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大学突围20年,今年获得北京大学对口支援,前景可期

今年2月,教育部公布了14所省部合建大学名单,山西大学榜上有名。而

它和河北大学,是14校中唯二的“四非大学”,即非985、非211、非世界一流大学、非世界一流学科。

自上世纪90年代落选211工程大学以来,这所中部地区的地方大学,始终在困境中求生存、找出路,几经辗转,突围了20年。

1995年,国务院批准启动“211工程”,即面向21世纪、重点建设100所左右的高等学校和一批重点学科的建设工程。在与太原理工大学的竞争中,山西大学落败。

2004年初,教育部决定与中西部地区无教育部直属高校的14省(自治区、兵团),各共建一所地方所属大学,以加强与地方政府合作,强化地方政府及有关部门对高校的支持力度,为地方高校发展创造良好外部环境和更广阔空间。

最终,山西省与教育部于2005年5月13日签订协议,非211工程大学的山西大学成为省部共建大学。

2007年,山西大学在省部共建大学中,获得了一个额外机会。教育部希望在这些高校中,挂靠一个省部共建工作研究中心,以研究论证地方高校的发展。该中心最终挂靠在了山西大学。

2012年,山西大学顺利加入“中西部高校综合实力提升工程”。

北京大学与山西大学的对口支援,是今年山西大学成为部省合建大学之外的第二件大事。

2018年8月,《北京大学支持山西大学建设与发展实施方案》签署,北京大学对口支援山西大学一事就此敲定。据了解,该方案制定得十分详细,这其中就包括了将由北大选派人员到山西大学任校长。

9月30日上午,山西大学召开干部教师大会,宣布学校新任主要领导。此前任北京大学校办产业管理委员会办公室主任的黄桂田,出任山西大学党委副书记、校长,试用期一年。

目前,除了校长黄桂田出自北大,山西大学现有七名副校长,其中两位也都出自北京大学。

据了解,10月末,将会有一半左右的山西大学中层行政干部,前往北大学习、对接。

受访者们均表示,如果与北大的合作能逐渐深入,或许可以解决学校现有的一些问题,包括办学水平、科研水平、管理水平等,都会得到一定的提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