積累信用,迎接萬物可租時代的到來

大到住房、汽車、辦公室,小到衣服、玩具、充電寶,只有想不到的,沒有租不到的——租,作為一種生活方式漸成流行;租,看似小事卻做成了大產業。

國家信息中心數據顯示,預計未來5年,我國共享經濟有望保持年均30%以上的高速增長。今天,你“租”了嗎?明天,租還將改變哪些產業,如何改變我們的生活?

租,漸成生活新方式

帶孩子去朝陽公園樂高小鎮租借玩具,是北京白領趙宇週末的“必選動作”。在他看來,每天花十幾元就能共享百餘種玩具,既滿足了孩子的要求,又省錢、不佔地,再划算不過了。“孩子是‘樂高粉’,我是‘租賃粉’。”趙宇擁有多個平臺的租賃卡,還嘗試將閒置的玩具共享給他人。

積累信用,迎接萬物可租時代的到來

繼租房、租車之後,雨傘、充電寶、健身器材等生活中的小物也加入了租賃大軍。共享衣櫥為女性帶來多變的造型,長租公寓讓居住的體驗更加美好,共享汽車讓駕駛成為時尚……越來越多的人開始擁有並喜歡上了“租客”的身份,租,也由解決從無到有,向提高生活品質轉型。

共享充電寶剛推出的時候,很多人質疑它的前景,認為在幾乎人人都有的產品上做共享,不會產生什麼商機。然而短短几年,共享充電寶不僅走進了咖啡廳、電影院、火車站……還嵌入了出行工具,更實現了異地歸還,成為人們不用裝進兜裡的需求。街電董事長陳歐說,目前其用戶超過6000萬。

共享經濟崛起,既順應了消費升級大趨勢,又彰顯了環保理念,前景廣闊。

有數據顯示,2017年我國參與共享經濟活動的人數超7億人。

數字背後是理念的深入和價值的認同。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研究員來有為說,隨著共享經濟向全方位延伸,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的生活態度將隨之普及。

租,構建社會新秩序

租,改變了生產生活,也必將加速構建起行業標準和秩序,推動社會管理體系完善。

首先是信用。共享經濟格外需要構建互信互惠的商業環境。信用免押等模式的介入為共享經濟打開了新的想象空間。以共享單車為例,螞蟻金服數據顯示,兩年多來,螞蟻金服累計為近50個城市4800萬用戶減免押金超過98億元。

來有為認為,信用商業的培養是個長期過程,要通過完善和推廣大數據信用體系,加快政府部門服務信用體系、企業經營誠信體系、個人信用使用和管理體系融合,加速信用意識和環境形成。

數據也可“巧”做文章。專家認為,隨著租賃範圍的拓展,大量行為參數數據由此形成,這些數據精準提取分析應用,將產生出更多的“溢出效應”,加速智慧城市構建。

在未來萬物可租的世界裡,你還會繼續買買買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