句,五言詩五個

音節一句,七言詩七個音節一句,每句的音節是固定的。但一句詩中的幾個音節並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相互組合著的,一般地說,兩個兩個地組合在一起,形成節奏,也叫音步。一般四言詩是兩個音步(二、二)如“碩鼠,無食/我黍”;五言詩是三個音步(如“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七言詩是四個音步(二、二、二、一),如“黃河/遠上/白雲/間,一片/孤城/萬仞/山”。詞、曲的節奏規律也是這樣。但是,劃分詩句的節奏,還要注意上下詞意的表達,不能把詞割裂開了。如“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的節奏就應該是“二一二”而不是“二二一”。把詩句的節奏讀出來了,詩的音樂美也就基本上讀出來了。古詩詞的格律很嚴,什麼聲調的字放在什麼位置,哪一句和哪一句要押韻,都有規定,作詩詞的人都按照規定去做,這樣更能體現音律美,只是因為古今語音的變化,我們沒有辦法按照古代的語音去讀它們了,有的押韻字,今天讀起來也不那麼合韻了。怎麼辦呢?我們照普通話語音去朗誦就好了,不必勉強去尋求古音的讀法。

文言句子的朗讀節奏如何劃分,不是一朝一タ可以練就的,它需要學習者的仔細推敲,認真揣摩,付之實踐,善於總結,這樣才能舉一反三,真正把這一難關突破,最終使學習者在文言文的朗讀節奏的劃分這一板塊,處於不敗之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