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认识的“树先生”(真实故事改编)

我认识的“树先生”(真实故事改编)

韩杰导演贾樟柯监制的《hello树先生》作为一部农村写实的电影带给了我们一幅真实残酷的旧农村景象,影片的最后树疯疯癫癫的带着小梅去看他们的新房,还要把孩子也生在新房里。但是“树先生”的一生并没有就此结束。我认识的“树先生”和电影里有几分相像,但好像又不像。

树先生一个人独自生活,也和以往一样去找一些自己可以去做的事情来贴补生活,政府也给他纳入了低保户,还每年派人去看望他,现在树先生已经老了,62岁的时候“树先生”患上了眼疾,整天带着一个镶着金丝边的“酒瓶底”。眼角的溢出的泪水和脸上的灰尘和成了泥。消瘦的脸一直是黑黑的,就像刚从煤窑里出来的矿工。他身上一直穿着弟弟的旧衣服,在他50岁那年母亲年老去世了,树先生没有哭,只是近近的看着遗像,把父亲和哥哥的像放在了一起,还找了好半天把自己证件上的免冠照扣了下来,放在了父亲和母亲的中间,然后他笑了,跟小时候一样。出殡的那天树先生和他的兄弟们拄着孝棒身后的白布拉着母亲的棺材,弟弟哭的鼻涕一把泪一把从脸上一直拖在了地上,树先生没有哭,谁都不知道,树先生那天是怎么想的。安葬完母亲后树先生好像找到了存在的希望,早出晚归,什么活儿也干,对于弟弟的那个儿子也是在乎的紧,赚上钱就赶紧给侄儿买东西。那会儿我还小,我哥看着树先生侄儿身上的皮衣特别羡慕,回家也吵吵着让我妈给买,结果却换来一顿笤帚疙瘩。我那时侯才5岁,是家里的第三个孩子,计划生育的人要罚款13000元,哪里出的起呀!更别提我哥心心念念的皮衣了,后来我哥去煤矿下了两年窑,又跟着村里的叔叔们去烧焦炭,皮衣买了好几件彩屏手机也换了好几个。

我认识的“树先生”(真实故事改编)

后来树先生更老了,侄儿也长大了,跟树先生要钱也要的更频繁,可是树先生没办法再像以前一样去满足侄儿的要求。树先生六十岁那年村里面给了养老金,一年3600块钱,树先生那时候把钱都交给弟弟管着,自己依旧一个人吃住。树先生年轻时结过婚,后来又离了,我听老人们说他媳妇可漂亮了,跟他过了两年觉得活不下去就改嫁了。从那以后树先生有了个坏习惯,只有过年才会洗一次澡,穿上结婚时买的那件旧中山装,逢人就念念叨叨。可是谁也不想知道他念叨什么。

我认识的“树先生”(真实故事改编)

树先生62岁那年患了眼疾,好像是沙眼,整日泪流个不停,那年我13岁。一天傍晚,我跟着几个小孩在他家门口玩,树先生刚刚发了养老钱,3600快,树先生叫住我们,说:”我不会数数,你们小孩给算算,我一天12块钱药钱,3600块够不够一年的?“很快我们算了出来,跟树先生说:”不够哇,一天十二块钱一年要4380块,你还差好几百呢!“树先生听了喃喃道:还差点,还差点。你们再给算算还差多少?”“还差800块钱”我们其中一个答道。随后树先生喃喃着转身进了自家街门。一群小孩在外面看着,笑话着树先生的穿着打扮。那会儿树先生一直再给村里的煤老板做挑夫,肩膀上一直搭着一个厚厚的圆布垫,后来我问过我妈才知道那叫垫肩,以前农业社时候人人都垫个垫肩后来道修的好了,走车也方便了就不再用了。

65岁那年树先生又遭磨难,我忘记是什么病了,反正听大人们说差点就活不了了,那时我在县城上学,放假回家好几天没有看到树先生的影子才知道,我还替树先生感慨了一番。再后来我很少回家,见树先生的次数也很少,只是从家里人口中得知,树先生挺过来了,又能活好几年。

我认识的“树先生”(真实故事改编)

在我18岁那年,我姐结婚。结婚前一天,我们哪里的习俗是要请人吃饭,他弟弟在我姐婚礼上管仓库,那天晚上我在家。他弟弟在别人吃完饭以后舀了一碗饺子,淋了些蘸料,又添了一勺面汤,让我给树先生送过去,他还特意嘱咐我送过去给他就赶紧回来,不要多说。我答应了,其实我本来是不情愿的。我端着饺子去了树先生家里,院子里的东西房还是纸糊的窗子,因为没人住窗户也被风扯得满是窟窿。树先生之前住在东房,他母亲住在北房,母亲死后的第二年他就搬到了北房,自此就一直在那里住着。

我进门的时候,树先生正在忙着生火,我说“大爷,我叔让我给你送饭来了。”树先生一下子扭过头来,说“儿呀!快进去,快进去。你这来也不说一下,家里这脏的,哎哎。”树先生连连叹了两口气。我把饭端进了北房,进去之后我真的惊讶。这哪里是个房间呀!墙壁被烟熏得跟锅底一般,仰尘(天花板)上还挂着一些熏得发黑的破蛛网。房间的东边是以前的土炕,炕上的被褥棉花都翻了出来,隐约看见许多跳骚在蹦跶,我也不知道是不是我看花了。屋子西边是树先生的灶台,锅碗凌乱的摆放着。灶台是凉的布满了灰尘看来好久都没有生过火了。我比树先生早进屋一步,树先生跟进来很慌张,着急的去收拾屋子,手里拿着个扫帚却不知道该从哪里开始打扫。我赶紧跟树先生说:大爷你给我找个碗我把饭给你倒下,我得把碗赶紧送回去人们都开始洗碗了。“树先生”好,好的答应着我,从一堆脏碗中挑了一个换算干净的铝锅。锅底还有些聚成块的尘土。我跟他说“你洗一下哇,这脏了,洗了再给你倒。”树先生却没有洗拿手扒拉了一下锅底,说:“到吧!这就行。”我没再勉强,倒了饭就急匆匆的走了。在我出门的时候,隐约听到了树先生喃喃着,“孩子都长这么大了,长这么大了。”回家的路上我一直在想着一件事,人怎么还能活成这样?

树先生之前经常去弟弟家吃饭,后来侄儿结婚了,弟弟家的媳妇看不起树先生,每次吃饭都要收饭钱,一顿二十,没几天树先生就吃不起了,只能继续一个人艰难生活。

后来我姐婚事完毕,我也上了大学,见树先生的次数就更少了,一年也就一两次。听大人们说树先生出来的次数也越来越少了。去年春节,我见了树先生,他坐在“小火”旁取暖,身上穿的是侄儿穿旧的那件皮衣。一群年轻人围着火聊着天,树先生也在其中不知道答着什么,一会儿笑一会儿叹气,这年树先生72岁。一旁小卖铺门口坐着晒太阳的老人们闲聊着:“家里冬天连火都没有,人都这么老了,熬过一年冬天就能再多活一年,熬不过去就得换地方住了。我无意间听到,心里有种说不出来的滋味,只是一直在想着自己一定要活得像个人。

我认识的“树先生”(真实故事改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