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爾哈赤剛剛開始是明朝的一個將領,爲什麼後來叛國了?

吧啦吧唧8


中國歷史上對北方的蠻族一直以來都面臨著戰爭與和平的選擇,這既是文明與野蠻的分界,也是生存空間的爭奪。文明必是傲慢的,不傲慢不足以超脫矇昧,處理偏見時亦能顯出文明的高貴。在文明與蠻族的關係史上,尖銳對抗是主流,那些“合流”大多是對歷史可觀效應的總結,或者出於政治設計。用老子的話說是“和大怨,必有餘怨”。

(周武王的軍國主義奠定了西周的百年盛世)

在中國文化裡,蠻族人面獸心,是危險物種。孟子說周公輔佐武王“滅國五十”,並“驅虎豹犀象而遠之”,由於周朝初年距離混沌狉獉之時已遠,這些獸類大概代表著一些也蠻部落的圖騰。周人憑藉著軍國主義,從這些夷狄腥羶的部落中脫穎而出,憑藉著高度的文明一度過上了太平日子。然而,周天子的政制,為了維護禮制的信譽,經常動用王室有限的土地、財富獎勵功勳,如此長期的消耗,必須要不斷地組織軍隊去爭取新的土地與財富。這樣一來,周王朝的軍國主義在維持了2個世紀後終於衰落了下來,於是“四夷交侵,中國皆叛,用兵不息,視民如禽獸”。

中國先民與遍佈中國周邊的蠻族相處時總結出來的相處之道,被春秋戰國時期的人們所記錄下來。《論語》曰:“夷狄之有君,不如諸夏之亡也”。《左傳》記載:“戎,禽獸也,獲戎失華,無乃不可乎”;“非我族類,其心必異”; “戎狄無親而貪,不如伐之”;“德以柔中國,邢以威四夷”;“戎狄豺狼,不可厭也;諸夏親暱,不可棄也”;“內中國而外諸夏,內諸夏而外夷狄”。

氣候的變化往往是中夏與蠻族發生戰爭的誘因,因為佔據了中原富庶之地的漢民在氣候寒冷時尚可以應對,而蠻族卻因嚴寒不得不南下搶掠求存。上古溫暖的氣候在西周時轉寒,直搗進入春秋之後才又回暖。據《竹書紀年》記載,周孝王時氣候變化劇烈,漢水兩次結冰,此後更緊接著大旱。如此,北方蠻族變得非常不安分。《詩經.采薇》中有詩句記載了當時的人們被徵發與蠻族作戰。“靡室靡家,獫狁之故。不遑啟居,獫狁之故”。周人的意思是說有家等於沒家,沒有時間安居休息,都是為了跟獫狁打仗。周天子有強大的號召力,“周武王有孟津之誓、成王那個有岐陽之薇,康王有豐宮之朝,穆王有塗山之會”,但是周王朝的國防線太過漫長,周王朝仍然不得安枕。

(平王東遷:周王室重建家國)

豈止周天子不得安枕,歷朝歷代的君主們面對著北方蠢蠢欲動的遊牧民族的武力侵襲,又有幾時可得安枕?秦漢之前蠻族對中夏國家屢有衝擊,秦漢之後蠻族的勢力也沒有得到削減,甚至於中夏面臨亡覆之禍的宋明時期,士大夫多吟《黍離之悲》。

蠻族作為一種反文明力量,其是無歷史感的,他們在早期階段都是“無歷史族群”。他們連自身的溫飽生計都沒有辦法解決,也不會如漢家天下一樣有專門的史官記事。蠻族侵略漢家的事蹟均被歷代史官記錄在案,不由得他不承認。可是,蠻族的列祖列宗幾千年來前赴後繼,進行的是共同的侵略事業,運用的是一樣的游擊戰術,殺人幾何卻是一筆糊塗賬,如宰牛烹羊,毋須白紙黑字。既然沒有文字記載,口耳相傳終究為虛。

