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寧可捨棄皇冠明珠印度,爲何不惜一戰也不放棄香港?

用戶64537308


二戰時期,據說當時的英國首相丘吉爾說過一句話:

在打光最後一個印度人之前,大英帝國絕不投降!這或許只是一句謠傳,但是印度人替英國打仗流血,卻是鐵的事實。在這句話的背後,實際上就表明了大英帝國並不想讓印度獨立,但是時代變化了,英國人也不得不向現實低頭。


早在第二次工業革命時期,英國的工業產值就被美國和德國超越了。其惡果就是英國的工業產品在世界上沒有競爭力可言,英國經濟也因此有明顯下滑。在這種背景下,英國又不計成本的發動了布爾戰爭,導致英國的財政壓力加大,對殖民地的控制大不如前。看著宗主國半死不活的樣子,殖民地也紛紛開始搞起獨立運動。


1867年,加拿大宣佈成為自治領。


1901年,澳大利亞也成為自治領。


1907年,新西蘭宣佈成為自治領。


1910年,南非也宣佈成為自治領。


這四個殖民地先後自治,把當時的印度精英羨慕死了。印度的一些知識分子認為,既然南非都可以自治,那麼印度也應該自治。其實在此之前,英國政府給了印度一些自治權利,比如在每一級政府行政部門和立法機關裡面增加印度人的名額,但是印度各級機關的主要官員仍然是英國人,這些英國人要向總督負責,而總督要向英國女王負責。等於實際上印度還是一個殖民地,沒有實際上的自治權。


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英國與德國死磕。其後果就是英軍的兵力不足,必須要依賴於殖民地的軍隊補血才行。因此英國加大了對印度軍隊的投入。據資料統計,當時的英屬印度軍隊高達一百七十萬人,是英國武裝力量的重要組成部分。並且英國人還承諾,只要印度人幫助英國打贏了一戰,什麼條件都好談。


於是一戰結束後,印度人正式向英國當局提出自治請求。因為印度人認為自己幫助英國打贏了一戰,既出錢又出人,功勞很大。要求提升自己的政治地位,並不過分。結果英國人出爾反爾,通過立法的形式,用法律壓制印度的土本派,並限制印度的新聞出版,屢次鎮壓印度人的獨立運動。此舉激怒了印度人,很多地方都舉行了暴力反抗。而更多的人則參與到了甘地組織的非暴力不合作運動中,攪的英國政府焦頭爛額。


(與加拿大、澳大利亞、新西蘭等殖民地一樣,印度當時也有殖民地旗)


到了三十年代,諸如澳大利亞、南非等自治領獲得了更大的權力。這一下,更讓印度人心裡不平衡了。同時,由於納粹勢力的崛起。英國又需要藉助印度的力量與野心勃勃的德國和日本對抗。這就少不了要調集印度的人力和物力參加戰爭。於是英國政府主動緩和與印度的關係,丘吉爾向印度人承諾:在戰爭結束的恰當時刻,還給印度自由。問題是一戰期間英國人也說過這種話。印度在戰爭期間出了大力,結果什麼好處都沒有撈到。這一次英國人又給空頭支票,印度人當然就不幹了!


當時印度的一些比較有遠見的政治家想聲援英國,以藉此讓印度漸漸獨立。但大多數的印度人都認為英國人是狗改不了吃屎的德行,就算印度這次幫忙了,等到戰後依然是沒有什麼變化。並且英國和德國開戰,跟印度雞毛關係都沒有。憑什麼出力幫忙?再之後,日本偷襲珍珠港,太平洋戰爭爆發。日軍席捲東南亞,對印度產生了直接威脅。


面對這種威脅,印度人不僅不慌,反而認為是個機會。因此對英國施加壓力,有些印度人還組建國民軍,與日軍配合打英國人。而英國一方則死不鬆口,堅持要求打完仗後再討論獨立的問題,結果導致英國和印度鬧得很僵。於是印度的國大黨向英國當局作出了完全獨立的請求(當時日軍已經佔領了整個緬甸),並起草文件對英國人攤牌。印度人在文件中宣稱:英國如若不同意其要求,群眾抗命即將爆發!


英國政府對此的態度就是兩個字——沒門!


