陪伴+科普 拯救爸媽朋友圈

陪伴+科普 拯救爸妈朋友圈

陪伴+科普 拯救爸妈朋友圈
陪伴+科普 拯救爸妈朋友圈陪伴+科普 拯救爸妈朋友圈

智能手機的普及讓爸媽們也開始走進朋友圈,轉發資訊、方便快捷的進行溝通。但由於觸網時間短,對信息缺乏足夠的分辨能力,爸媽們很容易被看似正確的“偽”科普、溫情脈脈的“軟”謠言所誤導,成為謠言傳播的“易感人群”。爸媽的朋友圈成了謠言“耀武揚威”的地方。今天,讓我們一起科普真相,拯救爸媽朋友圈!

陪伴+科普 拯救爸妈朋友圈

“聞雞起舞!空腹晨練有利健康”

【朋友圈傳言】

老人空腹晨練好處多。因為人在空腹的狀態下,體內糖原儲備很少。當糖原濃度較低時,運動時會更容易動員脂肪氧化供能的,脂肪的消耗就會增加。

【專家闢謠】

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安貞醫院心內科教授張維君表示,老年人晨練是養生修性的一個好途徑,但不吃早餐就投入鍛鍊的方式對人體健康危害很大,甚至還有一定的風險。尤其是患有糖尿病的老年人,空腹運動很容易造成低血糖,持續性嚴重低血糖將導致不可逆性腦損害,甚至死亡。即使是健康老人在空腹運動時也有很多問題,因為人在空腹運動時會從脂肪中分解出能量,這時,血液中游離脂肪酸的濃度會增高,過多的遊離脂肪酸會對心肌造成影響,引起心律失常等問題,甚至會導致猝死。

“50歲後吃得越清淡老化越嚴重”

【朋友圈傳言】

一篇《50歲之後,別再粗茶淡飯》的文章被爸媽熱傳,文章提及“吃的越清淡,老化就越嚴重”讓一向信奉粗茶淡飯養生的爸媽們不知如何是好。

【專家闢謠】

國家二級公共營養師,中華人民共和國HACCP食品體系內部審核員王思露說,身體老化是機體的一個正常代謝衰老過程,老化衰老,是由很多種因素共同制約的。吃的清淡在一定程度上會導致蛋白質、脂溶性維生素和礦物質物質的攝入不足,但並不是一定就會加速老化,因為從別的途徑也可以補充到相對應的營養物質。所以,在這個問題上我們建議中老年人要“葷素搭配”,保證營養的均衡吸收。

陪伴+科普 拯救爸妈朋友圈

“老年人撞樹可疏通經絡”

【朋友圈傳言】

老年人每天撞樹鍛鍊可疏通經絡,有養生治病、活血化淤的作用。引來爸媽們的熱捧,公園撞樹鍛鍊一時成了風景線。

【專家闢謠】

北京中醫藥大學東直門醫院骨科副主任醫師王逢賢解釋:通過撞樹來刺激穴位並不科學,首先老年人不清楚每個穴位的準確位置。其次,每個人的身體條件、健康狀況不同,有些穴位是可以受這種撞擊刺激的,但有些穴位是不能的。所以在這種情況下,盲目的採取用身體和樹撞擊這種方式,來達到舒經通絡、活血化淤的目的,顯然是不太科學的。穴位是一個點,而且對於每個穴位的治療,手法有輕重的區別。如果撞樹的話,與樹接觸的是人的“面”,所以說這兩種治療方式是不一樣的。

“喝豆漿引發乳腺癌”

【朋友圈傳言】

豆製品含有大量的植物雌激素,可能引發女性乳腺癌等。

【專家闢謠】

廣東省人民醫院乳腺科主任廖寧介紹,植物雌激素與乳腺癌之間沒有直接關係,且有多個研究證實,喝豆漿不僅不會導致乳腺癌,還會降低乳腺癌的發病率。

【 闢 謠 補 給 站 】

為什麼爸媽對朋友圈養生謠言深信不疑?

重慶大學新聞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郭小安教授在接受採訪時表示,一方面,中老年人接受互聯網的時間短,媒介素養相對欠缺,辨別能力相對薄弱。另一方面,步入中老年後,他們會更注重健康養生,當遇到重要又無法判斷的信息時,容易抱著寧信其有不信其無的心態。因此,一些健康養生類謠言就特別容易引發他們的關注。

為什麼爸媽總是用偽科普“轟炸”我們?

南京12355心理諮詢熱線的專家文清表示,父母們樂於相信和分享這樣的文章,主要是因為在意一家人的平安。誤傳謠言有時是一種特殊的交流方式和對子女關愛的手段。

陪伴+科普 拯救爸媽朋友圈

防範謠言主要是要提高受眾的科學素養和媒介素養。平時多陪爸媽聊聊天,多普及一些常識,多發現針對性的科普文章。增加爸媽信息免疫力,朋友圈自然天朗氣清。

陪伴+科普 拯救爸妈朋友圈

長按下方二維碼關注我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