對這樣一群蠻族,沒有辦法進行的正常的交流,如要引經據典,告訴他們你們祖上某某年某某月侵犯了我們,殺人搶掠財務若干,他們也不會承認。對於他們而言,匈奴、鮮卑、突厥、契丹、女真、蒙古,本不同屬,且兩代以上的事蹟即不會承認。且這些部落經常互相侵攻,今日來的早已不是舊日的了。所以,中國人拿著賬本去找草原上的遊牧民族去尋仇,往往是尋不到的——仇人早就不知道到哪兒去了。

(為禍一時的匈奴人如今安在?)

這樣,中國人自古以來在對外關係上就經常吃虧,往往從大意輕敵,全面開放(既然是新人,那就消除舊怨,重新過活)的極端到嚴防死守、一味排斥(不管你們是什麼人,反正非我族類其心必異)。從古至今,歷朝歷代,面臨這樣的問題一直少有解決的辦法。中國人的日常用語中的“胡說”、“胡鬧”、“蠻幹”、“蠻勁”把這種排斥感保留了下來。

漢朝以降,王室將卑,戎狄必昌,終至唐王朝漢文明再次煥發榮光。唐太宗鑑於五胡十六國時期的慘痛往事,得出“戎狄人面獸心,一旦微不得意,必反噬為害”的結論,所以唐王朝對外族的手段有時也難稱光明磊落。可是在取得了輝煌的成就後,唐王朝執行了開放包容的民族的政策,導致了“安史之亂”以及晚唐時的邊疆地區脫離中原藩屬的局面,這導致宋朝對外族執行了嚴防“華夷之辨”的政策。

(馬嵬兵變:民族問題引發的盛世悲歌)

宋朝的政策遭到了失敗,明朝殷鑑宋朝民族政策之弊端,對夷狄之人採取了分而治之的策略。在明朝早期,對北方遊牧民族凡服王化的,基本都是給予妥善安置的。至於那些不服王化的,則是窮追猛打。明初的軍事實力很強,周邊民族“弱則請服,強則叛亂”,因此明朝的邊疆形勢安穩了幾十年,尤其是明成祖五伐大漠之後。東北地區,則早在洪武朝就已經內附了。努爾哈赤的祖先猛哥帖木兒因為投靠明朝較早,所以得到明朝的善意對待,單獨闢出來建州左衛予以安置,明朝指望著這些已經漢化的女真人幫忙屯邊。所以在兀良哈和朝鮮人攻擊建州女真時,明王朝還曾出兵幫助建州女真主持公道,還把遼東的土地讓給了建州女真來耕種。

實力強大的明王朝著實過了一把“天朝上國”的癮,北方的遊牧部落對王朝俯首稱臣。然而,王朝興衰有數,在明王朝的實力下降後,這些懸在邊關的遊牧部落漸漸就不怎麼聽招呼了。這時明王朝再想起《左傳》上的“德以柔中國,邢以威四夷”已經遠遠不能夠了。明王朝只好借力打力,發揮政治智慧了,分化瓦解各部落,使之不能形成要給統一的勢力。這樣的操作需要技術,很快就不靈了。明朝遼東最高軍政官長李成梁執行的分化瓦解戰略,在努爾哈赤的猥瑣發育的偽裝下,為建州女真的崛起掃清了障礙。

(努爾哈赤叛明起兵)

