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經濟,匈奴帝國失敗的根本原因(上部分)

這份史論性質的稿件字數大致在一萬七多。我分三次發完。每次五千到六千字左右的規模。有興趣的可以連著看。

目錄

一,軍事打擊和政治制度不是匈奴失敗的根本原因

二,商品交換,匈奴帝國滅亡的原因

三、漢匈經貿的證據

四 這份材料的解讀

1商貿讓彼此接近地區趨同

2南北匈奴出現經濟上的地區差異

3貧富差距是瓦解匈奴的罪魁禍首

4最毒莫過貨幣經濟

5西域,讓匈奴人融化在金幣裡

總結:大帝國崩潰模型

商品經濟,匈奴帝國失敗的根本原因(上部分)

內蒙古博物院文物(資料)

一,軍事打擊和政治制度不是匈奴失敗的根本原因

在歷史上匈奴帝國是一個有些奇怪的帝國。一方面它在歷史上是一個疆域無比廣大,影響無比長遠的帝國。但是,人類在討論大帝國的興亡的時候,往往會忽略這個帝國的存在。換言之,人們並不重視匈奴帝國失敗的根本原因。雖然也有一些討論和學者們的研究,但是讀起來總給人一種隔靴搔癢的感覺。之所以出現這個原因,就是因為在《史記》和《漢書》的記載上似乎匈奴帝國的失敗並不是記載不清晰的。相反給人一個非常明確的印象就是匈奴帝國的失敗是源於漢帝國的持續的有力的打擊。或者說匈奴帝國的失敗是源於軍事原因。我也曾在網上看到過有思想深刻目光銳利的學者(名字我忘了)認為軍事的打擊並不是匈奴帝國最終失敗的根本原因。相反那個學者認為是漢帝國將匈奴帝國拖死的。因為漢武帝的長壽,最終在匈奴的一方連續送走了好多位單于,從而等來了匈奴內部出現了紛爭。自然分爭的帝國造成了力量的分散,內部消耗的增大。給漢帝國以不戰而勝的榮光創造了基本的條件。其實從漢武帝以後,漢王朝基本上沒有發動對匈奴帝國比較大的戰爭。偶爾有一些戰爭也是技術性、戰術性的。匈奴帝國的失敗,最終是自己將自己給搞亂的,直到呼喊耶單于全面地向漢帝國稱臣。

拖死的看法,一方面比較深刻,一方面又比較膚淺。深刻的一方面是看到了匈奴帝國的滅亡根本原因還在於匈奴帝國自身。而膚淺的一方面仍舊是從表面現象來談,並沒有告訴我們匈奴帝國為什麼會出現內部分裂。其實這個內部分裂的原因才是匈奴帝國失敗的根本所在。也是我們要探討的興趣所在。

因此,我在這裡也首先要肯定這樣一個觀點,就是匈奴帝國的失敗並不是漢王朝軍事持續打擊的原因造成的。歷史上沒有一個大帝國的滅亡消失,失敗是因為另外一個帝國打擊造成的。如果用哲學的語言講,這些帝國失敗的原因都是自己的原因造成的。我們只能從這個帝國內部自身來找他的原因。因此關於漢武帝如何領導漢帝國打擊匈奴帝國的軍事方面的因素,我就基本上可以略過不談了。但是我們並不否定軍事的作用。但是我們認為軍事打擊是匈奴帝國失敗的一個很次要的因素。

匈奴失敗不在於軍事原因的這樣一個看法,其實也並不是一個新鮮的看法。如果我們仔細閱讀《資治通鑑》的話。就會發現司馬光似乎是暗中編排了兩條線。通過漢帝國和匈奴帝國的兩條帝位繼承的線索來對比,從而突出匈奴帝國的失敗根子應該還是在帝位的繼承製度上。也許正是從漢匈兩大帝國生死博弈的角度看,和最終漢帝國勝過匈奴帝國這樣一個歷史結局來看。賈誼在漢文帝時期提出的立太子的制度就是一項非常非常重要的,甚至是偉大的政治制度。我的感覺是司馬光編輯團隊應該是這樣認為的,恰恰是漢帝國的太子繼承製度才是漢帝國最終戰勝匈奴帝國的原因。這一點在五單于及其前後一段時期,其實是非常非常明顯的。匈奴一方面正是因為沒有父死子繼的太子繼位制度,所以才造成了內亂。諸多自以為有能力有條件繼承單于的匈奴諸侯王們彼此混戰造成匈奴帝國四分五裂,最後只能臣服於漢帝國。

