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台山爲何被譽爲四大佛教名山之首?


五臺山為何被譽為四大佛教名山之首?

五臺山勝境


五臺山為何被譽為四大佛教名山之首?

東臺頂望海峰日出


五臺山,古稱清涼山,是佛教四大名山之首,以佛經載記、寺建最早、宗派齊全、漢藏共存、傳統優良而享譽海內外。

五臺山能在中華大地的眾多名山大川中卓然獨立,成為馳名中外的世界名山,主要基於佛教聖地的原因。清康熙皇帝贊五臺山道:“宇內稱靈山佛土,最著者有三:峨嵋,普陀,而五臺為尤盛焉。”

《敦煌石室遺經》載記:“昔人頌宇內靈奇之境,恆言五嶽之外,復有三山,蓋謂五臺、峨嵋、普陀也。三山皆因佛跡顯,而五臺尤以山避最早,境地最幽,靈貺(kuang)最赫,故得名獨盛。”


五臺山為何被譽為四大佛教名山之首?

五臺山黛螺頂五方文殊菩薩


五臺山為何被譽為四大佛教名山之首?

供奉有釋迦牟尼佛和文殊菩薩舍利的五臺山塔院寺

一、佛經載記 菩薩聖域

五臺山是四大名山中唯一在佛教經藏中有明確記載的名山。據經藏記載,東晉傳入中國的《大華嚴經》:“東北方有處,名清涼山,從昔以來,諸菩薩眾,於中止住,現有菩薩,名文殊師利,常在其中而演說法。”

此外,佛教經典《佛說文殊師利寶藏陀羅尼經》也雲:“佛告金剛密跡王言:我滅度後,於此南贍部州東北方,有國名大震那,其中有山名五頂,文殊童子游行居住,為諸眾生於中說法。”

佛經載記,世尊金口親宣,因而五臺山被公認為是文殊菩薩應化道場,名聞海內外。

佛教講,文殊菩薩作為佛的左協侍,智慧第一。原本早已成佛,名曰龍種上如來,為幫助釋迦牟尼佛弘法利生,故現菩薩身,為諸菩薩之首,所以,千百年來,五臺山一直被國內外佛教徒奉為四大佛教名山之首,倍受尊崇。

二、建寺最早 規模宏大

五臺山是中國佛教寺院建築最早地方之一。自東漢永平十年,攝摩騰、竺法蘭兩位尊者白馬馱經,來到中國洛陽。

次年(公元68年),攝摩騰、竺法蘭尊者來到山西五臺山時,發現五臺山的山形地貌與釋迦牟尼佛修行弘法的印度靈鷲山非常相似,遂奏請漢明帝在此修建佛寺,寺院落成後,取名大孚靈鷲寺(現今顯通寺的前身,有“釋源宗族”之譽)。

之後歷代修造的寺院鱗次櫛比,佛塔摩天,殿宇巍峨,金壁輝煌,是中國曆代建築薈萃之地。據記載,北魏時期已建成大規模寺廟群,至唐代達到鼎盛時期,最多時曾達到360多座,僧尼達萬人,雖經歷幾次變遷,寺院建築遭到破壞,目前,臺內外尚有寺院47座。其中佛光寺和南禪寺是中國現存最早的兩座木結構建築。

此外,雕塑、石刻、壁畫、書法遍及各寺,均具有很高的藝術價值。世人稱讚:“黃山歸來不看山,五臺歸來不看廟。”因此,五臺山也就以其佛教寺院歷史悠久、規模宏大位於全國佛教四大名山之首。


五臺山為何被譽為四大佛教名山之首?

被譽為“深山裡的一盞明燈”的五臺山真容寺百歲高僧夢參老和尚


五臺山為何被譽為四大佛教名山之首?

世界最大尼眾佛學院——五臺山普壽寺尼眾佛學院


三、諸宗並弘 名僧輩出

五臺山因其獨特的神聖地位,佛教發展空前隆盛,諸宗並弘,名僧輩出。清涼國師澄觀,是華嚴宗四祖,以“生歷九朝,為七帝師”的尊位,長居五臺山弘揚華嚴經學說。

淨土宗四祖法照大師於五台山弘揚唸佛法門,與玄奘三藏齊名的不空三藏弟子含光大師居五臺山金閣寺弘揚密宗,天台宗的志遠大師,法相宗的窺基大師、律宗的道宣律師,禪宗的隱峰、仰山、趙州禪師、憨山大師等競相來山禮佛弘法。

遂使五臺山逐步發展成為“名僧輩出、諸宗並弘,群賢必至,八方競禮”的佛教中心,引領全國的佛教發展走勢。

目前,五臺山佛教的顯密並存、宗派齊全,包含律宗、三論宗、天台宗、法相宗、華嚴宗、真言宗、禪宗、淨土宗以及藏傳佛教,這也是五臺山成為佛教四大名山之首的重要原因。


五臺山為何被譽為四大佛教名山之首?

漢族僧人參訪護國道場五臺山漢傳佛教禪宗碧山寺


五臺山為何被譽為四大佛教名山之首?

藏族僧人朝拜五臺山藏傳佛教寺院菩薩頂


五臺山為何被譽為四大佛教名山之首?

五臺山竹林寺《華嚴頌》祈福音樂會


四、盛名顯赫 享譽海內外

五臺山是世界佛教徒公認的文殊菩薩道場,在全世界具有很高的影響。唐代時,日本著名的高僧靈仙三藏、圓仁大師、蕙萼、宗睿等眾多僧侶,及印度、朝鮮和東南亞等國佛教僧侶競相來山取經巡禮,求法請益,使五臺山成為著名的國際佛教文化交流中心,享譽海內外。

圓仁慈覺的《入唐求法巡禮記》(與玄奘的《大唐西域記》、馬可·波羅的《東方見聞錄》並稱為世界三大旅行記),有專門關於五臺山的描述。

五臺山為何被譽為四大佛教名山之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