這一下,印度人又怒了。於是印度人控制的孟買會議就通過了一項“退出印度決議”,宣佈退出印度運動正式開始。印度人在這場運動中,在各處製造破壞,用炸彈炸英軍的物資中轉站、放火燒政府大、破壞電力、交通和通訊網絡,攪的英國人很頭疼。


值得一提的是,印度人鬧獨立時。蔣介石還藉機訪問過印度,聲援了印度人的獨立行動。在蔣訪問印度的最後一天,他代表中國政府發表了著名的《告印度人民書》。在這一正式聲明中,蔣介石明確表示支持印度政治獨立、民族自決


在太平洋戰爭開始以後,已隨時代而有一甚大之轉變,各民族求得自由之方式,今昔實亦有所不同。現在,各反侵略國家無不要求印度國民在此新時代中盡其應盡之責任……世界大多數人士皆已同情印度之自由。此種寶貴難得之同情,應特加珍重而使之勿失也。


從印度回國後,蔣介石又火上澆油,還發電照會英國政府,要求英國人在印度獨立這件事情上,要做到“不待印度人民有任何的要求,從速賦予印度國民以政治上之實權”。搞得英國人更加的煩躁。


看到英國政府無切實行動,蔣介石特意致電給美國總統羅斯福,請他敦促丘吉爾,落實印度獨立的問題。這個事情傳到倫敦後,惹得英國輿論一片譁然!丘吉爾大怒,揚言要撕毀已定立的中英盟約,並策動印度、西藏糾紛,策動西藏獨立。 後來還是羅斯福出面調和,這一事件才平息下來。不過蔣介石和丘吉爾的仇,算是因此結下了。


(1942年2月10日,中國領袖蔣介石、宋美齡夫婦在訪問印度期間與甘地合影)


後來印度的暴力事件越鬧越大,以甘地為首的印度精英派認為,暴力運動已經超出了非暴力不合作的範疇。因而號召暫停“退出印度決議”,先幫著英國人打贏二戰再說。於是印度的這一內亂才暫時平息。


到了1943年9月,中美英三國領導人在開羅召開戰後會議。會議期間,蔣介石向羅斯福討論了香港問題,希望美國能夠支持中國能收回香港。之前被蔣介石算計的丘吉爾這次可算逮著機會了,他對羅斯福說:“戰爭結束後,英國並不要求增加領土,但是,也絕不打算放棄任何領土”。香港這件事沒得商量!看到丘吉爾的立場如此堅定,蔣介石有點慫了,最終放棄了將收復香港這一內容寫入開羅宣言中,僅僅要求英國在口頭上承諾在戰後同中國商討九龍的問題。


到了1945年4月,羅斯福總統去世,杜魯門繼任美國總統。丘吉爾對著杜魯門又重申了他的觀點。同時,他還對美國駐華大使赫爾利表示:“除非踩過我的屍體,否則休想從大英帝國版圖中除掉香港。”


不過丘吉爾在吹完這番牛逼後不久,他就被英國人給選下去了。新繼任的首相是工黨領袖艾徳禮。在殖民地的問題上,艾徳禮和丘吉爾的政策不一樣,但也僅僅是兩人不一樣而已。真正觸及到英國利益時,工黨和保守黨的利益是一樣的。為什麼這麼說呢?因為不管是香港還是印度,英國人都沒有放棄的打算。


首先是印度。二戰結束後,英國在印度依然是老套路,沒有什麼改變。說好的給予印度人的自治權,結果還沒給。


接著是香港。日軍投降後,英軍迫不及待的就派兵接不了香港。並且還照會美國,讓美國支持英國在香港的統治。


這也就表明,二戰之後,英國人並沒有放棄殖民地,並且也不打算放棄殖民地。那麼為什麼印度獨立了,香港卻掌握在英國人手裡呢?這個跟當時印度和中國各自的國內政治環境有關係。


印度在二戰期間,英屬印度軍隊的規模擴大到了二百多萬人!並且還擁有兩千多輛坦克裝甲車和近千架飛機。這些印度兵都是正規軍,而且是經受了二戰洗禮的老兵。英軍跟印度兵死磕,未必打的贏。




這些印度兵,深受印度獨立運動的感染。在二戰結束後,看到英國人沒有實際行動,便於1946年發動了起義,震撼了英國當局(印度皇家海軍起義)。英國當局在與美國溝通後,認為以現在英國的實力跟印度開戰,是非常不明智的。於是英國同意了印度獨立的請求,印度和巴基斯坦也因此獨立了。


至於香港,最早的時候,蔣介石是準備派兵從從日軍手中接收香港的。因為按照遠東盟軍統帥麥克阿瑟發佈的第一號受降令:凡在中華民國(滿洲除外)、臺灣、越南北緯16度以北地區之日軍,均應向中國軍隊投降。香港就位於北緯16度以北地區,而且在戰爭期間隸屬於中國第二方面軍所轄戰區的一部分,因此國軍收復香港是理所應當的。(當時新一軍都已經在深圳寶安集結了)


