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正非評華爲AI戰略:戰略所要解決的是「做正確的事」

又一巨頭All in AI,或者說AI in All。隨著華為的AI戰略全貌浮出水面,長勢茁壯的企業物聯網再添強勁動力。產業物聯網市場廣袤,華為攜新戰略、新勢能、新技術重磅出擊,全力迎戰!

10月10日,一年一度華為全聯接大會HC2018如約而至,作為ICT乃至整個科技界的盛會,華為每年最具影響力的戰略方向和重磅產品都在此集中發佈。今年,在HC大會上,華為發佈了其“人工智能發展戰略”,概括為以下五大方向:強力投資基礎研究、打造全棧解決方案、投資開放生態和人才培養、解決方案增強以及內部效率提升。華為的新AI戰略究竟代表了怎樣一種方向?

2016年年初,打敗李世石的“阿法狗”將人工智能拉入了公眾的視野,使其成為年度話題度最高的科技之一。不可否認,近兩年人工智能的發展,正在滲入到了我們生活的各個方面,無論是投資領域還是應用領域,中國科技行業對人工智能的關注和熱情超越了任何時候,今天的人工智能得到了爆發式發展,來到了風口上。

早在去年全聯接大會上,華為企業物聯網就提出“平臺+ 連接+生態”的整體戰略,在經過前幾年的技術試探,已經確定了下一個十年的技術突破口。而今年AI戰略,顯然是一種華為式的飽和攻擊的方式,進一步鞏固了更強大、更易用、更全面的核心智能能力。

AI戰略是為迎接新一波計算浪潮而生的,AI是一大類需求,也是新的發展機遇。

AI戰略的發佈,對於華為而言,是一次新的升級,進入到智能化階段,這不僅拓展了華為的邊界,也意味著華為和國際AI巨頭比肩競爭,除了基礎的軟硬件業務之外,未來有機會在更多的領域進行超越。

下一個十年,也許將是華為在人工智能領域開始引領產業方向的十年。

自1987年至今,華為在過去30年裡,先後歷經多次重大戰略轉型,形成了從戰略制定、戰略執行到保障機制的戰略管理流程鏈,使其業務發展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實現持續盈利的發展態勢。也正是基於一次次成功的戰略“轉身”,華為在動盪的行業浪潮之中存活下來,並不斷髮展壯大

任正非強調,沒有正確的假設就沒有正確的方向;沒有正確的方向,就沒有正確的思想;沒有正確的思想就沒有正確的結論;沒有正確的理論,就不會有正確的戰略。對戰略而言,一定是基於對未來的大膽假設,才能夠制定出合理的行動路徑以及戰略目標。

在華為看來,戰略所要解決的是“做正確的事”,而戰術解決的一定是“正確地做事”。

因此我們說,首先一定要解決“做正確的事”,並堅定地沿著這個方向走,才能夠達成最終的目標。因此,戰略思維應運而生。

任正非評華為AI戰略:戰略所要解決的是“做正確的事”

企業有兩種成長方式,一種是試錯行型成長,一種是戰略型成長,中國企業家創業成功率之所以整體不高,絕大多數不是因為外部條件問題,而是源於缺乏基於科學理性的戰略思維。

事實上,任何一個行業的產生都是戰略新思維的結果;任何一個行業產生出來,也是行業內各個企業共創價值的一個整體結果。從這個意義上講,今天關注戰略思維的生態內涵,是迴歸到了商業發展的本質,迴歸到了企業發展的本質。

戰略思維既是必需品,又是奢侈品。領導者如果沒有戰略思維,則缺乏真正的領導力,只是佔在那個位置而已,大家的尊重也只是對交椅的尊重;員工如果沒有戰略思維,就難以進入一個組織的核心,難以成為未來的領導者與合夥人。

每一個能夠界定新發展模式的企業,都需要在戰略思維上做出調整。要超越新的商業戰略競爭,就必須圍繞著顧客價值做出更新的價值創造,就必須瞭解到用戶體驗以及價值共享的本質需求。

所以,戰略思維是一個需要不斷尋求新內涵的過程,從競爭上升到合作,從合作上升到共同成長,圍繞著用戶體驗展開價值共享,這樣才可以保證企業發展符合時代的變化。而華為掌握人工智能,是當今掌握未來領先優勢與競爭力的關鍵。

任正非評華為AI戰略:戰略所要解決的是“做正確的事”

一個企業的成功80%取決於戰略,什麼是戰略性的思維模式?就是能通過法相看到核心,如魚兒在水中游泳,不能感受到水是核心,把魚兒撈出來離開水兩個小時,魚兒突然發現水是核心,水決定魚兒的生死存亡!那什麼是戰略?戰略就是核心,就是根本,就是抓住永恆不變的規律。

商場如戰場,視野決定境界,戰略決定成敗。2018年11月17日-18日,中國MBA(工商管理)研修班特邀劉洪兵老師為大家帶來《公司戰略學》——戰略思維與競爭優勢鍛造課程,將通過從不同角度解析戰略思維,為商業競爭提供借鑑。

EN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