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梦,中国梦

雨下在深夜,秋的国度,南方还是一片葱郁。下班回来的人们在风雨中穿梭,脚步迅疾,眼神匆忙。行道树两旁,车马萧萧,红绿蓝光交错的夜景,路灯的下的闪耀,晃的人睁不开眼。陕西面馆,重庆杂酱面,浏阳蒸菜,乡里人,湘赣木桶饭里挤满了人,炒菜的声音,炉火的声音,嘈杂的交汇着,冲击着耳膜,和疲惫了一天的身心。

深圳梦,中国梦

遂想起,远在故乡的父母,妻子和女儿,十月金秋,桂花飘香,板栗树结满了果实,玉米在谷仓里,花生晾晒马路两旁,红薯在地里等待被挖取。金秋十月,稻谷在田野里弯着腰,迎风的麦浪金黄一片,柚子在高高的树顶,屋檐和瓦房,有如水墨画一般黑白分明,又恰到好处的留白,江南水乡的世界,在十月里,愈加灿烂。

深圳十月,远离江南的妩媚和妖娆,在一片长青的绿色中间,恍然重回夏天。风在滋长,雨在麇集,梧桐山被云雾缭绕,那隧道口川流不息的大小车辆,载着许多人的希望和哀愁,一起进入无信号的短暂时刻。电视台高高的立在云端,朦胧的夜,朦胧的灯光秀。

深圳梦,中国梦

莲花山的石阶湿滑迤逦,仙湖植物园郁郁葱葱,在坪山公园,老友拖着受伤的腿走在回宿舍的路上。写诗的少年,躲在凉亭里,面对苍穹,写下他18岁的青春荷尔蒙。画画的中年人,抬眼看湿漉漉的地面,描摹雨中形形色色的人,油彩大面积的铺排,点睛之笔,渲染在画布上。

遂想起,余光中的《在江南》,想起周梦蝶,杨牧,和当代中国的青春浪漫,在台湾海峡的那边,在大陆南部,在淡水河边,写下瑰丽诗篇的台湾诗人。90年代以降,从商下海者如过江之鲫,接下来的亚洲金融风暴,千禧年的预言,08年的奥运会,2012世界末日的恐慌,房价的暴涨等等,时至今日,商业已经占据主流地位,文学的边缘化也日渐明显,地位也大不如前。

深圳梦,中国梦

转型期的当代中国,转型期的国人们,都在摸索着前行,寻找属于自己的记忆,和立足点。而深圳,身处其中的两千万民众,亦在寻找着突破和创新。文化的多元,娱乐的普及,消费的增长,市场的扩容,竞争的加剧,越来越多的机会开始出现,善于把握时机的很快便出人头地,那些稍微慢节奏的也在狠狠追赶,谁都不想被抛下。

在深圳,感知中国,聆听中国,也筑梦中国。

深圳梦,中国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