從制度上講,太子繼承製度,是漢帝國戰勝匈奴帝國的極其重要的原因,這一點我認為是沒有錯的。兄終弟及的繼承製度是適應草原這個特定的地理環境。但是,一旦和漢文明接觸,一旦和漢帝國的太子繼承製度相比,那麼兄終弟及的王位繼承製度的弊端就表現出來了,它的弊端就是特別容易造成內亂。因此,我們也可以這樣說,賈誼向漢文帝提出的太子繼位制度是漢帝國國家安全戰略當中的核心支柱的部分。甚至是中國歷史上封建王朝最重要的國家安全戰略。正是這一制度保障了漢帝國最終戰勝了匈奴帝國在東亞大陸霸權爭奪賽中笑到最後。而所有的草原民族入主中原都要經受這一關的考驗。比如元魏的殺母立子的殘酷制度就是鮮卑貴族集團在強行向中原太子制度並軌。清朝的正大光明匾後面的秘密立儲制度不過是落後的滿族人向漢民族的太子制度的妥協。應當說在太子制度面前,清朝是沒有及格的。連乾隆都只能靠太上皇制度來扶持嘉慶,逐漸完成權力平穩讓渡。康熙的九王奪嫡的故事之所以那麼熱烈精彩,就是當時滿人還沒有確立太子制度這一明確的整體意識造成的。

問題是這種制度一直就有,為什麼在不同的歷史時期會起到了不同的歷史作用?在冒頓單于的時期就能打敗漢高祖,在伊雅斜單于時期就能跟漢武帝進行長久的艱苦卓絕的充滿歷史史詩性的戰爭?雖然伊稚斜單于最後在漠北讓衛青打的差點兒丟失了單于之位,然終究是危而不亡。太子制度這個答案是不能回答上面這個問題。

那麼就剩下了經濟方面的原因了。

商品經濟,匈奴帝國失敗的根本原因(上部分)

匈奴人攻擊中國的長城

二,商品交換,匈奴帝國滅亡的原因

從經濟這個原因看,匈奴人就是畜牧業,是遊牧民族。自漢高祖平城之圍,漢帝國長期以來,之所以對匈奴人充滿了恐懼,根本原因也還是在他的經濟形態上。說到底,馬背上的遊牧部落,天生就是軍事強者,因為他們的好勇鬥狠,軍事素養都是和生活形態分不開的。《史記匈奴列傳》記載:“逐水草遷徙,毋城郭常處耕田之業,然亦各有分地。毋文書,以言語為約束。兒能騎羊,引弓射鳥鼠;少長則射狐兔:用為食。士力能毌弓,盡為甲騎。其俗,寬則隨畜,因射獵禽獸為生業,急則人習戰攻以侵伐,其天性也。其長兵則弓矢,短兵則刀鋋。利則進,不利則退,不羞遁走。苟利所在,不知禮義。自君王以下,鹹食畜肉,衣其皮革,被旃裘。壯者食肥美,老者食其餘。貴壯健,賤老弱。父死,妻其後母;兄弟死,皆取其妻妻之。其俗有名不諱,而無姓字。”然而這點在前後歷史時期也沒有根本性的變化。當然變化是有的,通過文獻和考古發現匈奴不僅有畜牧業,而且也有一定的農業、手工業。但是,放牧,依然是最為主要的經濟內容。牲畜多少依然是衡量財富的標準。

當然,還有個經濟形態,那就是貿易,是商品交換。匈奴的農業和手工業是不發達的,因此,同農耕民族進行貿易從而獲得大量的物資是必然的。在這個問題上。以故學者陳序經在其所著《匈奴史稿》中有這樣一段話:自武帝元狩二年(公元前121年)佔據了河西一帶,與西域諸國直接交通之後。匈奴在政治上、軍事上、和經濟上均受到很大的損失,經濟損失尤大。因昔日為匈奴人所壟斷的貿易已操在漢人與西域人的手裡了,而匈奴人,尤其是統治者用慣了漢人的珍貴物品,要他們終止使用是非常困難的。以前半自用半轉賣收支可以平衡,現在貿易之利沒有了,不得不拿價值多倍的牲畜去換取漢人的物品,這樣就大大的入超,造成經匈奴的經濟危機,再加上漢朝軍事上的不斷攻擊,結果引起匈奴內部政治上的動亂,五單于爭立,呼韓耶單于向漢稱臣,從此以後匈奴分裂為南、北二部。南部歸附於漢,入居塞內,北部繼續留在漠北,勢力雖然也時強時弱,總的趨勢是逐漸衰弱。

