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弃美国优厚待遇和清华邀约,他扎根西北,解决多个世界难题,当选中科院院士

少年时,他靠着5年的中小学知识,自学考上了清华大学;青年时,他心怀大西北,到西安交通大学任教;中年时,他拒绝美国高薪,学成归国,不负诺言,继续选择西安交通大学;如今,他解决公认难题,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他就是西安交通大学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院长——管晓宏教授。

放弃美国优厚待遇和清华邀约,他扎根西北,解决多个世界难题,当选中科院院士

少年:曲折的求学之路

管晓宏,1955年出生于四川泸州。在他很小的时候,由于父母的工作变动,他来到了陕西。管晓宏刚上完小学四年级,学校就因为文革不得不停课。直到两年后,他才读了小学的初中版。后来,因为父母同时下放农村,他不得不转学到乡下学习。那时的乡下,学习条件可想而知,一年多后,管晓宏“中学”毕业了。

1970年7月,不满15岁的管晓宏参加了陕西华县(现渭南市华州区)柳枝公社的民工队,到冶金部第十冶金建设公司参加三线建设。因为擅长吹笛子,当年11月,管晓宏凭借出色的表演被选入宣传队,参加省军区调演,他也借此从民工转为正式工人。

他在工作之余,用借来的教科书,自学完了初中、高中的全部数理化课程,还初步自修了微积分、理论力学、电工学等大学课程。到了1977年恢复高考,管晓宏报名参加。1978年春节前一个星期,他收到清华大学自动化专业的录取通知书,成为华阴县(现华阴市)唯一被清华大学录取的考生,此后在清华度过了本科、研究生7年的求学时光。

放弃美国优厚待遇和清华邀约,他扎根西北,解决多个世界难题,当选中科院院士

青年:赴美前夕许下重诺

研究生毕业后的管晓宏,并没有留在北京或者回到四川,而是选择回到陕西,回到这片他生活了十几年的土地,在西安交通大学任教。任教期间,他很快察觉到博士水平将成为高校教师的必要条件。于是,他想出国深造。后来,他申请到了美国康涅狄格大学电机与系统工程系的全额奖学金,自费公派赴美国攻读博士学位。在赴美前夕,西安交通大学校长携众多同事为他送行,面对如此盛况,管晓宏当场许下重诺:我一定学成归来!

管晓宏深知出国求学的机会来之不易,绝不能让宝贵的时间在异国他乡白白流失。他经常夜以继日地学习,工作到深夜两三点钟更是常事。一次,一位为了校园盗窃案而深夜奔忙的女警察,看到实验室亮着灯便走进来盘查,看到管晓宏在伏案工作后赞叹不已,对他说:“你们中国留学生真刻苦,了不起!”

1988年至1995年,在美国学习工作期间,他的研究取得了重要理论研究成果,每年创造数百万甚至上千万美元经济效益,并在国际一流学术期刊发表多篇论文。他的导师、著名华裔科学家陆宝森教授,称他是“该系成立15年来最优秀的学生之一”。

放弃美国优厚待遇和清华邀约,他扎根西北,解决多个世界难题,当选中科院院士

中年:拒绝美国高薪,婉拒清华,回到西北

1993年5月,管晓宏获得博士学位,被美国当时最大的电力公司PG&E(太平洋燃气与电力公司)聘任为高级顾问工程师。加上他研究的专业热门,各种机会接踵而至,待遇优厚,研究条件也优越。但他内心从来都没忘记,祖国在

这方面也急缺人才。面对抉择,管晓宏决定放弃美国优厚待遇,回国工作。

回国前,清华大学自动化系领导写信希望他回母校工作,被他婉拒,因为出国前,他曾对西安交大表示过一定会回来。1995年7月,他回到西安交通大学。

放弃美国优厚待遇和清华邀约,他扎根西北,解决多个世界难题,当选中科院院士

2017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

回国后的工作并非一帆风顺,管晓宏从讲师做起,每个月只有300多元的工资。但这不是最难的,最大的难关是在科研方面,科研经费无法落实,工作无法全面展开。但是他依然和同事们共同奋斗,一点一滴从头做起。

多年的不懈研究,使管晓宏针对能源、电力和互联网等网络化系统,提出了系统优化、物理安全与信息安全的新理论与新方法,解决了多个公认难题,取得了系统性创新成果,为能源电力等系统的提效节能和保障安全做出重要贡献。

2017年,管晓宏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面对荣誉,他说:“中科院院士只是一个学术荣誉称号,既不是职称也不是行政职务,当选院士意味着对国家、社会、学校更大的责任和担当。”目前,管晓宏院士正率领团队以信息物理融合系统,包括智能电网、物联网等的优化、安全和大数据分析等为重点,紧密围绕国家重大需求进行原创性基础研究,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一定会在关键技术上取得重大突破!

欢迎选择西安交通大学深造,更多资讯请关注头条号:西安交通大学研招办

部分素材来源于华商网、西安交通大学官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