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2P老賴信息「加急」上徵信

自6月份以來,P2P網貸行業風險事件不斷爆出,有部分借款人試圖利用平臺爆雷、清盤後的混亂惡意逃廢債,這一行為也進一步加劇了P2P網貸行業經營環境的惡化。

為應對這一亂象,監管層及各地互金協會陸續下發了打擊逃廢債行為的相關政策文件,加大對惡意逃廢債行為的打擊力度,北京市互金協會還成立社會信用體系聯盟,共享逾期名單。本文將具體介紹老賴和逃廢債的基本情況、查詢途徑以及針對打擊逃廢債提出的幾點建議。

何為老賴

普通大眾所認為的老賴是指欠錢不還的人,而法律意義上的“老賴”,又被稱為失信被執行人,是指被執行人有履行能力而拒不履行生效法律文書確定義務。

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公佈失信被執行人名單信息的若干規定》,被執行人未履行生效法律文書確定的義務,並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人民法院應當將其納入失信被執行人名單,依法對其進行信用懲戒:

一、有履行能力而拒不履行生效法律文書確定義務的;二、以偽造證據、暴力、威脅等方法妨礙、抗拒執行的;三、以虛假訴訟、虛假仲裁或者以隱匿、轉移財產等方法規避執行的;四、違反財產報告制度的;五、違反限制消費令的;六、無正當理由拒不履行執行和解協議的。關於對失信被執行人的懲戒,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關於加快推進失信被執行人信用監督、警示和懲戒機制建設的意見》,要求加強聯合懲戒,對失信被執行人的從事特定行業或項目、任職資格、准入資格、高消費等各方面進行限制,如從嚴審核在銀行間市場發行債券、擔任國企高管限制、設立金融類公司的限制、合格投資者額度限制、子女就讀高收費學校限制等。

P2P老賴信息“加急”上徵信

近期網貸老賴們的惡意違約行為主要表現為逃廢債,逃廢債是指有履行能力而不盡力履行債務的行為,是一種民事違約行為。針對這一現象,監管層和自律組織開始出手整頓,陸續出臺相關政策文件,如互金整治辦、網貸風險專項整治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在8月聯合召開的網貸機構風險處置及規範發展工作座談會明確表示要加大對惡意逃廢債行為的打擊力度,將惡意逃廢債的企業和個人信息納入徵信系統和“信用中國”數據庫。

上海市互聯網金融行業協會也於8月27日下發了《上海市網貸行業失信信息錄入規則(試行)》,明確了失信人標準,表示將根據網貸機構提供的惡意逃廢債等失信信息,彙集後報送並錄入上海市公共信用信息服務平臺。從上述文件中可以看出監管層屢次提及信用中國,那麼信用中國究竟是什麼,為何監管層要將惡意逃廢債的借款人信息報送至信用中國數據庫,下文將進行具體介紹。

P2P老賴信息“加急”上徵信

失信名單查詢途徑

中國執行信息公開網和信用中國

目前失信名單主要公佈在中國執行信息公開網和信用中國等渠道,其中中國執行信息公開網主要公佈了失信被執行人、限制消費人員、被執行人信息、執行法律文書等信息,可通過姓名或身份證或企業名稱或組織機構代碼查詢相關信息。

據中國執行信息公開網信息披露,截至2018年8月28日,已公佈了1180.27萬例失信被執行人名單,限制乘坐飛機1375.12萬人次和限制乘坐火車508.62萬人次。

信用中國是由國家發展改革委、中國人民銀行指導,國家信息中心主辦,是政府褒揚誠信、懲戒失信的總窗口,於2015年6月1日網站正式上線運營。信用中國目前已對新增失信聯合懲戒對象、事業單位法人登記信息與行政處罰信息、限飛限乘名單、環保領域信息、行政許可與行政處罰、政府信息、食藥監領域信息、金融領域信息等13項信息進行公示,涵蓋範圍較廣。

網站首頁也有統一社會信息代碼查詢、行政許可和行政處罰查詢、守信紅名單、失信黑名單、重點關注名單查詢等查詢欄,另外也可利用企業名稱或統一社會信用代碼通過首頁搜索欄直接查詢企業的行政許可、行政處罰、守信共名單、失信紅名單等具體情況。根據信用中國的數據披露,全國信用信息共享平臺已累計歸集失信黑名單信息1943萬條,紅名單信息67萬條,收錄失信被執行人644萬條,收錄重點關注名單827萬條。

P2P老賴信息“加急”上徵信

從這兩個查詢渠道來看,中國執行信息公開網是由最高人民法院主辦,披露的信息更傾向於法院審判和執行結果。而信用中國披露的信息相對更全面,涵蓋的範圍也更廣,覆蓋了工商、稅務、環保、食藥等多個領域,其網站信息主要是由國家發展改革委、人民銀行、中央文明辦、中央編辦、最高法等社會信用體系建設部際聯席會議成員單位認定並向全國信用信息共享平臺推送的,並且信用中國目前已接入32個省區市信用系統。