但是英國首相艾徳禮卻拒絕接受麥克阿瑟的受降令,並且艾德還禮致電美國總統杜魯門,要求杜魯門指示麥克阿瑟,讓他重新再發布一道命令,讓駐港日軍向英軍投降。為了趕在國軍之前,英國海軍少將夏殼已經先率領一支特遣艦隊在香港外海遊弋了,就是準備在第一時間登陸香港。


最終蔣介石迫於美國的壓力(因為當時已經決定要跟中共打內戰了,不能少了英美兩國的援助),連續兩次發表聲明,說自己無意以武力收復香港,希望通過外交途徑解決香港的歸屬問題。他還向美國派出了使節,去尋求美國的支持,幻想通過美國人的干涉來實現香港的迴歸。只不過杜魯門明確支持英國,嚴重掃了他的面子。


1945年8月20日,夏殼率領英國海軍特遣艦隊大搖大擺地在香港登陸,並於十天後在香港成立軍政府。在這個期間,蔣介石只是派了一個軍事代表團到香港,向駐港英軍宣佈:國民政府同意英軍佔領香港……




(早期的港英旗)


通過以上描述不難發現。其實英國人是不願意放棄殖民地的!阿根廷外海的馬島、西班牙南端的直布羅陀,現在依然掌握在英國手中。任憑阿根廷和西班牙的抗議,英國就是不願意放棄。它憑的是什麼?還不就是它的軍事實力。


二戰之後,英國之所以同意印度獨立,是因為英國對比了自己印度的軍事實力。英國認為如果跟印度開戰,必然是無底洞。如此倒不如賣印度一個面子,自己也能體面的撤出。至於香港問題,是因為英國人看到了蔣介石軟肋。認準了蔣介石不敢跟自己死磕。最終在搞定美國人後,用強硬態度逼迫國民政府承認了英國在香港的統治權。


因此說,英國人的態度,英國人是不是不惜一戰,根本就不重要。關鍵是自身的實力夠不夠硬!《中英聯合聲明》簽署之前,英國人的態度也是十分強硬,也是號稱要不惜一戰。然而鄧公的態度更堅決,戰就戰!最終讓英國人妥協了。


Mer86


可以說,當時英國的的做發很難理解,認為這就是個戰略錯誤。英國大概也沒有七十年後的遠見,會預估到今天的印度和香港。實質上說過了,英國當時的決定是個錯誤。

必須首先說明,英國根本不希望印度獨立,當時印度的GDP佔據整個英國GDP的40%,被英國媒體稱之為譽為“英國國王皇冠上的明珠”。當時香港的經濟幾乎可以不計。而英國允許印度的獨立主要是因為,大英帝國的能力和實力已經不足以控制如此廣漠的殖民地了(大約450萬平方公里)。再就是戰後殖民獨立運動的興起。印度的獨立願望空前強烈。而美國為了瓦解英國的實力。也暗中支持。英國在這種情況下,迫不得已和印度當局簽訂《;印巴分治方案》使得印度獨立。



在香港問題上,英國政府之所以如此強硬在於。為了維護大英帝國的昔日榮耀,酒必須保留一定的殖民地。而之所以選擇香港,就是‘’.欺負人‘’決定國民黨好欺負,但羅斯福支持當時的蔣介石收復香港。但由於羅斯福45年去世,為而繼任的杜魯門卻信任丘吉爾。由於美國不支持國民政府,再加上中國陷入內戰。導致在二戰結束後,唯一一次最有機會收復香港的機會喪失掉了。


而在1949年,解放軍一發炮彈就可以解放香港的時候,我們卻退兵了。英國已經準備放棄香港了。但是我們停止了腳步,並沒有進攻香港。原因就在於給中國留下一個窗口對外渠道。香港作為國際上的自由港,也成為中國在78年之前我們我唯一和世界貿易的渠道。直到97年香港迴歸。

而英國不能放棄香港,這是為了香港對於戰後保持與中國及遠東的貿易相當重要。這也是英國為了維護他們在香港的既得利益集團的利益。而香港對喲和政商業兩界極為重要,他們都想在戰後恢復其在香港的利益。香港對於英國有著重要戰略和巨大經濟利用價值但印度顯然沒有這樣的價值。


