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業的「得」與「德」——大成基金員工「小三門」事件有感

有一種悲傷,逆流成河!

一位前媒體人,自稱大成基金互聯網金融創新部負責人柴彬的妻子,用長篇網文痛斥丈夫迷戀“小三”、棄妻棄兒、濫施家暴等斑斑劣跡。全文9118個字,字字捶心!知更君從頭看到尾,不見煽情,卻能感受到一種深入骨髓的冰冷的絕望!

僅就那一句話——“其實你有沒有想過,你才是小三呢,不被愛的那個才是小三!”,就深深的震撼了知更君。假如這句話為真,那柴彬君真可謂玩文字遊戲的高手之中的高手,短短一句話,攪渾了道德、法律、哲理和辯證法,將一件醜聞說的如此大義凜然,忽然間就讓知更君想起了戲臺上那奸臣的花臉。

有趣的是,據說,這位柴彬先生還發了一段回應的文字。知更君上個圖,供吃瓜群眾熱鬧一下:

基金業的“得”與“德”——大成基金員工“小三門”事件有感

知更君的評論是:此文充分體現出基金精英的理性和冷靜,行文呈公式化的簡明扼要,但對諸如“小三”等核心事件避重就輕,最後瀟灑地用“止損”一詞彰顯了行業特性——如果要濃縮成三個字來形容知更君所見,那就是:冷冰冰!

和悲傷一起逆流成河的,還有大成基金權益類產品今年冷冰冰的業績。知更君翻閱了WIND的數據,截至9月25日,除大成景恆A略有盈利外,大成基金旗下其它的普通股票型基金和偏股混合型基金全線虧損,其中,竟有超過半數跑輸了滬深300指數。雖說年景不好,但也不該把過錯推給“老天爺”不是?

更有趣的是,大成基金的資產管理總規模貌似很龐大:WIND數據顯示,截至2018年二季度末,84只基金合計總資產淨值達到1479億元。但如果來一次“脫水”,剔除掉規模驚人的1044.79億元的貨幣基金,這個巨漢就會突然變成一個普通人:WIND數據顯示,截至2018年二季度末,股票型基金淨值僅有29.9億元,混合型基金淨值僅有270億元,債券型基金淨值僅有128億元。

但是在2007年,大成基金可是僅憑藉13只產品,就能手握股票型基金的327億元、混合型基金的1047億元啊!不過十年流轉,昔日芳華怎就會調零至此?

不知怎的,知更君腦海中突然間就蹦出了“德位相配”這四個字。這四個字的核心,是德在位先,有品德的人,方配的上大位,否則,即便運氣使然竊據高位,最終仍會因失德而墜落。知更君覺得,這四個字放四海而皆準,用在基金行業中,大抵也不會錯。

中國證券基金業協會的會長洪磊,在今天的一個論壇上指出,基金是一個因信用而生的行業,投資者將身家財產的處置權託付於管理人,這是一種高度的信任。信義義務是基金行業的靈魂和根本。知更君的理解是,洪磊會長所強調信義義務,與“德位相配”四個字有異曲同工之妙,基金行業的“德”,便是不辜負投資者高度信任的信義,忠實而且勤勉。

跟蹤基金行業十餘年時間裡,知更君看到了基金行業因其地位而所“得”極多:在現行收費體制下,這是一個“旱澇保收”的行業,以今年上半年為例,雖然A股市場巨震令投資者受損慘重,但半年間123家基金公司的管理費收入依舊有308億元之多——在外界的眼裡,基金業仍以暴利的形象示人。

但坦白的說,投資人的感受真的不太好。交納了鉅額管理費的基民們,較少會有從基金投資中獲得合理回報的愉悅感——當然,基金業會抱怨,是基民的短線操作思維毀掉了這種愉悅感。可是,正如不應該將投資虧損都歸咎於“老天爺”一樣,難道就應該將投資不利的罪責都加諸於基民自身麼?

從媒體觀察的視角來看,基金圈已成為一個名利場,各種奇形怪狀的權力和利益交織其中,外人只能看到光怪陸離。比如說,新財富分析師評選中的各種不可言喻的八卦,主角總少不了基金經理,哪怕是前任基金經理;比如說,金融圈中喜歡用軟件線上調情甚至“約炮”的身影裡,基金精英們朦朧可見;又比如說,各類狗血劇情的“小三門”中,竟也一次又一次地見到了“基金”二字......

所以,從公眾號的閱讀情況來看,如果八卦一次基金業的桃色,10萬+不是夢想,但如果你要討論一下,基金業績的好壞,如何在數千只基金中“掃雷”,冷遇就是家常便飯了。好吧,基民的心正在變的冷冰冰。但這應該怪基民嗎?

所“得”應有所“德”,有“德”方能有“得”。知更君回想,大成基金傾其全力豪賭重慶啤酒一役之日,想必是不會以為,桂冠也會有丟失的一天。

基金業的“得”與“德”——大成基金員工“小三門”事件有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