但從公示信息來看,目前信用中國尚未對所有信息進行整合,未建立一個完整的信用主體檔案,更偏向於各部門信息公示集合網站,並且從公佈的名單來看,以企業為主,個人失信信息相對較少。

不過國家發展改革委辦公廳、人民銀行辦公廳於2018年7月24日下發的《關於對失信主體加強信用監管的通知》明確了失信主體包括信用中國的各類黑名單、重點關注名單主體,肯定了信用中國的作用,還要求建立失信行為限期整改制度、規範開展失信提示和警示約談,並要求加強失信信息廣泛共享和失信信息定向推送,要求省級社會信用體系建設牽頭單位要將失信主體相關信息,按失信聯合懲戒措施分別推送給相關實施單位,按地區分別推送給地方政府相關部門,可以看出信用中國將是社會信用體系建設和信息共享的重要窗口,一旦被列入信用中國黑名單或重點關注名單可能將面臨各部門的聯合懲戒。

關於打擊“逃廢債”的三點建議

在前段時間行業暴雷潮中,有部分借款人潛入投資人群裡,惡意煽動情緒,製造恐慌,企圖利用平臺暴雷混亂逃廢債,這一行為也加速了P2P網貸平臺風險的爆發,而借款人之所以會出現惡意逃廢債情況主要是因為這些借款人還款意願較低,同時缺乏法律常識,認為平臺倒閉之後就不用還錢,可以逃避債務,並且大部分平臺目前並未接入徵信系統,違約成本較低。雖然近期監管層也出臺了相關政策文件,對借款人產生了一定震懾,但截至目前還並未出臺更為詳盡的關於打擊逃廢債的政策文件。因此筆者針對打擊“逃廢債”提出以下3點建議。

1、明確和開放P2P網貸平臺接入徵信系統的主體和渠道

目前P2P網貸行業徵信體系還十分不完善,大部分平臺尚未接入徵信系統。以百行徵信為例,目前僅有宜人貸和拍拍貸兩家P2P網貸平臺接入百行徵信。當然也正因為網貸平臺尚未與央行徵信對接,“多頭借貸”、“故意逾期”、“惡意騙貸”等現象屢禁不止,“老賴們”有恃無恐。

雖然108條問題清單也明確要求平臺需按要求及時接入有關征信系統並依法提供、查詢和使用有關金融信用信息,但截至目前監管層尚未明確網貸平臺應接入的徵信主體以及開放接入徵信系統的渠道。

建議監管層可儘快出臺相關政策,完善P2P網貸行業的徵信體系,將網貸平臺借款人信息情況與央行徵信系統或其他相關征信系統相連接,加大借款人違約成本。

2.建立網貸行業逾期名單共享系統

目前絕大部分網貸平臺借貸信息尚未納入徵信系統,機構之間也缺乏信息共享機制,並且不少P2P網貸平臺都將用戶數據視為核心競爭力,是不願意公開和共享,大量數據存在於不同的機構。

中國互聯網金融協會或地方互聯網金融協會或監管層可建立逾期名單共享系統,如可將逾期M3或M6的借款人信息名單進行共享,形成風險預警機制,提升P2P網貸平臺的對借款人風險的辨識能力,減少“多頭借貸”、“騙貸”的可能性,也可在一定程度上打破信息孤島的問題。

3.平臺可引入網絡仲裁,將拒不履行的惡意逃廢債者納入黑名單

其實對付惡意逃廢債的借款人最有效的措施就是將其納入黑名單,列入失信被執行人,並在融資、市場準入、資質認定、任職、出行、高消費等方面予以全面限制,提高借款人違約成本。但目前這些限制多針對失信被執行人,而傳統法律訴訟時間往往較長、成本也較高,並且網貸借款金額往往較小、客戶眾多,處理起來耗時費力。

筆者建議平臺可引入網絡仲裁,網絡仲裁的審理成本和時間成本往往相對低,並且網絡仲裁作出的裁決書是具有法律效力,在借款人不履行生效裁決書時,申請執行人可憑該生效裁決書及其它法院規定的材料向被執行人住所地或者被執行的財產所在地的中級人民法院申請強制執行。

另外,監管層已明確表示將惡意逃廢債的企業和個人信息納入徵信系統和“信用中國”數據庫,建議可將拒不履行的惡意逃廢債者納入黑名單,進一步完善聯合懲戒機制,從而對借款人產生一定的震懾力。

總結

在這一場暴雷潮中,我們看到了各種人性的暴露,部分借款人藉機逃避債務,惡意煽動情緒,製造恐慌,不過針對這一現象,監管層已開始出手整頓,加大打擊惡意逃廢債的力度,這對於行業和投資人無疑都是重大利好消息,行業目前也在慢慢回暖,趨於穩定。

其實打擊逃廢債相關政策的出臺也是再次告誡網貸老賴們,不要以為平臺倒閉就可以逃避債務,債務關係不會因平臺倒閉或清盤而消失,惡意逃廢債者必將面臨懲戒,網貸並非法外之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