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不起來,馬季有什麼代表作了?

苗HG57762999


馬季先生作為新中國相聲第一人,應該也是原創相聲第一人。

怹的作品太多,隨便說幾個吧,掛一漏萬,請海涵。


我把《友誼頌》放在第一位。

現在聽著也許會覺著沒意思。

參照《降神會》、《宇宙風》、《土耳其抓兵記》等同一時期的相聲。


作為七十年代初的斷層時期,當時如果沒有這段相聲的出現,都是《降神會》這樣的節目,進入八十年代,您可能壓根就聽不著相聲了。

《五官爭功》

群口相聲的巔峰。春晚上諷刺力度最大的三段相聲之一,另外兩個是《電梯奇遇》和《巧立名目》。



當年的春晚,尺度比現在大的多。

《一個推銷員》

也有叫《宇宙牌香菸》的。這幾個字我用普通話是說不出來。

這段節目是不是相聲,存疑。

但是開啟了春晚乃至所有晚會的相聲小品時代。

《找舅舅》

如果您知道這段相聲創作於1958年,就知道為什麼能進前五了。



是不是有點兒細思極恐?

《傳謠》

神作。這段“超時代”的相聲,對之後網絡時代的預測之神準,現在看來讓人目瞪口呆。


“我就是馬季,他能下蛋嗎!”

《吹牛》

《百吹圖》,典型的子母哏節目。

對子母哏的節目許多人誤解很大。捧逗的節奏要越來越快、越來越緊,後一句要始終壓著前一句的,才叫子母哏。

《吹牛》就是範本。

底太好了!

“咱們吹牛的人都不要臉了!”

《富了以後》

改編自楊振華先生的《如此大款》。

馬老後期與劉偉互為捧逗,這段之後,馬老就開始淡出舞臺。話說馬老師真喜歡劉偉啊!


其他還有不少,就不一一列舉。

有人會問,馬老最擅長“歌頌型”相聲啊?

其實在馬老所有的作品中,歌頌型相聲佔不到三分之一。

至於原因:

第一,“歌頌型”相聲其實不是馬老的主要創作方向,馬老創作“歌頌型”相聲也是不得已而為之。

第二,“歌頌型”相聲太難。創作難,演起來也難,別人搞不出來,搞出來也沒有馬老的好。所以有了錯覺。

說馬季先生只會“歌頌”,是冤枉怹老人家了。

不過姜昆更冤。


以上……


相聲沙彌


提到馬季我第一個想到的是他的《宇宙牌香菸》

第二個是《五官爭功》帶著幾個徒弟們上春晚表演的,也是怕徒弟們有意見那陣兒馬季在春晚上總說群口,真的是不偏不倚,沒有隻帶誰不帶誰的,當師父確實不容易啊。

還有一個印象特別深刻的那個《馬季下蛋了》叫什麼名兒來著忘了,就是說以訛傳訛這事兒的。

其他比如《新桃花源記》,《友誼頌》,《戰歌嘹亮》,《舞臺風雷》等等吧,馬季的創作能力特別強悍,新段子頻出,經常性的下鄉採風,然後就通宵達旦的寫相聲,可說是很高產的相聲演員了。

他強調的相聲演員要兩條腿走路,既要能演還要能創作,他做到了,他的徒弟們,差點事兒。

新相聲有個問題比較嚴重,創作出來不太好流傳,不像傳統段子,作為基本功,像教材一樣說相聲的總拿來用。

馬季也有幾段經典的傳統活啊,像《找堂會》《扒馬褂》甚至單口的《山東鬥法》他也說過。

俱往矣。


閒白社


第二個原因是馬季老師相聲時代特色太重了,馬季老師22歲進說唱團,那一年是哪年55年,那是激情燃燒的年代啊,人們願意歌頌祖國願意歌頌黨也願意聽這些段子,這就提供了歌頌型相聲發展機會,然後呢經歷過那個特殊年代,歌頌型相聲成為主流相聲。

第三個原因呢是基本功,馬季老師22歲一進說唱團立刻就擔任團支部書記,然後才正式開始學相聲,這樣造成了一個問題誰教?最後是侯寶林、劉寶瑞、郭全寶、郭啟儒共同教的,一個和尚挑水喝,兩個和尚抬水喝,三個和尚沒水喝何況四個人呢,再趕上破四舊,一些髒口,迷信,三俗段子就不能學了,綜合種種馬季老師的傳統功底傳統段子可能掌握的就不那麼好了,也就沒有多少老瓶裝新酒改編機會,所有段子只能新編。

綜合以上年代老遠以及不說傳統段子和只說歌頌型相聲,馬季老師能被記住並且能被流傳的段子就可想而知了。


芸逸千行


馬季是著名的相聲演員,可以說是一代宗師。在那個年代相聲還是很受歡迎的,他比較出名的一個相聲是春晚上的宇宙牌香菸,當然他也有其他的相聲比如訓徒,五官爭功,這個五官爭功是和劉偉等人合作的,後來他兒子馬東也在春晚上表演了一個新五官爭功和周偉,大山等人合作的。

馬季的相聲還有送別,老少樂,打電話,北京之最,彬彬有禮,成語新篇,新地理圖,戒菸,戲劇雜談等,不過不管是單口相聲還是對口相聲還是群口相聲,馬大師都表演的很精彩,也培養了很多徒弟,所以相聲界還是後繼有人的。

小編只記得怎麼多了,有人知道的可以繼續補充,


中智汽車科技CEO


馬季的相聲播放的不太多。比較經典的段子應該是《打電話》和《友誼頌》,春晚上的《宇宙牌香菸》和群口相聲《五官爭功》,《吹牛》。其他的想不起來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