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代梟雄東北王張作霖本不姓張,那他到底姓什麼


一代梟雄東北王張作霖本不姓張,那他到底姓什麼


張作霖是“東北王”,也是北洋軍閥統治北京政權的最後一位“元首”。張作霖字雨亭,下屬習慣稱之為雨帥。他為遼寧省海城縣人,祖籍直隸(河北)省河間大名縣。清道光初年,因家鄉遭災,其曾祖闖關東來到東北。張作霖早年曾投身“綠林”,後領人拉起民間武裝“保險隊”,受清廷招安後成為巡防營管代(相當於營長),他善於巴結權貴和剿匪有功,步步高昇,當上奉天省的督軍。話說某年的一天,督軍署門前來了一位著黑色布衣的六旬老人,老人走路顫顫巍巍徑直就往督軍署門裡走。把門的衛士忙喊令他站住,老人聲言要見張作霖。衛士呵斥道:“張督軍是誰都可以見的嗎?快走開!”老頭說道:“我姓李,從河北大名縣來,我和張作霖是本家。”“你姓李,督軍姓張,是哪路的本家?快滾。”老頭死活不走。衛士無奈只好向內稟報。張作霖剛處理完公務,原想不見,但聽到那人是大名老家來的,好像想起什麼,就讓那人進來了。張作霖在“老虎廳”接見了老頭。來人問:“督軍生父之諱為何?”張答:“張有財。”來人問:“我也是屬‘有’字輩。我是從河間府大名來的,這可是大人的祖地?”“正是。”“先祖張永跺於道光初年河北大旱,全家無以為生,攜妻子逃荒,行走千里來到廣寧落戶。不知督軍是否為張永跺之後?”張作霖點首道:“正是。”老頭雙眉舒展說道:“這就對了。我與督軍是同宗族人。”

張作霖心存疑問地問:“剛才親兵通稟時說,你姓李,怎麼能說是我同宗呢?”老頭神秘一笑說:“這自有原故。我這有祖上承傳下的家譜,可為證明。”說著老頭從懷中掏出一折已發黃的家譜,講起張家先祖之事:“俺們的先祖姓李,世代居住在河間大名府。在嘉慶末年李家的姑娘嫁給同縣的張姓人家,因無後,便將她的侄兒——即俺們先祖過繼給張家為嗣,從此俺們這支人就改姓張了。這些家譜中有詳細記載,請督軍過目。”張作霖雖只上過半年私塾,但在官場宦海沉浮多年已是粗通文墨,他手把家譜仔細觀瞧,見祖上的事記載得條理分明,不覺得頻頻點頭。因來人與自己父親一輩,張作霖拱手稱道:“晚輩失禮了。”遂命親兵請老頭住入豪宅,盛情款待不提。

上面的故事也許有渲染的成分,但對於張作霖祖上姓李一事,有多種有關張作霖的書籍記載。在《張學良口述歷史》中張學良親口承認此事屬實。據史料載:張作霖祖居河間大名,此地為直隸屬地,開發經年,但人多地少,自然災害連年發生。從清朝的道光元年起到二十一年上,災情連綿,元年“秋七月大疫”;二年“御河、子牙河港河皆溢”;二十一年“八月初大雨,雹如鬥,樹木田禾皆敗”,四方逃難者絡繹不絕。李家之姑母嫁於張家,將李家之侄過繼到張家,是為張作霖之先祖。張作霖曾祖父張永跺攜家帶口步行千里,歷時半載,初秋時節來到山海關外,廣寧東落戶。到張作霖祖父一代張家已成一殷實莊戶人家。到其父張有財一輩,其父不務正業,被人失手打死,已是家道淪落,家徒四壁了。

上述均為史實,並非民間傳說。

歡迎閱讀、轉發,關注獲取更多內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