還有一點就是,本土的香港人沒有迴歸祖國的意識和行為。在行為上沒有造成巨大的政治壓力,雖然國民黨如果武力侵犯香港的話,英國未必敢抵抗(丘吉爾說,如果中國要收回香港,就從我身體上壓過去,不過是吹牛而已)但迫於英國尤其是美國的巨大壓力。蔣介石只好放棄香港。但歷史證明,無論蔣介石還是後來都沒有武力侵犯香港。無疑是最正確的選擇。

我是清水空流,歷史的守望者。期待你的關注和點評。


清水空流


英國人的“不惜一戰”也就是放放狠話,表達一下政治態度,其實他們在香港既無一戰的能力,也無一戰的勇氣。1945年日本投降後,若不是美國罩著它,國民政府絕對有收復香港的打算和實力,新一軍和第13軍兩個王牌軍奉命開到九龍屯兵寶安,英國人已然懵圈了,緊急向美國求救。

(新一軍軍長孫立人)

新一軍在緬甸打日本人都不含糊,還在乎剛從戰俘營裡放出來的總督和不到一個師的英國兵嘛?況且在1942年和1944年的二期中國遠征軍入緬作戰中,英國人的背信棄義已經讓國軍上下非常不爽,在越南既然能朝法軍開火,在香港也一定敢衝英國開火。

根據1942年初美英的承諾,他們將放棄租界等一切不平等權利,從法理上說也包括香港,日本投降後根據盟軍劃定的受降範圍,香港也在中國戰區之內,因此中國軍隊開進香港沒什麼問題,是英國人1943年起變卦了,又不想放棄這個“東方明珠”。



(第13軍軍長石覺)

在此之前,1941年12月太平洋戰爭爆發後,香港英軍感覺到危險,曾迭電重慶要求中國軍隊增援,蔣介石也確實調歐震第四軍等部南下了,期間日寇第11軍發起第三次進攻長沙作戰,就是為了牽制國軍去增援香港,結果還沒等援軍到達,英國人就投降了。

整個太平洋戰爭期間,英軍暴露出二個顯著特點,其一是陸軍戰鬥力羸弱,在新加坡80000人向山下奉文的30000日軍投降,武器不算,僅汽車就上交日本人10000輛,而當時中國軍隊的全部運兵汽車總計才5000餘輛。在香港,抵抗最頑強的不是英國正規軍,而是香港市民義勇軍,最後英軍投降的理由都很奇葩:炮彈不夠了。



其二是有困難就找中國,要求出兵相助,但根本不盡盟友之力,從香港到緬甸莫不如此,而一旦日本人頹勢,英軍又開始提防中國軍隊。1943年緬北反攻開始後,英軍始終在新一軍的右側伴隨前進,名義上是聯合進攻,其實也有防止“駐印軍”深入緬甸中部的意圖,絕對的小人之心。

新38師在仁安羌救了7000多英國人,而等到孫立人率領4000人馬在史迪威的協調下退到印度時,英軍居然準備把新38師當“難民”處理予以繳械,孫立人氣得都準備開戰了。蔣介石特別安排該師擴編的新一軍進軍香港受降,很難說不是故意的,冤家路窄嘛。





(香港英軍投降)

蔣介石確實不怵英國人,但是卻真的不敢跟美國人翻臉,這與當時中國的政治形勢也有關係,他離不開美國的幫助和援助。因此在杜魯門的強烈阻撓下,蔣介石猶豫再三放棄了收復香港的計劃。

到人民解放軍進軍廣東的時候,其實收復香港就是抬抬腿的事,主要考慮在西方對新中國全面封鎖的形勢下,保留港澳這兩個窗口。英國人也挺會來事,是第一個承認中華人民共和國的西方大國。





(投降時總督楊慕琦)

1985年開始的中英香港問題談判,英國磨磨嘰嘰還有幻想,鄧大人的原話不轉述了,中心思想就是談不攏就用“我們自己的方式”收回香港,言外之意世人皆知。“鐵娘子”撒切爾只能認慫,香港不是孤懸海外的馬島,真要動起手來,英國陸軍一丁點兒機會都沒有。

其實印度和香港、新加坡這些地區英國都不想放棄,丘吉爾不是揚言過嘛。但是二戰極度削弱了所謂的大英帝國,它的殖民體系已經坍塌,二戰後各國的民族解放運動也是風起雲湧。印度是南亞大國,面積和人口總量都很龐大,繼續維持殖民統治,無論是人力、財力和軍力成本,英國人都已有心無力。

(日軍佔領香港)


