犯愁如何做新产品?我们花3000万给你问明白了


犯愁如何做新产品?我们花3000万给你问明白了


犯愁如何做新产品?我们花3000万给你问明白了


知识干货 第6篇

篇幅:2139字 阅读时间:6分钟


鲜辣心理·知识干货


产品或服务,是一个企业的根基,无论是新晋成立的公司,还是经营多年的企业,在做新产品或提供新服务时,都在绞尽脑汁地想要找到用户痛点,做大量的用户调研,创造生产完美产品,精准定位好产品市场,斥巨资投放媒体广告,提高品牌曝光率,提前铺开市场销售渠道,期望一炮而红,成为爆款产品!

这样的传统思维模式看似完美,可是在实际执行中的胜率却极低,原因何在?


犯愁如何做新产品?我们花3000万给你问明白了


超完美的产品意味着前期投入巨大

在鲜辣总裁第2期的开放论坛上,醉纯科技CEO &鲜辣总裁主理人王童讲了自己经历的一件真实案例。

我本来是做电商线上代理和销售高档酒起家,但在看到江小白这样的小瓶酒比较火爆后,也想做一款爆款酒产品。可不想做同质化产品,想找到用户的需求和痛点,在做了用户调研后,想要进行场景化营销,从用户角度从发考虑,用户在哪些场景下喝酒,喝酒时都需要什么?

同时,高薪聘请职业经理人来做这个项目,这位职业经理人策划此款新酒的亮点和卖点为:让用户在喝酒的同时做互动游戏,如扫码摇骰子、你画我猜等小游戏,甚至在餐厅包厢或者酒吧里时还能与电视大屏进行连接,直接把游戏用手机投屏到电视大屏幕上,能让朋友们一起玩,更有参与感。

这样的产品和技术在当时看来简直是黑科技,在用户体验上也堪称完美,为了做这几款小游戏,当时聘请了20几人的游戏技术团队,做了一年多。新产品做出来了,下一步最重要的就是销售,因为不是很懂线下销售,所以职业经理人说要在全国各大商城、超市、餐厅、酒吧等全面铺开销售渠道,争取做到一炮而红,全国知名!

于是,又招聘了100个销售全国各地的去跑渠道,可是又没有有效的管理系统和监督测评,有些销售偷懒在家睡觉,也无法监控到,但是工资还要照发。无论如何,市场总算开拓出来了,那么这款新酒的销量如何呢?

新款小瓶酒,黑科技般的喝酒小游戏,全国铺开的市场渠道,从表面来看真的非常完美,可是结果却与预期大相径庭,尤其是喝酒的小游戏,打开率非常低,最低的时候一天全国只有20几次打开,极有可能这20几个玩游戏的还是公司人员或餐厅在做测试才打开的。这个项目当时亏损了两三千万,当时基本上把家底都快赔完了。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结局?

先不管生产制造酒、仓库物流等的成本,只看这个项目的人力成本,一个高薪职业经理

人、20几个游戏技术团队、100个全国线下销售人员,单只他们一年的工资,就是一笔超高的开销,这得销售多少瓶酒才能回本盈利。


犯愁如何做新产品?我们花3000万给你问明白了


不要臆想用户需求,要用数据衡量

为什么在当时不是先用一两个月的时间开发一款小游戏上线后再陆续开发其他的,而是等一年后这几款小游戏同时开发出来了,才一起上线?

痛定思痛后反思,认为这是很典型的失误,把自己想的需求当成用户需求,想着喝酒时只玩一款小游戏太单调了,需要几款小游戏供用户选择玩,所以想当然的一鼓作气同时开发出好几款小游戏,并且又觉得每个人拿手机不如投到电视大屏上,又不断优化游戏体验细节直至完美。

试错成本太高了,所以不要去臆想需求,调研有时候也不可靠,最重要的是降低试错成本,让你的试错成本足够低。

有过这次的经验教训,再从线下回归到线上电商后,总结出要用最小的成本来验证产品,要通过数据分析来确定这件产品的前景。

比如在电商平台销售高档酒,所有的产品拿过来,说这酒特好卖,空口无凭,肯定不信,那怎么办?

需要设定合理数据,同样的流量进来看产品的转化率,看平均客单,看复购率这三个数据。在一个月内用同样的电商平台、同样的用户流量做测试,如果在这一个月内的数据不行,转化率、客户订单、复购率都达不到指标,就放弃掉这款产品。

这样一来,试错成本就很小,可能几万块钱就测出一个产品行不行。如果行,就专做这个产品把产品卖好。


犯愁如何做新产品?我们花3000万给你问明白了


如何做出最小化可行产品MVP

一个最小化可行产品(MVP),并不是指想象中的最小型产品,它是用最快的方式,以最少精力完成“开发—测量——认知”的反馈循环。它的目的是开启学习认知的流程,是以验证基本的商业假设为目标。

与传统产品相比,传统产品的开发通常需要耗费很长的筹划时间,反复推敲,尽量把产品做到完美,而最小化可行产品比较节省时间、产品初具雏形时就可进行测量,所以控制试错成本就是在“开发—测量—认知”这三个关键环节进行把控。

埃克里·莱斯在《精益创业》一书中对此有详细阐述,在此,精选出其中最易执行的两条方案,供创业总裁参考。

一、创新核算开发新产品的成本,确定基准线

从开始开发新产品开始,就为每个假设建立基准线的指标。比如,在产品初期,公司可以先进行冒烟营销,也就是预购,让用户有机会预订一个尚未开发出来的产品。预购只测量一件事:用户是否有兴趣试用产品。若试用的客户达到一个设定好的量,那么公司就向该产品投入资金、人力和资源来做,反之,则可开发下一件产品。

二、建立测量表,随时评估开发进度

新产品在生产上市前一般经历四个开发阶段:尚在产品列表中、正在开发、完成(技术角度上的功能完成),以及处于验证的过程中。


犯愁如何做新产品?我们花3000万给你问明白了


为什么同一时间里不能有三个以上的项目?因为产品开发完,需要进行大规模的测试和验证,如果等到项目全部开发完,再进行验证,可想而知,不仅开发的周期长,验证时的工作量也巨大,需要投入的人力成本也较多,而如果开发一个就验证一个,不仅需要的人员配置少,也能及时发现问题,而且对改进和优化后续产品也有较大帮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