努爾哈赤為什麼叛明自立呢?按照努爾哈赤的說法,有七大恨。

恨一,明無故殺害努爾哈赤祖父覺昌安和父親塔克世。

恨二,明朝偏袒葉赫、哈達等部女真,欺壓建州女真。

恨三,明違反雙方劃定的範圍,強令努爾哈赤抵償其所殺的越境人命。

恨四,在建州與葉赫的部族爭戰中出兵幫助葉赫。

恨五,明支持葉赫將已許給努爾哈赤的女兒(葉赫老女)轉嫁蒙古喀爾喀部,致使建州蒙羞。

恨六,驅逐居住在邊境,已開墾土地上的建州百姓,毀壞其房屋田地。

恨七,明朝遼東政府派蕭伯芝赴建州,作威作福。

"七大恨"的政治性遠遠大於感情性,本身並沒有實質內容,實際上明朝對建州女真的恩惠遠多於其他部落,這才使得建州女真能夠脫穎而出。努爾哈赤為遼東王李成梁牽馬執鞭,還把自己弟弟的女兒送給李成梁做妾室,把自己打扮成大明王朝的忠誠衛士,派出追隨明王朝削平東北各個勢力山頭,逐漸發展壯大起來。所以,努爾哈赤的“七大恨”,都是眼前事,沒有歷史縱深,哪怕是滿人的族源,他都一定能說清楚。所以,他的“恨”雖不能說是無中生有,但其本意在挑起女真內部對中原的仇恨,從而達到他自己的政治野心,其心可誅。清朝一統天下後,不管是對蒙古的黃教減丁政策、對準噶爾部落的鐵血鎮壓乃至之後數次回亂的無情清剿,都與明朝對女真的政策形成了鮮明對比。

(建州女真是明朝一手豢養起來的)

“不觀高崖,何以直顛墜之患?不臨深淵,何以直沒溺之患?不觀巨海,何以直風波之患?”中國的發展從來不是一帆風順的,壽多則辱,歷史上中國曾多次面臨亡國之禍。歷代以來的政治家們,雖多吟《黍離之悲》,卻都堅信亡國是短暫的,不能正視自己歷史的民族不足以稱偉大。反思歷史才能不使前人的血淚經驗和教訓,才不至於成為當代冷漠無情的看客。如果把蠻族界定為凡是欲侵害我華夏的所有的內外部勢力,那麼如何處理與蠻族的關係,中國在走了一個大圈之後,好像又繞了回來。


而知而行


野心使然。

努爾哈赤的父親,父親的父親,乃至於他的祖先猛哥帖木兒,都是所謂吃明朝的飯,當明朝的官,聽明朝的令,做明朝的鬼的明朝當地官員(這從另外一個角度上也駁斥了有些人的滿清帶來了東北嫁妝說)


努爾哈赤的祖父和父親都是明朝的官(都指揮使),他的母親則是建州右衛都督王杲的女兒,在努爾哈赤十歲的時候就病死了。努爾哈赤的繼母為人極為尖酸刻薄,弄得整個家庭雞飛狗跳,無奈之下,努爾哈赤在十五歲的時候便帶著弟弟舒爾哈齊投奔了自己的外公王杲。




但王杲因對明朝邊吏不滿而起兵造反,結果被明朝總兵李成梁打得大敗,王杲本人也被俘虜,最後被送到京城處死並暴屍街頭。那時候的努爾哈赤跪在李成梁的馬前,用漢語哭求饒命。李成梁見努爾哈赤還算聰明伶俐,又會說幾句漢語,便將他留在身邊作自己的隨從。這樣,努爾哈赤便投在李成梁的帳下效力。

這就是努爾哈赤的機緣了,李成梁對這個奴隸特別好,好到了拿他去作為平衡東北各地少數民族的砝碼使用,努爾哈赤因為父祖被殺,接手了官職以後在李成梁的縱容之下,就有了一定的野心。


當然這個時候他的野心可不是取代明朝,事實上努爾哈赤從來也沒有想過取代明朝,在他的眼裡,能從明朝多搶點,讓他當個富有的土霸王就很不錯了。

但時事造就了這位天命汗,由於明朝剿撫政策的反覆無常,導致明末邊境一直是糾紛不斷。努爾哈赤襲任建州左衛都指揮使後,藉著明朝政府對他的不聞不問,整合了女真部落,搞出了七大恨叛明,也就是說,人的野心是隨著實力增長的,努爾哈赤在李成梁的縱容下統合了女真,就有了想當土霸王的野心,所以它開始了反明活動。

