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类赏京秋,咱还得和张恨水学学

这是“秋览城”主题

19次推送

另类赏京秋,咱还得和张恨水学学

北京的乌鸦是一景,尤其是秋冬时节天刚擦黑的时候,大批的乌鸦就会盘旋在京城上空。尤其是故宫附近和长安街一带,到了晚上随便一抬头,就能看到枯树上一大群一大群的全是小黑影,有铺天盖地之势,顿起一身鸡皮疙瘩。这些乌鸦除了气势惊人,攻击力也不容小觑。深秋的傍晚,骑行经过长安街的人无不胆战心惊,生怕被从天而降的鸟粪砸中。

另类赏京秋,咱还得和张恨水学学

妈呀,童年阴影啊

“乌鸦漫天飞”的景象是很多大城市的常见问题,主要源于城市的“热岛效应”。不过北京老城区的乌鸦问题由来已久。晚清遗老徐珂编写的《清稗类钞》中记载,“太庙多鸦,每晨出城求食,薄暮始返,结阵如云,不下千万,都人呼为寒鸦。民间学塾,往往视为散学之侯。”

另类赏京秋,咱还得和张恨水学学

这是网友绘制的乌鸦行动路线图

故宫“宫鸦”的由来颇有神话色彩。萨满教将乌鸦和喜鹊奉为神鸟。传说努尔哈赤曾在战场上遇险,就是因一群乌鸦落在身上打了掩护,才得以逃命。在沈阳故宫清宁宫前面的庭院中,专门设有“索伦杆”。索伦杆是满族人用来祭天的工具,木杆的下端镶嵌在夹杆石中,上端有一个碗状的锡斗,锡斗里则放上切碎的猪内脏和碎米,专门供乌鸦食用。

另类赏京秋,咱还得和张恨水学学

入关以后,皇家依旧在紫禁城设置索伦杆。比如后来成为祭祀场所的坤宁宫殿前就有一处。

另类赏京秋,咱还得和张恨水学学
另类赏京秋,咱还得和张恨水学学

坤宁宫的索伦杆现在只剩下旗杆石了

这不,民国时期鸳鸯蝴蝶派代表人物张恨水就对故宫的乌鸦情有独钟,说在这深秋的日子里,宫鸦与黄昏相配,极容易引人抒发怀古之幽情。天气转凉,不多日我们也就能再次领略张恨水笔下的深秋景象了吧。

另类赏京秋,咱还得和张恨水学学

听鸦叹夕阳

张恨水

北平的故宫,三海和几个公园,以伟大壮丽的建筑,配合了环境,都是全世界上让人陶醉的地方。不用多说,就是故宫前后那些老鸦,也充分带着诗情画意。

另类赏京秋,咱还得和张恨水学学

在秋深的日子,经过金鳌玉蝀桥,看看中南海和北海的宫殿,半隐半显在苍绿的古树中。那北海的琼岛,簇拥了古槐和古柏,其中的黄色琉璃瓦,被偏西的太阳斜照着,闪出一道金光。印度式的白塔,伸入半空,四周围了杈枒的老树干,像怒龙伸爪。这就有千百成群的乌鸦,掠过故宫,掠过湖水,掠过树林,纷纷飞到这琼岛的老树上来,远看是黑纷腾腾,近听是呱呱乱叫,不由你不对了这些东西,发生了怀古之幽情。

另类赏京秋,咱还得和张恨水学学

着照中国词章家的说法,这乌鸦叫着宫鸦的。很奇怪,当风清日丽的时候,它们不知何往?必须到太阳下山,它们才会到这里来吵闹。若是阴云密布,寒风瑟瑟,便终日在故宫各个高大的老树林里,飞着又叫着。是不是它们最喜欢这阴暗的天气?我们不得而知。也许它们讨厌这阴暗天气,而不断地向人们控诉。我总觉得,在这样的天气下,看到哀鸦乱飞,颇有些古今治乱盛衰之感。真不知道当年出离此深宫的帝后,对于这阴暗黄昏的鸦群作何感想?也许全然无动于衷。

另类赏京秋,咱还得和张恨水学学

北平深秋的太阳,不免带几分病态。若是夕阳西下,它那金紫色的光线,穿过寂无人声的宫殿,照着红墙绿瓦也好,照着这绿的老树林也好,照着飘零几片残荷的湖淡水也好,它的体态是萧疏的,宫鸦在这里,背着带病色的太阳,三三五五,飞来飞去,便是一个不懂诗不懂画的人,对了这景象,也会觉得衰败的象征。

另类赏京秋,咱还得和张恨水学学

一个生命力强的人,自不爱欣赏这病态美。不过在故宫前,看到夕阳,听到鸦声,却会发生一种反省,这反省的印象给予人是有益的。所以当每次经过故宫前后,我都会有种荆棘铜驼的感慨。

另类赏京秋,咱还得和张恨水学学另类赏京秋,咱还得和张恨水学学

《街角的老北京》

卢文龙 著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提到老北京,在大多数人的印象中,是红墙绿瓦、古城墙,是狭长的胡同、四合院,是提着鸟笼、坐在茶馆里喝茶的男人,是摇着蒲扇,围坐在大门口闲话家常的女人,是天际传来的悠远的鸽哨声、空竹声……如今,到哪里还能找到这些属于老北京韵味呢?

阿龙写这本书的目的就是想要让大家体味老北京的“气味”,让身在北京却忘记老北京气韵的人们找寻到自己记忆深处的腔调,让想来北京旅游的人们有机会真正明白来北京要吃点啥、看点啥,老北京到底是怎样的。为此,他游走在现代北京的街头巷尾、古寺园林,寻找尚存的老北京气韵,并将目之所及且依稀尚存的、原汁原味的老北京的风物图景记录下来,以细腻的笔触,生动的文字,带您品尝地道的老北京传统吃食,体味属于旧京的文化与遗迹,认识三千年古都最本来的样貌,感受这座城市的独特韵味。

另类赏京秋,咱还得和张恨水学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