陳先生的這段話,應該說在很深刻的,關鍵就在於他已經看到經濟因素當中的貿易因素對於匈奴帝國的坍塌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但是,仔細讀來我個人感覺陳先生的這段話還是有幾個問題。第一個問題。就是他把經濟貿易因素中匈奴的入超的形成歸根於匈奴在軍事鬥爭上的失敗。這是他的這段話當中的核心思想即是軍事失敗造成經濟實力衰落之後引起了匈奴帝國內部的連鎖反應。

其次就經濟因素本身來說他認為是匈奴貴族使用漢朝生產的奢侈品的習慣造成的。也就是習慣,使用物品的習慣這樣的一個主觀因素造成了匈奴帝國在漠北大戰之後的經濟入超這樣一個不利狀況。可以說。這個看法恰恰否定了陳先生本人在這段當中體現的對經濟因素的重視。習慣,是可以根據外在的條件的不同是可以變化的。因此,習慣是具有偶然性因素的。我們不能認為習慣是經濟因素。可以說這點有些遺憾。我們這裡所說的經濟因素,一定是必然性的因素。而且陳先生的這個入超的說法也不能分析或者給我們一個直接的答案系,告知我們匈奴內部為什麼會發生分裂?其次一個小問題。元狩二年之後,甚至是漠北大捷之後,漢帝國也並沒有將與西域之間的經貿往來操在手上。不過這一點並不是主要因素。

商品經濟,匈奴帝國失敗的根本原因(上部分)

那達慕賽馬

陳序經先生這段話其實是有所本的。這就是在《史記》和《漢書》都記載的《匈奴列傳》中中行說當著中單于面兒說的那番挑戰漢朝來的使者或者說是抨擊漢文明優越的話。但是很遺憾,我認為陳序經先生沒有看到中行說這段兒話當中更深層次的意思。我們取《史記》的記載:

初,匈奴好漢繒絮食物,中行說曰:“匈奴人眾不能當漢之一郡,然所以強者,以衣食異,無仰於漢也。今單于變俗好漢物,漢物不過什二,則匈奴盡歸於漢矣。其得漢繒絮,以馳草棘中,衣袴皆裂敝,以示不如旃裘之完善也。得漢食物皆去之,以示不如湩酪之便美也。”於是說教單于左右疏記,以計課其人眾畜物。

中行說這裡最厲害的是前兩句話:第一句話是“匈奴人眾不能當漢之一郡,然所以強者,以衣食異,無仰於漢也。”強大的根本原因是獨立的自給自足的經濟體系的產物。這個意思在這裡表現的是完整的而且是清晰的,更是科學的和準確的。因為這是從經濟決定政治軍事的角度來思考的。匈奴經濟相對獨立這點,應當是匈奴和漢帝國經濟往來到中行說到匈奴的時候的狀況。換言之,在之前匈奴的經濟和漢帝國的經濟基本上沒有什麼往來。也就是漢族和匈奴之間沒有進行貿易。匈奴這樣的自我封閉經濟情況說明匈奴帝國當時還不是很大,甚至還沒有到達和長城的農耕文明進行商品交換的地步。好似剛從漠北來到漠南的野蠻部落。

當然我們知道匈奴在秦末的時候已經到達長城沿線,佔據今天了鄂爾多斯的河套地區。但是一方面由於農耕民族內部正在進行一場秦末大動盪,在進行王朝更替的戰爭,一方面也應該是匈奴王族自身仍舊不是很強大。這樣一個狀況,截止到中行說的時候兒匈奴人龐大的帝國也就是剛剛形成。漢文帝前六年(丁卯 公元前174年)

匈奴單于遣漢書曰:“前時,皇帝言和親事,稱書意,合歡。漢邊吏侵侮右賢王;右賢王不請,聽後義盧侯難支等計,與漢吏相距。絕二主之約,離兄弟之親,故罰右賢王,使之西求月氏擊之。以天之福,吏卒良,馬力強,以夷滅月氏,盡斬殺、降下,定之;樓蘭、烏孫、呼揭及其旁二十六國,皆已為匈奴,諸引弓之民併為一家,北州以定。願寢兵,休士卒,養馬,除前事,復故約,以安邊民。皇帝即不欲匈奴近塞,則且詔吏民遠舍。”

匈奴帝國的空前擴張,和對漢朝的奢侈品的需求之間其實是有著必然的聯繫的。這個必然聯繫,就是貿易。也就是說當匈奴人擴大到可以和眾多的其他民族接觸的時候,他也就有條件和其他民族進行商品交換了。