度度狼gg


日不落帝國嚇唬軟弱腐朽的中華民國國民政府,以及新生的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姿勢而已。第一次世界大戰後,英國的殖民體系開始瓦解;第二次世界大戰後,英國的殖民地的獨立形勢,如雨後春筍般紛紛崛起,英國對此也是無可奈何。

而香港,對於英國人來說,雖然是心裡萬分不捨,但如果新中國執意收回,那它也是無力抗拒的。在一九四九年四月,中國人民解放軍在橫渡長江時,英艦“紫石英”號開炮轟擊我軍,一番激戰後被我軍扣留。已御任首相4年的丘吉爾,曾在英國議會叫囂:“派兩艘航母到中國去,實施武力的報復!”但叫囂歸叫囂,英國到底還是不敢對我國“實施武力的報復!”我們貴州平壩縣有一句土話叫做“拍簸箕嚇耗子。”這句話的意思就是說一些人故意虛張聲勢來嚇唬人,其實它的內心空虛得很,害怕得很,它並不敢真的這樣做。而當年英國政府的所謂“不惜一戰,”其實就是典型的“拍簸箕嚇耗子。”
但是


英國確實是交了狗屎運:當時,新中國出於複雜的國內國際局勢的考慮,作出了暫不收回香港,等到將來時機成熟再解決香港問題的決定。於是,天眷英國,讓這廝在香港一直快活到1997年6月30日。


(圖片來源於網絡,版權屬於圖片創作者及始發媒體。)


孤獨的人209381559


要搞清楚的是,印度,澳大利亞,加拿大,都還屬於英聯邦,只是高度自治,而香港目前完全屬於中國。

英聯邦有哪些,最容易區分可以參考每四年一屆的英聯邦運動會,以下國家或地區參加年份:

