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懂脱欧事件,解读英国脱欧风浪中的税是事是非

一说到跨境这件事,必离不开“欧盟”两个字。一说到“欧盟”也就想到了英国“VAT”,想做电商不是一件难事,想要在电商里头混得有人模鬼样的,确实也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是不是。



读懂脱欧事件,解读英国脱欧风浪中的税是事是非

你觉得呢?想要混好,就要了解得更多圈内之事,今天讯讯就在这里给你们扒一扒,电商圈的近日发生的大事件!

脱欧事件

众所周知,脱欧话题近年来在跨境电商各大展会上从未渐断过。就上一次,我们参加了2018深圳物博展时,不少卖家就带着这个问题前来咨询。

在此我们再次说说,为什么英脱欧?原因有几个:1.英语国家:语言门槛低;2.欧盟最大经济体之一:消费能力强,市场范围大;3.英国与欧盟若即若离:距离销售这块税收一直模糊不清,同时从欧洲他国物流清关漏洞较多,物流成本较低,比如双清包税等等;5.相对欧盟完善而灵活的税务体系:比如能轻易注册并拿到税号,并且曾经在欧洲各国用来清关。

对于英国与欧盟的关系,一种认为“欧盟伸手太长,侵犯英国主权”的声音始终存在。近些年,在捍卫其税收主权的种种举动中,英国与欧洲的“分离之心”尽显。说到这儿,不得不先回溯一下欧盟在力争实现一体化的进程中,于税收一体化方面所走过的路。

脱欧是英谋求更多税权的必然之路?

首先是关税协调,这是欧盟自其前身欧共体成立以来的基石且早已完全实现,欧盟内部成员国之间没有关税,而进口到欧盟的货物要基于共同的海关法典,收取统一的关税。

其次是间接税协调,这主要体现在增值税方面,经过30多年的努力,欧盟增值税区域一体化进展明显,所有成员国都实行了增值税,征收环节和税基也得到统一,出口产品统一采取零税率政策。

再次是直接税协调,这主要体现在公司税方面,由于欧盟各成员国对其税收管辖权的让渡极其有限,故欧盟公司税的协调几十年没有太大进步。而英国与欧盟的最大“异心”恰恰就出在这里。

2015年,欧盟决心再次重启一项计划,即对跨国公司在欧盟成员国内的所得按照统一的合并税基征税的CCCTB(2001年首次提出,数度搁浅),希望以此打击部分成员国通过与苹果、谷歌这样的跨国企业达成低税率安排来获得不公平好处的做法,而目前欧盟对跨国企业展开的一系列税收调查和裁决,其实都可视作在为CCCTB铺路。

根据该计划,欧盟将针对在欧盟境内营业的企业,提出单一的计算应税公司利润的规定,所有公司必须符合统一的欧盟税收责任计算规则,针对在欧盟的所有经营行为计算单一的税收返还,而不是遵守各个成员国不同的规定。内部成员国的公司税税率一旦统一,也就彻底解决了资本流向避税港国家(如爱尔兰和卢森堡等)的问题。

这或许进一步打击了英国留在欧盟的信心,使其愈加感到需要重新确立与欧盟关系的新原则。

与此同时,在基本已实现的间接税协调方面,英国与欧盟之间的裂痕也在加大。由于欧盟现行的增值税政策是成员国不设统一税率,各国税率从25%到15%不等,在有些项目上还可低至5%,甚至享受零税率,英国在一些关键项目上一直有免税待遇。

然而,近日,欧盟表示要对增值税政策重新进行评估,希望看到英国废弃零税率项目。可能会受此影响的英国当然很不爽,因为这意味着其在食品、医疗和儿童服装上的增值税免税待遇将被禁止。英国政坛的脱欧派就此给卡梅伦施加了很大压力。

说到屡谈不拢的税收议题,还可以看看金融交易税之争。早在2011年,出于对上一轮国际金融危机的反省,欧盟委员会提出了在欧盟内全面实施金融交易税的金融改革想法,并于次年获得11个欧元区国家支持,然而,英国却一直以“这将重挫伦敦金融业,并导致更多资金流向未实施地区”为由拒绝,并称:除非全球达成统一开征此税的共识,否则英国不会同意。

脱欧可能使英国税收环境有何改变?

其实,即便脱欧,其相关条款将取决于英国与欧盟之间为期两年的谈判,新秩序到底是什么样子尚无定论。

不过,可以确定的是,脱欧后,目前英国公司因欧盟法规定的基本自由原则(即资金、技术、货物、人员的自由流动)而获得的税收优惠也就戛然而止。而某些情况下,不受欧盟的国家援助规则以及基本自由原则约束,英国政府可能向英国企业提供比其他企业更加优惠的税收待遇。

关税方面,有人担心英国将失去作为欧盟成员国才能享受的关税减免优惠,如果英国成为单一市场,进口关税可能会开始实施,英国消费者即使是通过跨境电商从欧盟其他国家购买产品和服务也会增加成本,而英国出口到欧盟市场的牛奶和乳制品则可能面临55%的税率,甚至有些商品的税率会超过200%。