也就是說所謂的七大恨都是瞎扯的政治宣傳,類似於古代的出兵檄文,如果努爾哈赤沒有實力,就算把他父祖兄弟全殺了恐怕他也做不了什麼吧。


關河南望


歷史上只有努爾哈赤叛明哪來的叛國,努爾哈赤是建州部女真首領也是大明龍虎將軍,這裡包含了兩個重點,一建州衛是大明臣屬羈縻領地,所以把大清入關等同於日後日本侵華的皇漢們可以歇歇了,二努爾哈赤自稱天命汗是大逆不道的造反,後金國是造反後的割據自立。

因為上述原因,所以大明對努爾哈赤是恨之入骨而要一舉蕩滅。造反歷來是古代王朝首逆不赦大罪,特別努爾哈赤的建州部又是臣屬大明的番夷部落,割據自立毫無疑問是狠狠抽了大明天朝朝貢體系中天朝上國的臉面。如果不是這原因,大明是不會急火燎心集一國軍隊精華投入鉅額經費發動薩爾滸之戰的。周邊的亦失巴力吐魯番國還是日本國蒙古土默特部都屢次侵擾大明,有見過大明這等反應?

薩爾滸之戰大明慘敗,再之後遼陽撫順廣寧大明一敗再敗,直到國內李自成農民軍風起雲湧,大明都不情願和後金議和談判也就是因為建州衛原本就不是吐魯番國或者土默特部這類獨立於大明的外邦,面子是很重要的。


遠處吹來陣風


雖然明朝封努爾哈齊為都指揮使、龍虎將軍,但是努爾哈齊並非明朝體制內的官員,充其量就是一個土官。在明朝人看來,他努爾哈齊只不過是羈糜之虜,非我官長。畢竟明朝對遼東邊牆以外並沒有什麼實際控制,女真各部充其量也就是明朝的羈糜衛所。畢竟在明朝的官方文件《大明一統志》第八十九卷,女真可是被列為外夷的。
好了,我們可以給明朝遼東邊牆以外的女真下個定義,那就是明朝的屬國,如果屬國也算疆域的話,那麼大清就不止1300萬平方公里了。

至於努爾哈齊為何會與明朝決裂,我們可以看看明朝對女真政策的變化。朱棣把朝鮮半島北部劃給朝鮮以後,面對明朝和朝鮮的拉攏,孟特穆選擇了西遷歸順明朝,作為明朝牽制蒙古的棋子。

作為一枚棋子,孟特穆很好的盡到了責任,先不說孟特穆立下的戰功,就是孟特穆的長子也是因為救明朝官員裴俊而死於七姓野人之手。就這樣明朝是怎麼對待孟特穆的建州左衛的,趁著建州左衛沒有首領又分個建州右衛出來。而且,隨著蒙古的分裂以及徹底衰落,女真就徹底失去了利用價值,明朝就迅速調整了對女真的策略,從之前的拉攏變成了分化瓦解,甚至打壓。

比如說互市這方面,明朝哄抬物價,增設貿易壁壘,對於女真來說這是嚴重的經濟打擊。雖然諸如建州三衛早已轉為農耕,但是由於氣候以及地理的限制,其經濟生產水平並不高。而且由於經濟生產方式單一,大量的商品必須通過與明朝的互市獲得。如果明朝能夠好好利用商品經濟的手段,那麼對女真依然能夠形成一定的約束,但是利用貿易增設壁壘,那就明朝和女真相互離心離德,最後必然會走向對立。

而且明朝對於女真各部的發展不會聽之任之,必然會施加打壓,除了貿易壁壘之外,明朝經常撕破臉皮,直接出面。除了殺害大量的女真首領之外,對女真各部多次進行減丁,對建州就進行了五次屠殺,不亞於滅族。明末屠了海西三次,殺了數千人,其中大部分是壯丁。