參加的國家和地區表

亞丁殖民地1962

安圭拉島 1982,1998—

安提瓜和巴布達1966–1970,1978,1994—

澳大利亞 1930—

巴哈馬1954–1970,1978–1982,1990—

孟加拉國1978,1990—

巴巴多斯1954–1966,1970–1982,1990—

伯利茲1978,1994—

百慕大 1930–1938,1954–1982,1990—

博茨瓦納1974,1982—

英屬圭亞那1930–1938,1954–1962

英屬洪都拉斯1962–1966

英屬維京群島1990—

文萊1958,1990—

喀麥隆1998—

加拿大 1930—

開曼群島1978—

錫蘭1938–1950,1958–1970

庫克群島1974–1978,1986—

塞浦路斯1978–1982,1990—

多米尼克1958–1962,1970,1994—

英格蘭 1930—

馬爾維納斯群島1982—

斐濟1938,1954–1986,1998—

岡比亞1970–1982,1990—

加納1958–1982,1990—

直布羅陀1958—

黃金海岸1954

格林納達1970–1974,1994—

根西島1970—

圭亞那 1966–1970,1978–1982,1990—

香港1934,1954–1962,1970–1994

印度 1934–1938,1954–1958,1966–1982,1990—

愛爾蘭 1930

愛爾蘭自由邦1934

馬恩島 1958—

牙買加 1934,1954–1982,1990—

澤西島 1958—

肯尼亞1954–1982,1990—

基里巴斯1998—

萊索托1974–

馬拉維1970—

馬來亞1950,1958–1962

馬來西亞 1966–1982,1990—

馬爾代夫1986—

馬耳他1958–1962,1970,1982—

毛里求斯1958,1966–1982,1990—

蒙塞拉特1994—

莫桑比克1998—

納米比亞1994—

瑙魯 1990—

紐芬蘭 1930–1934

新西蘭 1930—

尼日利亞 1950–1958,1966–1974,1982,1990–1994,2002—

紐埃 2002—

諾福克島1986—

北婆羅洲1958–1962

北愛爾蘭 1934–1938,1954—

北羅德西亞1954

巴基斯坦 1954–1970,1990—

巴布亞新幾內亞1962–1982,1990—

檳城1958

羅德西亞 1934–1950

羅德西亞與尼亞薩蘭聯邦 1958–1962

聖赫勒拿島1982,1998—

聖基茨和尼維斯1978,1990—

聖盧西亞1962,1970,1978,1994—

聖文森特和格林納丁斯1958,1966–1978,1994—

薩摩亞和西薩摩亞 1974—

沙撈越1958–1962

蘇格蘭 1930—

塞舌爾1990—

塞拉利昂1966–1970,1978,1990—

新加坡1958—

所羅門群島1982,1990—

南非 1930–1958,1994—

南阿拉伯保護國1966

南羅德西亞 1954

斯里蘭卡1974–1982,1990—

斯威士蘭1970—

坦噶尼喀1962

坦桑尼亞1966–1982,1990—

湯加1974,1982,1990—

特立尼達和多巴哥1934–1982,1990—

特克斯和凱科斯群島1978,1998—

圖瓦盧1998—

烏干達1954–1982,1990—

瓦努阿圖1982—

威爾士 1930—

贊比亞 1970–1982,1990—

津巴布韋1982,1990–2002

從上小國忽略,你會發現加拿大、印度、澳大利亞馬來西亞一直就在參加。是的,沒錯,他們這幾個國家的國家元首一直就是女王,只是高度自治而已。雖然放棄香港和放棄印度都一定程度上對英有巨大影響,但放棄香港性質就完全不一樣,是完完全全的主權移交,是兩碼事。


正在輸入108877971



這句話其實不完整,應該是英國寧可捨棄皇冠明珠印度,不惜一戰也不放棄香港,但是如果可以擁有西藏,英國兩者均可以放棄,這句話說明英國的野心。二戰中,英國一直對中國存有戒心,認為中國會利用抗日戰爭,最終奪回香港。所以在戰事激烈進行時,對滇緬公路的使用,英國一直是不積極地配合。直到太平洋戰爭爆發,英國失去了香港等殖民地以後,才開始與中國合作。太平洋戰爭結束前的雅爾塔會議上,英國向美國明確提出香港是在英國的控制下,如果不是這樣英國不支持中國進入聯合國。


所以日本停戰後,英國率先進入香港。開始香港只是作為英國從印度次大陸前往新加坡,馬來西亞的中轉站,隨著印度的獨立,新加坡的獨立,以及馬來西亞的獨立以後,香港成為英國在亞洲的唯一的勢力範圍。香港雖小但是是自由港,讓英國獲得超級利益,如英國的飛機的出行便利,英國公司在亞洲的投資便利。不但經濟上獲利,政治上也讓英國迅速接近大陸,成為第一批承認大陸的西方國家。


英國有這樣的利益,就不會輕易放棄,但大陸的領導人意志堅定,並且都是聯合國常任理事國,最終就用了一國兩制的辦法解決了香港的問題。但是英國雖然放棄了香港,還是一直想在本地區保持影響力,這說明當地放棄殖民地,心又不甘。


橋本看日本


那不是寧願捨棄,而是不得不放棄,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後,在做了英國幾百年殖民地之後的印度也覺得不能再跪著了,膝蓋疼,得站起來活動活動,印度人不願意英國給他們當老大是英國攔不住的,要麼妥協,要麼在遭受巨大損失後妥協,沒有其他道路可走!(歡迎關注我的頭條號:歷史三日談)


但是香港不一樣,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大陸局勢出現二虎相爭的局面,根本無暇顧及香港,同時在一方勝出後,並沒有急於收回香港。

當時的大陸遭遇西方國家敵視,不僅採取武器禁運,在很多方面對大陸都有限制,但是香港當時在英國人手中,並不在禁運之列,這就是新中國對外溝通的“駝峰航線”,解決著緊缺物資的內運問題!

在多重因素作用下,香港的的確確沒在1949年前後沒有迴歸。

至於說英國不惜一戰也要保全香港,這話說的有點大了,英國能在南美洲跟阿根廷動粗,但它還真沒勇氣按照100年前的鴉片戰爭樣式再揍中國一遍。

這事是有預言的,1949年4月21日、22日的渡江戰役中,在長江中停泊的可不止國軍軍艦,其中還夾雜有英國的幾艘軍艦,試圖阻止我軍渡江。

在英國發炮之後,就遭遇到了我軍群狼似的圍攻,直接掉頭跑了!在很長一段時間,英國對於中國的確呈現壓倒性的優勢,但任何的優勢都是有保質期的,不是一成不變的。


到了二十世紀七八十年代,這事就不是英國人說了算的,早收晚收什麼樣的方式收回來,大家能商量就商量,不能商量就不商量,主動權是在我方的。

不惜一戰,英國打的起嘛!