虽然专业人士表示,如英国脱欧,英国人可能通过谈判继续享受免关税待遇,即使新征关税,税率可能也较低,但有对外贸易的企业还是担心行政管理方面会增加高昂成本,如需提交原产地或进口增值税证明等出口报税文书。

增值税方面,如果英国离开欧盟,它将不再需要落实欧盟增值税指令,所以英国企业将可以不就国内供应的货物和服务缴纳增值税。不过,考虑到增值税占英政府年收入的比重很大(2014年和2015年为22%),英国政府不大可能在找到新的替代税之前将其废除。

新的销售税不可能是欧盟增值税的翻版,关键在于其修订程度如何。不受增值税指令约束的英国政府将在设定新的销售税税率方面拥有更多灵活性,英国皇家税务及海关总署可就每种货物和服务类型具体设置税率。

具体到操作层面,鉴于目前欧盟国家普遍使用售后增值税的方式,也就是说当货物进入英国时,货物缴纳进口税(关税+进口增值税),当货物销售后,商品可以退回进口增值税,再按销售额缴纳相应的销售增值税。

英国进口商由此担心,脱欧后,他们会在进口自欧盟的货物提取而非销售时,就不得不缴纳增值税,这将使他们的现金流量更加难以控制。

至于欧盟在公司税协调立法方面的几个主要内容:母子公司指令、合并指令、资本税指令等,对脱欧后的英国也不再起效。

以母子公司指令为例,其规定避免了对同一集团下属的设在不同成员国的子公司双重征税,而如果英国离开欧盟,一家企业集团,母公司和子公司分属于英国和欧盟成员国,就有可能在利润分配时被双重征税,除非英国和这些国家之间也有类似的防双重征税安排。

脱欧会对英国的经济税源造成什么影响?

不同于英国脱欧后的税收环境难以预料,在对英国脱欧后经济大势的判断上,经济界、金融界和商界几乎形成了一边倒的声音,那就是:极不看好。

作为最具官方效力,同时是英国政府对脱欧派最强有力的一次反击,英国财政大臣奥斯本于4月18日发表了一份超过200页的报告,主要内容为脱欧后的长期成本、欧盟成员福利,以及替代方案。

报告评估了脱欧后英国贸易安排的三种可能模式:一、英国是欧洲经济区成员,但不是欧盟成员的“挪威模式”;二、英国能够与欧盟协商双边贸易协议的“加拿大模式”;三、英国将以世界贸易组织(WTO)费率与欧盟市场开展贸易的“WTO模式”。

报告认为,在所有三种情景下,由于贸易和投资下降,脱离欧盟都将对经济带来永久性而非暂时性的损害,国内生产总值将分别下降3.8%、6.2%、7.5%,政府税收将分别减少200亿英镑、360亿英镑和450亿英镑。与此同时,税收减少必然导致在国家医疗服务体系、国防等领域的公共开支下降。

以一些脱欧派人士所提出的“加拿大模式”为例,英国公共服务每年多付出的360亿英镑相当于在20%的个人所得税基础上增税8个百分点。

从另一个角度看,税收的减少当然就是税源的流失,那些为享受欧盟税收优惠而在英国投资设店的外资企业将会出演一幕幕逃离大戏。

例如,近期就有摩根士丹利、评级机构穆迪针对脱欧后的英国经济作出书面警告。包括花旗、德意志、摩根大通等在内的各大银行也纷纷出来“站队”,表示如果英国脱欧,它们或将业务移出英国。

伦敦经济计划网站数据显示,目前在伦敦驻扎的银行共有500多家,其中一半来自世界各地。根据英国金融业并购咨询公司2015年1月的统计数据,在英国的海外金融机构总数为936个。据伦敦金融城统计,截至2015年底,英国金融服务业向国库输送了665亿英镑税收,占国家总税收的11%。

金融业就业人数超过100万人,占英国总劳动力的3.7%。在制造业几乎荡然无存的英国,金融服务业绝对是国家经济的重要支柱。因此,它们的逃离威胁不容忽视。

总的来说大部分欧洲的跨境从业者都从英国打开了整个欧洲的大门,有的赚得盆满钵满,有的也被查的血本无归,这也形成了非常明显的差异化。

近日,权威机构正式报道了关于英国脱欧VAT法案的具体实施:经过旷日持久的谈判后英国已经与欧盟已于2018年3月19日达成协议,确定将于2019年的3月29日正式启动脱离欧盟增值税体系程序,交接周期定为21个月,并于2020年12月31日最终完成脱离欧盟增值税体系。

那么脱离了欧盟增值税体系究竟意味着什么?

简单来说,你可以理解为:对于欧盟而言,从此英国与中国无异。无法再享受在贸易上的便利与优惠。

1. 进口商将面对进入英国的所有商品交纳20%的增值税,并且跟踪销售情况;

2. 欧盟远程销售登记限额失效,多达27000家英国的小企业需要额外承增值税多达7.2个亿;

3. 从欧盟进口到英国的货物平均关税不得超过4%;

4. 英国企业关于VAT MOSS的欧盟单一增值税登记取消,这对美国打击很大,因为很多美国企业已经使用英国作为敲开欧洲大门的口子,需要重新布局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