所以,沒有努爾哈齊也會有別的女真首領出來個明朝決裂,只不過歷史的劇本選擇了努爾哈齊而已。正所謂風水輪流轉,歷史永遠都是公平的,你不會玩早晚會被別人玩死。

在女真各部各自為政的時候,明朝尚能憑藉體量和資源的優勢壓制女真;當女真大部分都集合在努爾哈齊的旗下之後,明朝就再也無法壓制女真了,畢竟努爾哈齊的八旗子弟們戰鬥力更強,而且八旗制度是一套簡化辦事流程、提高辦事效率的制度,因而能夠最大限度的發揮制度優勢,能高效運轉併為軍事服務。所以,明朝再也無法再抵擋女真的崛起,薩爾滸大戰就徹底敲響了明朝滅亡的喪鐘。

至於《七大恨》來說,這只不過是努爾哈齊和明朝的個人恩怨,畢竟殺父之仇不共戴天,這是努爾哈齊起兵的最大因素。

全文完


北洋海軍炮手


努爾哈赤是雙重身份,一邊是女真部落的酋長,(當然,是他們家族是酋長,不是他),同時又是大明在女真部落的地方軍政長官。

遼國時代的女真的完顏阿骨打家族也是如此,

一般來說,中原王朝統治落後地區,因為太過落後,無法使用流官制度,都是通過拉攏、安撫他們的酋長,瓦解分化他們的聯盟,不讓他們產生聯合,

所以,像完顏阿骨打、努爾哈赤家族這樣的酋長,是拉攏對象,同時也是打壓的對象,他們是女真的部落酋長,統治階級,同時也是大明的官員。(如果不懂,參考自*治*區,為什麼叫這個名字?想想看)

所以,大明王朝強大的時候,他們就是大明王朝壓迫他們族人的狗腿子,當大明王朝落魄了,對他們壓制降低了,他們就產生聯合,逐漸統一,這個時候,他們就是解放民族的英雄,來反抗大明的統治。

他們本身就是雙重身份,利益在哪邊,他們就用什麼身份,他覺得他可以造反了,他就是自己部落的英雄,

如果按照現在的觀點,大明是對他們殖民統治,他們是反抗壓迫的。

當然,我們怎麼會侵略呢?是我們對他們教化,教他們做人。


南朝四百八十寺


大明後期。剋扣軍餉嚴重。毛文龍等把國家秘密免費送。導致敲詐勒索時有發生。大明將領隨時可能會被暴民殺死。軍費又被剋扣。你只能表態跟人民站在一起。剛開始是割據力量。內部不斷洩密。增加滿清自信心。認為三個月就能打下北京。導致不斷進攻。就是那些天天喊著大明完了的精神病。會第一時間把情報送到瀋陽。教唆如何打北京。就是希望大明亡國。


可樂思汗


一個總公司 被裂解,一個CEO被取代,這是常態事件。

大明朝能不能存在,也需看它的控制能力。事實是它控制力恰恰不行了,想取而代之的自然會蜂起。

爭奪政權,改朝換代,這是歷史的基本政治生態。作為明建州將領的努爾哈赤,裂土分茅,另起爐灶,也不過是歷史長河一次次同類事件的重演。



雪天雪晴


李成梁一個牽馬的算不上朝廷將領,李成梁士兵不許遼東百姓收割糧食,並強行搶收,努爾哈赤爺爺老爸說他乾的要不得,於是夥同女真尼堪外蘭乾死努爾哈赤爺爺老爸,之後努爾哈赤起兵報仇!


蛇王十三


你該問為什麼那麼多人,包括滿族漢族,都願意聚集在愛新覺羅身邊,一起推翻明朝呢


巍震天2


這樣說,努爾哈赤他娘姓王,有漢族血統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