歷史三日談


兩者情況不一樣。

印度土地廣闊,在二戰中又徵用了很多印度士兵,人口眾多的印度想要獨立,併為此準備和運動了好幾十年,英國對印度已經失去了強有力的控制,一旦爆發民族解放戰爭,英國未必取得長期戰爭的勝利,國際輿論也不斷譴責,如果再強行制止,得不償失。



香港則不同了,香港屬於一個小地區,是從中國割讓獲得的,英國對香港的控制力較強,而且香港的位置,決定了它的戰略價值和經濟價值,英國不想放棄香港,妄圖繼續霸佔和擁有。



當然,隨著新中國的成立和改革開放後的迅速發展,中國綜合實力得到極大的提高,迫於各方面的壓力,英國最後被迫歸還香港給中國,中華人民共和國於1997年7月1日成功收回香港。


津城沐雨


現在國土面積僅24.41萬平方公里的英國,在近現代幾百年內,曾稱雄世界,是一個殖民大國。人們只所以稱之為"日不落帝國",皆因他當時海外的殖民領地遍佈全球,面積達三千多萬平方公里,是本土面積一百倍還多。凡是太陽能照射到的地方,都有米字旗迎風飄過。


題目的兩問,分別來說:

一,為何會捨棄皇冠上的明珠印度?

把印度稱之為皇冠明珠並不恰當,捨棄不是自願而是無奈。畢竟1947年前,英國在這裡殖民統治了190年。

二戰後,民族解放,殖民地人民紛紛要求獨立建國的運動,風起雲湧,如歷史車輪滾滾向前,勢不可擋。

南亞這個4O0萬平方公里,英國最大的殖民地也不例外,1947年蒙巴頓計劃,按信仰對這個大印度地區實行了分治:信印度教面積300萬平方公里成立了印度,信伊斯蘭教面積1OO萬平方公里成立了巴基斯坦。同時還留了一個大尾巴一一克什米爾地位未定論,至今都是印巴多次衝突破的亂源。這何償不是英國當初為繼續操控兩國埋下的伏筆和後手佈局。1971年印巴戰爭,印度肢解了東巴,成立了孟拉加國。這三國目前仍是五十六個英聯邦成員國之一。

二,為何不惜一戰,也不願放舍香港?

香港本島,8O.7平方公里,是184O年第一次鴉片戰爭,英迫使清廷簽訂《南京條約》強行割走的。

九龍,40.9平方公里,是1856年第二次鴉片戰爭,英迫清廷簽訂《北京條約》強行割走的。

新界,978平方公里,是甲午海戰後,英迫清廷簽訂《展拓香港界址專條》強行租借的,為期99年,至1997年6月3O日到期。

自由港的優越地理、環境條件,幾代香港人的精心經營,使香港成為與紐約、東京等齊名的幾大世界貿易、金融中心之一。更被中國稱為"東方明珠"。

新中國成立之初,就莊嚴宣佈,廢除一切列強強加給中國的不平等條約,英國人心知肚明,也是心虛的。當解放大軍南下勢如破竹逼近深圳河時,英國以為會順勢拿下香港,已做好撤退、逃離的準備。中央政府基於當時的國際環境,也需要香港這個自由貿易鄂的對外窗口,故止步於深圳河,再未南進一步。

隨著1997年的臨近,中英雙方圍繞香港迴歸進行十多年的談判、交鋒。英國當然希望97後仍在香港留有一席之地,不甘心徹底出局。

那個以鐵娘子著稱的撒切爾夫人,先在租、割上做文章,後又以主權換治權以達在香港的繼續控制的目的。最後又提出不能駐軍的無理要求。

中國堅定的回答,無論發生什麼,全港都要如期迴歸,主權是不容談判的!駐軍是主權的體現,不容再議。

一國兩制,港人治港大政方針的敲定,使香港得以平穩過渡,在中央政府大力支持下,更進一步走向繁榮。

至於當初英國不惜一戰的說法,毫無道理。他即無這個膽量,更無這個實力。


晚亭與落霞同暉


在英國人的心中,印度的重要性要遠遠超過於香港,如果他們必須要在二者中作出選擇的話,他們想要保住的絕對是印度,香港與印度相比可以拋棄的那種。

英國是老牌的列強,他們的殖民地範圍包括了南亞大陸、太平洋群島、中東、非洲等很多地區。

正因為他們殖民地的廣大,無論地球怎麼旋轉、白天和黑夜再如何顛倒,他們的殖民地中都總會有一塊地方是能照射到陽光的,因此就有了日不落帝國的稱號。

印度對英國的重要性

而在他們的眾多殖民地中,地位最為重要的是位於南亞大陸上的印度,大家要注意一個重要的細節,那就是當時的印度與現在的印度是不同的。

當時的印度包括了現在的巴基斯坦、孟加拉國、尼泊爾、不丹等南亞國家。


雖然英國人在太平洋群島、非洲中的土地面積並不亞於印度,但是他們能帶給英國人的收益卻是遠不如印度的。

印度在曾經所能給英國帶來的收益佔據了英國所有收益的40%,由此可見印度對英國的重要程度。

英國之所以放棄印度的原因

英國在二戰、一戰之前有著非常深厚的底蘊以及強大的實力,要不是他們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受到了非常巨大的損失、實力開始大幅度的萎縮,以他們的實力來說絕對不會落後於美國、更不會成為後來的美國小弟。


