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費信貸:教育機構的增長動力還是陷阱?

“教育是進行自我投資的生意,NPV永遠大於零。”

儘管各類“校園貸”正處在負面輿論漩渦和監管層的密切關注,但是涉及受教育群體的消費貸款需求,無論是數碼產品、還是知識付費,無疑是一個在快速成長的巨大市場。安信證券預測到2020年,非學歷的培訓市場規模將超過7000億元,預期信貸滲透率可以達到30%以上,千億級的教育信貸消費將是互聯網金融和教育行業的新藍海。

消費信貸:教育機構的增長動力還是陷阱?


(圖:教育消費分期付款大致場景)

各大消費金融企業已經開始紛紛佈局教育分期市場,既有百度金融、京東金融、蘇寧任性付、浦發銀行等背景雄厚的互聯網企業、老牌商業銀行,也有51幫學、蠟筆分期、惠人貸、分期樂等後起之秀。而已經同這些互聯網金融企業合作開展分期付款業務的則是主要涉足K12和職業教育的機構,諸如新東方烹飪學校、中公教育、達內教育、新東方在線、新世界教育、瑞思學科英語等。

消費信貸:教育機構的增長動力還是陷阱?

分期付款減輕了消費者的資金壓力,相應提高了教育產品消費的預算。來自馬上消費金融和新世界教育集團的聯合調研顯示,年度教育投入在5000元以下的人群從55.6%降低到42%,而5000元以上的投入人群比例均有所增加。

消費信貸:教育機構的增長動力還是陷阱?

(圖片來自馬上消費金融和新世界教育集團聯合調研報告)

這對於想要開發中高端產品線,提高客單價和利潤率的教育機構來說,多樣化的分期付款工具到底能在多大程度上為公司業務的增長做出貢獻呢?

  • 職業教育和K12領域最吃香,留學中介和出國考試類遇冷

從教育產品分期付款的應用場景上看,職業教育和K12領域是最熱門,同時也是提供貸款的金融機構最青睞的領域。一方面,投入職業教育的學員就業目的性強,就業後產生的預期收入能準確預測其還款能力,因此對於金融企業和教育機構來說是風險可控、容易落地的項目。另一方面,K12教育,特別是在一二線城市,已經成為許多家庭進行下一代投資的“軍備競賽”,家長的付費意願強烈,同時學員學習課程的週期較長,容易產生更多的續費、二次消費。

消費信貸:教育機構的增長動力還是陷阱?

(圖片來自馬上消費金融和新世界教育集團聯合調研報告)

而與受益於分期付款的K12和職業教育不同,分期付款工具在留學和出國考試類產品上大多遇冷。進入留學規劃的家庭,留學申請和出國考試費用只是龐大支出的冰山一角,留學費用貸款的高風險和相應超出一般水平的分期利率,對於資金充裕的家庭來說沒有必要,而需要申請留學貸款的普通家庭選擇申請獎學金、各類留學基金和銀行貸款,付出的資金成本更低。

  • 謹慎選擇有資金實力和運營能力的貸款機構

提供分期貸款的金融公司之間也存在激烈的競爭,而這往往導致的結果就是,這些消費金融公司在對教育機構的准入,以及消費者的審核徵信環節中放鬆了標準,金融公司一旦經營不善、不良率過高,教育機構的應收賬款就成為大量壞賬。提供貸款的金融公司或提供服務的教育機構跑路,都給教育行業的發展帶來了極大的負面影響。

消費信貸:教育機構的增長動力還是陷阱?

教育機構在選擇消費金融合作夥伴上,應當選擇業內資質良好、有雄厚資本和較高信譽度的公司,儘管通常它們對於教育機構准入審核機制相對來說更為嚴格。

雖然在業務層面上,教育機構急需通過貸款資金優惠獲取更多的客戶,但是盲目選擇分期工具放貸則蘊含極大的經營風險,是值得教育機構管理層警惕的。

消費信貸:教育機構的增長動力還是陷阱?

筆者通過某消費金融公司內部人士瞭解到,該公司會根據不同教育機構的經營狀況進行評級,設置不同的貸款權限。一些初入的教育機構雖然等級不高,但是根據其每年經營狀況變化,風控部門通常都會對準入的教育機構進行動態審核,調整信用等級,高等級的教育機構通常會得到更高的放貸金額授權,同時該教育機構的客戶在貸款申請流程上,相較其他機構的客戶也會有所簡化。先經營好自己的產品和服務,再結合適合的分期工具,才是教育機構運用金融工具實現增長的正途。

  • 分期付款加速教育行業分化,中小教育機構的出路在哪裡?

儘管包括百度金融在內的消費金融公司都在爭搶教育行業B端和C端的客戶,也設置了動態考核機制給予中小教育機構提高放貸額度的機會,但從現實情況來看,已經具備相當品牌知名度和客戶資源的大機構,在高客單價不變的情況下,更容易運用高放貸額度的分期工具瓜分市場上原本屬於中低端的消費者,而這部分人正是原本定價區間較低的中小教育機構的主要客戶來源。

消費信貸:教育機構的增長動力還是陷阱?


如果在更多細分和垂直領域無法做出能支撐高客單價的差異化的教學和服務品質,教育行業中大機構和中小機構的差距則會越來越明顯。特別是主打線上教育的企業,在線上流量和付費模式的爭奪上,資源會更快地向有突出競爭優勢的頭部機構集中。

因此,將細分課程品類的差異化做深、做強,還是適時併入大機構,將會是廣大中小教育機構未來的選擇。

結語: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互聯網金融對教育行業的塑造和改變,正在以一種前所未有的方式和速度演進,行業環境在變化,而教育的本質和精神內核卻是永恆的。如何以不變應萬變,應當值得每一個教育人思考。


更多民辦教育資訊,敬請關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