馬克思在《資本論》第一篇第二章中說:“結晶為貨幣形式。它究竟固定在哪一種商品上,最初是偶然的。但總的說來,有兩種情況起著決定的作用。貨幣形式或者固定在最重要的外來交換物品上,這些物品事實上是本地產品的交換價值的自然形成的表現形式;或者固定在本地可讓渡的財產的主要部分如牲畜這種使用物品上。遊牧民族最先發展了貨幣形式,因為他們的一切財產都具有可以移動的因而可以直接讓渡的形式,又因為他們的生活方式使他們經常和別的共同體接觸,因而引起產品交換。人們過去常常把作為奴隸的人本身當作原始的貨幣材料,但是從來沒有把土地當作這種材料。這種想法只有在發達的資產階級社會里才會產生。它出現在十七世紀最後三十多年,而只是在一個世紀以後的法國資產階級革命時期,有人才試圖在全國範圍內來實現它。”

因此,貿易,商品交換是遊牧部落中除了畜牧業之外的第二個幾乎是天然的經濟形態。也是我們研究匈奴的必不可少的方面。

這第二句話“今單于變俗好漢物,漢物不過什二,則匈奴盡歸於漢矣。”就預言了匈奴的未來和漢帝國可以採取的策略:經濟收買。可以說這點是天才地預見到了後來漢匈之戰的歷史軌跡,漢宣帝和漢元帝對呼韓耶單于就是如此。這個中行說真是偉大的戰略家。甚至是中國歷史上最偉大的戰略家之一。遠交近攻,隆中對,比起來不是一個檔次。漢人知道和親和收買的好處,如韓安國就提到:“以結和親,至今為五世利。”但是都沒有看到這恰恰是消滅匈奴的最佳的不二法門。

遊牧的經濟形態與商品經濟乃是一體兩翼,或者說,商品交換是遊牧經濟的另一面。往常我們只是看到遊牧部落經濟的自給自足的部分,而忽略其商品交換的部分對其社會的深刻影響!

相反,我們只是把商品交換看作不重要的內容。

或者說把商品經濟看做是遊牧部落進一步發展的、積極的因素。而沒有看到恰恰是這種積極因素、進步因素最終導致了遊牧匈奴大帝國的崩潰。大帝國的混亂和崩潰,最終都不是因為落後,而是因為進步,是進步所帶來的無法解決的矛盾。歸根到底,這就是生產力和生產關係的矛盾。舊的關係之支撐不了生產力,那麼他就只能解體了。

遊牧部落的商品經濟是建立在遊牧的經濟形態之上。即使是有農業和手工業,其他的農業和手工業相對於遊牧部落而言也是處於附屬形態。由於商品經濟的一個前提就是產品的可以讓渡性。而 在產品的可以讓渡這一方面。定居的農業恰恰是稍微弱一些。所以相對於遊牧部落,自給自足的自然經濟形態性質要更強烈一些。農業社會可以建立郡縣制的統一管理的中央集權的大帝國。而遊牧民族是不可以的。

遊牧部落必須要進行商品經濟交換另一個根本因素,當然還是因為畜牧業產品本身結構單一,而人們隨著社會的進步,他的需求必然是越來越多的,也就是說遊牧部落經濟形態本身滿足不了人們越來越多的經濟需求。那麼在這個時候,他的商品交換的內在的必然性動機就出現了。或者是用牲畜去交換,或者,當然就是搶了。

中行說的觀點,雖然是偉大的、深刻的、眼光長遠的,但是他的這個觀點必然也是保守的。因為它是建立在匈奴完全在封閉的、自給自足的經濟形態之上的。是建立在匈奴的經濟、匈奴部落不發展的情況之下。而我們在前面已經提到匈奴在漢文帝的時期已經完成了對整個北方草原部落的統一,已經成為了一個大帝國,成為了和漢民族全面接觸和其他遊牧部落、其他西域的諸多小國,甚至和中亞希臘化的一些國家的接觸接觸。匈奴已經不可能再完全回到自我封閉的狀態。這於單于貴族個別人的消費習慣無關。其消費習慣恰恰是這種情形的反應。商品交換、開放經濟的形態是匈奴帝國當時的必然選擇。雖然中行說看到了漢匈雙方博弈必然要在這種經濟情形下所決定的雙方會採取的戰略及其發展的必然趨勢,但是。他無法扭轉這種匈奴帝國的開放的、以商品交換為根本特點的經濟形態和社會形態。既然無法扭轉,匈奴的被漢帝國收買的命運也就決定了。

商品經濟,匈奴帝國失敗的根本原因(上部分)

奔馳的駿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