印度是上個世紀50年代的時候獨立的,如果英國人可以的話,他們是絕對不會放棄印度的。

但是當時的英國人早已沒有了再繼續控制印度的實力,於是為了避免最後雙方都出現難堪以及耗上太多的精力,所以他們就放棄了印度。

英國在二戰中的實力損耗是非常嚴重的,在二戰結束後,他們已經沒有那麼多的兵力以及資金繼續維持他們在世界各地的殖民地了。

再加上印度經過幾十年發展變得越演越烈的民族意識使得他們很難再繼續控制住印度,還有因為他們在二戰前就主動承諾過要在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把印度的權力交給印度人。

正因為這種種因素的影響,才使得他們不得不放棄了印度,並不是他們不想再繼續坐擁印度,而是他們已經沒有那個能力了。

民國時期沒收回香港的原因

香港對於英國人來說就不一樣了,香港沒有印度那麼多人,即便不用多少軍隊也可以很好的掌控。

而且以前香港人對英國人有很深的歸屬感,他們不會像印度人那樣可能會反叛英國人。

因此在有必要的情況下,英國人是不會放棄香港的,畢竟香港對於他們的中轉作用還是非常巨大的。


英國之所以能在二戰後保留下對香港的擁有權,跟他們的不惜一戰沒有什麼關係。

在抗日戰爭爆發之前,因為不敢得罪英國人的原因,北洋政府和蔣介石是不敢直接收回香港的。

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因為英國勢力的衰弱、國民政府的實力變得強大起來,所以他們開始擁有了想收復香港的決心。

而當時他們之所以沒有收復香港,主要跟美國當時的阻撓有關,蔣介石雖然敢得罪英國,但是他可不敢得罪美國,因此收回香港的決定就這樣打消了。




我們不收回香港的原因

在蔣介石被擊退到臺灣後,接下來的我們之所以不收回香港其實也有著我們自己的考慮。

當時全世界被籠罩進了兩大陣營中,一個是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陣營,是一個就是以蘇聯為首的陣營。

我們是處在蘇聯陣營中的,因此受到美國忌憚是在所難免的。

從我們創建開始,他們展開了針對我們的全面封鎖以及防範。

在美國的這種封鎖下,如果我們想和西方世界接軌,幾乎是不可能的,同時我們又不能時時刻刻地受制在蘇聯手中,這個時候,香港的作用就顯示出來了。


香港是完全與西方世界接軌的,也因為只和內地的深圳只有一河之隔的原因,因此香港就成為了當時我們展眼看望世界的窗口,是我們瞭解到西方科技資訊的唯一途徑。

在那些特殊的年代裡,我們就是通過香港才得以進口不少西方物品的。

而為了使香港能長久的維持下去,當時我們還特意給香港準備了大量的資源以及幫助,這才促使香港保持了那麼長久的繁榮。

香港是我們和歐洲國家交流的橋樑

在1971年我們與臺灣爭奪聯合國席位的時候,美國一如既往地表明瞭對我們的針對。

而原本應該堅定和美國走在同一個陣營的眾多歐洲國家們卻選擇了支持我們,當時歐洲的所有國家中除了一個微不足道的小國投了反對之外,其他都投了支持的一票。

當時他們之所以會對我們投贊同票,香港的作用也是不容忽略的。

正因為香港在我們與歐洲國家之間充當了一箇中間人的角色,為我們與歐洲在美國的封鎖之間打通了一條交流渠道,這才使得我們和西方不少國家得以保持了友好關係,並在關鍵時刻得到了他們的支持。

在美國和我們建交,撤除了對我們的封鎖以及我們進入了一個大開放發展的時期後,香港世界之窗的作用已經漸漸的消失,於是在80年代我們就開始了與英國對於香港歸屬權的商談。

最後我們決定了以香港新界的租借到期時間為依據,決定了要在1997年7月1號這天收回包括香港新界以及香港本島、九龍等土地。

也就是從這個時候開始,香港才回歸到了我們的懷抱。

所以說香港是因為我們想要借其觀望西方世界、借其突破美國封鎖壁壘的原因才被保留下來的,要不然以英國當時實力的衰弱以及我國軍隊的強大,他們無論如何都無法在我們手中保下香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