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人」來了,脫貧快了

核心閱讀

人才支援,是東西部扶貧協作的重要方面。從去年7月以來,兩批38名山東掛職幹部來到重慶,引來產業和資金,統籌推進扶貧項目,增加就業崗位,帶動當地脫貧。今年,山東還將選派280名以上衛生、教育等各類專業技術人才赴重慶開展幫扶活動。同時,重慶區縣黨政機關幹部和專業技術人員400餘人次赴山東學習培訓。

操著濃濃的山東口音,他們來到了重慶最貧困的山區,帶來了崗位,帶來了技術,也帶來了脫貧致富的希望。住在重慶最偏遠深山的農民,開始用起了山東的農業技術,曾經荒涼凋敝的田野裡,建起了一個個農業產業園區。

2017年7月以來,兩批38名山東掛職幹部來到重慶,掛職於各部門各區縣,聚焦主業主責,統籌推進相關扶貧項目和活動。“他們圓滿完成了當地黨委政府交辦的各項任務,成為重慶脫貧攻堅戰線一支重要的‘突擊隊’和‘生力軍’。”重慶市扶貧辦主任劉戈新說。

引產業,半年協調達成30餘項合作

“真扶貧必須看長遠。脫貧致富怎麼才算成功呢?我們認為,要堅持把產業合作作為深化魯渝扶貧協作的基礎和重點,促進貧困地區加快發展、帶動貧困群眾增收。”重慶市扶貧辦副主任,也是山東掛職幹部領隊的趙鋒介紹說。

100億元,這是山東干部給重慶老百姓帶來的大禮包。剛到位不到半年,他們協調達成30餘項初步合作意向。包括魯商集團投資建設武隆白馬山原鄉文化休閒度假小鎮和仙女山特色小鎮、淄博大型連鎖超市和電商平臺設置重慶特色農產品扶貧專櫃、山東山珍園食品科技公司在石柱建設桔梗中藥材基地、山東坤河旅遊開發公司投資建設秀山水上歡樂世界旅遊項目等,總投資額超過了100億元。

與此同時,結合當地產業基礎,引導山東企業投資建設產業合作園區,成為了促進增收、帶動就業的一招妙筆。在重慶開州區浦裡工業新區,山東天瑞重工有限公司一期投資5000萬元,可實現年產值5億元,解決500人就業。山東大地金銀花公司先後在巫山、奉節、石柱、城口等地推廣金銀花產業種植加工,擴大種植面積1500畝,帶動城口金銀花種植戶800人脫貧。

“山東孃家人,給咱的支持可不少!”趙鋒介紹說,為了確保扶貧項目能順利推進、更快更好地開展,金融支持必不可少。

通過多方協調,扶貧幹部們做了許多卓有成效的工作。山東省發改委、重慶市扶貧辦、國開行山東省分行、國開行重慶市分行簽署了四方協議,將單一依靠政府財政資金幫扶為主的方式,轉變為政府引導、金融支持、企業參與相結合的扶貧協作方式。國開行山東分行、重慶分行承諾,2017年到2020年,提供不低於30億元的信貸規模,專項用於山東省發改委確定的扶貧協作重慶重點計劃項目。

建機制,省市、縣縣、鎮村層層對接

38名掛職幹部,只是渝魯合作交流的末梢神經。在這背後,形成了一整套卓有成效的立體合作機制。

一是高層對接。兩省市召開了魯渝扶貧協作高層聯席會議,簽署了兩省市人民政府和人社、教育等8個部門的“1+8”扶貧協作框架協議。二是縣縣對接。山東省14個經濟強縣(市、區)與重慶14個國家扶貧開發工作重點區縣結對。三是鎮村對接。山東省協作地市縣經濟發展強鎮,從發展“一村一品”、農業技術培訓、農產品品牌打造等方面推動重慶貧困村脫貧和發展。四是部門對接。探索建立部門扶貧協作長效機制。五是企業對接。兩省市組織42家企業展覽展銷名優特產和高新科技產品210餘種,簽約經貿合作項目65個,資金額83.2億元,促成濟寧如意等20多家企業在重慶貧困區縣投資興業。

“山東拿出了真金白銀,但如何花在刀刃上呢?我們針對重慶市脫貧攻堅目標措施的調整深化情況,適時調整省級財政援助資金安排計劃,確保發揮效益。”趙鋒介紹說,通過組織14組結對區縣重新梳理援助資金項目需求,提出了第一批5000萬元省級援助資金的投資計劃安排建議,實施援建項目34個,直接用於貧困戶的資金比例達到70%以上。

山東的優秀職教資源也來了。掛職幹部們統籌安排山東省國家示範性骨幹高職院校等優質教育資源,“一對一”全覆蓋式對口幫扶重慶市職業院校;會同省人社廳籌劃依託龍頭企業建設勞動技能實訓基地和扶貧車間等事宜。其中,山東藍海集團“訂單式培養”2個“藍海班”,110名重慶貧困學生受益。

此外,山東商務廳還組織企業赴重慶推介以色列建築勞務合作項目,山東優質企業赴重慶貧困區縣開展招聘活動,提高勞務輸出轉移就業成功率。其中,濰坊歌爾公司、佩特來公司等上市企業為當地貧困人口提供了3000餘個就業崗位。

送技術,280名專業人才助力扶智

一天凌晨12點,王錫剛剛睡下,又接到了一通來自患者家屬的求助電話。他立即答覆:“你們趕緊過來,我馬上去醫院”。王錫,是濟南市中醫醫院主治醫師,正在重慶武隆區中醫院進行對口扶貧。

打來電話的病人家屬,家裡剛滿週歲的男嬰急需手術,當地醫院做不了,去重慶大醫院路途又太遠。聽說來自濟南的王錫醫生技術不錯,不得不在半夜給他打電話求助。

今年5月,王錫被派往重慶武隆區進行幫扶工作。和王錫一樣,來重慶扶貧支援的山東教科文衛人才,已經有182人。在武隆,王錫在針灸科開展診療業務和技術指導,在當地產生了“轟動”,奔著濟南醫生,許多患者慕名而來。

“扶貧要扶智,我們急需各領域的專業技術人才。”劉戈新介紹說。山東濰坊、淄博、東營、日照等市中學主科優秀教師、醫生支教支醫,達成山東省立醫院對口幫扶開州區人民醫院、山東科技大學支持幫助長江師範學院建設發展等20餘項合作意向。濟寧、臨沂、泰安等地企業派員為重慶中藥材、蔬菜、肉牛山羊等產業發展和產品開發提供技術支持。

2018年,山東將累計選派280名以上的專業技術人才赴重慶開展幫扶活動。同時,重慶區縣黨政機關幹部和教育、衛生等專業技術人員400餘人次赴山東學習培訓。

劉戈新介紹說,“此外,我們還精挑細選100名山東扶貧協作重慶專項大學生西部計劃志願者,協調各方給予就業就學等政策激勵。100名西部計劃志願者中,62人前往深度貧困鄉鎮,38人在深度貧困村工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