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內向害羞、不愛說話,怎麼辦?家長要學會「放手」!

孩子的害羞,其實只是對陌生的客人或環境所產生的回應。雖然害羞不是太大的問題,但孩子過分害羞,也會引起一連串的問題,妨礙孩子正常社會交往的發展。時間長了,害羞的孩子還會

表現出內向、沉默、膽小、不愛說話、缺乏自信、沒有主見、自閉等。寶寶內向害羞不愛說話,爸媽該如何趕走這些羞澀?

孩子內向害羞、不愛說話,怎麼辦?家長要學會“放手”!

對於害羞的孩子,爸媽要學會放手

提供與人交往的機會。多鼓勵孩子出門與小朋友一起玩,孩子通過與小朋友的交往,對父母的依賴相應就減少了;家裡來了客人時,可鼓勵他為客人送茶水、搬椅子,積極回答客人的問題;父母帶孩子上街時,鼓勵孩子自己去購買東西;經常帶孩子去串門

孩子內向害羞、不愛說話,怎麼辦?家長要學會“放手”!

2、讓孩子做力所能及的事。幼兒期的孩子愛提問、愛模仿、愛做遊戲。在行為特點上,喜歡爭著做事,並按自己的想法去做。父母如果總是事事代勞,或有的指責孩子,會壓抑孩子自主性的發展,使他們懷疑自己的能力,形成膽怯心理。因此,我們要多鼓勵孩子做些簡單的事,如自己穿衣,自己洗手洗臉,整理玩具、圖書等,增強幼兒發展自主性的積極性。

3、少指責多鼓勵。在對孩子做錯事時,要辨證地分析原因,多注重動機,少強調結果,不能一味地指責。比如:有的孩子看見媽媽在擦桌子,想幫忙也去擦桌子,不小心把東西打壞了,如果家長任意指責,不首先肯定孩子積極性的一面,就很容易會造成孩子懷疑自己的能力而變得害羞膽怯。即使批評,也應注意措辭,不要在言語上無意中傷害了孩子的自尊心。家長要尊重孩子的意見,善於並及時發現孩子身上的閃光點,多表揚孩子的長處,這樣孩子的害羞心理會有所改善。

孩子內向害羞、不愛說話,怎麼辦?家長要學會“放手”!

三歲之前是寶寶性格養成的關鍵時期,因此家長朋友們不管你們的生活還是工作再怎麼忙碌,在這三年過程中一定要注意寶寶的性格。如果寶寶真的過分害羞或者是內向,一定要引起重視,不能因為自己的工作忙就忽略,否則一旦寶寶的性格成型以後,會對孩子以後的生活以及學習都會產生很大影響。

愛他,就要學會放手,溫室裡長不出參天大樹,孩子終要自己學會面對一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