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類賞京秋,咱還得和張恨水學學

這是“秋覽城”主題

19次推送

另类赏京秋,咱还得和张恨水学学

北京的烏鴉是一景,尤其是秋冬時節天剛擦黑的時候,大批的烏鴉就會盤旋在京城上空。尤其是故宮附近和長安街一帶,到了晚上隨便一抬頭,就能看到枯樹上一大群一大群的全是小黑影,有鋪天蓋地之勢,頓起一身雞皮疙瘩。這些烏鴉除了氣勢驚人,攻擊力也不容小覷。深秋的傍晚,騎行經過長安街的人無不膽戰心驚,生怕被從天而降的鳥糞砸中。

另类赏京秋,咱还得和张恨水学学

媽呀,童年陰影啊

“烏鴉漫天飛”的景象是很多大城市的常見問題,主要源於城市的“熱島效應”。不過北京老城區的烏鴉問題由來已久。晚清遺老徐珂編寫的《清稗類鈔》中記載,“太廟多鴉,每晨出城求食,薄暮始返,結陣如雲,不下千萬,都人呼為寒鴉。民間學塾,往往視為散學之侯。”

另类赏京秋,咱还得和张恨水学学

這是網友繪製的烏鴉行動路線圖

故宮“宮鴉”的由來頗有神話色彩。薩滿教將烏鴉和喜鵲奉為神鳥。傳說努爾哈赤曾在戰場上遇險,就是因一群烏鴉落在身上打了掩護,才得以逃命。在瀋陽故宮清寧宮前面的庭院中,專門設有“索倫杆”。索倫杆是滿族人用來祭天的工具,木杆的下端鑲嵌在夾杆石中,上端有一個碗狀的錫鬥,錫鬥裡則放上切碎的豬內臟和碎米,專門供烏鴉食用。

另类赏京秋,咱还得和张恨水学学

入關以後,皇家依舊在紫禁城設置索倫杆。比如後來成為祭祀場所的坤寧宮殿前就有一處。

另类赏京秋,咱还得和张恨水学学
另类赏京秋,咱还得和张恨水学学

坤寧宮的索倫杆現在只剩下旗杆石了

這不,民國時期鴛鴦蝴蝶派代表人物張恨水就對故宮的烏鴉情有獨鍾,說在這深秋的日子裡,宮鴉與黃昏相配,極容易引人抒發懷古之幽情。天氣轉涼,不多日我們也就能再次領略張恨水筆下的深秋景象了吧。

另类赏京秋,咱还得和张恨水学学

聽鴉嘆夕陽

張恨水

北平的故宮,三海和幾個公園,以偉大壯麗的建築,配合了環境,都是全世界上讓人陶醉的地方。不用多說,就是故宮前後那些老鴉,也充分帶著詩情畫意。

另类赏京秋,咱还得和张恨水学学

在秋深的日子,經過金鰲玉蝀橋,看看中南海和北海的宮殿,半隱半顯在蒼綠的古樹中。那北海的瓊島,簇擁了古槐和古柏,其中的黃色琉璃瓦,被偏西的太陽斜照著,閃出一道金光。印度式的白塔,伸入半空,四周圍了杈枒的老樹幹,像怒龍伸爪。這就有千百成群的烏鴉,掠過故宮,掠過湖水,掠過樹林,紛紛飛到這瓊島的老樹上來,遠看是黑紛騰騰,近聽是呱呱亂叫,不由你不對了這些東西,發生了懷古之幽情。

另类赏京秋,咱还得和张恨水学学

著照中國詞章家的說法,這烏鴉叫著宮鴉的。很奇怪,當風清日麗的時候,它們不知何往?必須到太陽下山,它們才會到這裡來吵鬧。若是陰雲密佈,寒風瑟瑟,便終日在故宮各個高大的老樹林裡,飛著又叫著。是不是它們最喜歡這陰暗的天氣?我們不得而知。也許它們討厭這陰暗天氣,而不斷地向人們控訴。我總覺得,在這樣的天氣下,看到哀鴉亂飛,頗有些古今治亂盛衰之感。真不知道當年出離此深宮的帝后,對於這陰暗黃昏的鴉群作何感想?也許全然無動於衷。

另类赏京秋,咱还得和张恨水学学

北平深秋的太陽,不免帶幾分病態。若是夕陽西下,它那金紫色的光線,穿過寂無人聲的宮殿,照著紅牆綠瓦也好,照著這綠的老樹林也好,照著飄零幾片殘荷的湖淡水也好,它的體態是蕭疏的,宮鴉在這裡,揹著帶病色的太陽,三三五五,飛來飛去,便是一個不懂詩不懂畫的人,對了這景象,也會覺得衰敗的象徵。

另类赏京秋,咱还得和张恨水学学

一個生命力強的人,自不愛欣賞這病態美。不過在故宮前,看到夕陽,聽到鴉聲,卻會發生一種反省,這反省的印象給予人是有益的。所以當每次經過故宮前後,我都會有種荊棘銅駝的感慨。

另类赏京秋,咱还得和张恨水学学另类赏京秋,咱还得和张恨水学学

《街角的老北京》

盧文龍 著

北京聯合出版公司

提到老北京,在大多數人的印象中,是紅牆綠瓦、古城牆,是狹長的衚衕、四合院,是提著鳥籠、坐在茶館裡喝茶的男人,是搖著蒲扇,圍坐在大門口閒話家常的女人,是天際傳來的悠遠的鴿哨聲、空竹聲……如今,到哪裡還能找到這些屬於老北京韻味呢?

阿龍寫這本書的目的就是想要讓大家體味老北京的“氣味”,讓身在北京卻忘記老北京氣韻的人們找尋到自己記憶深處的腔調,讓想來北京旅遊的人們有機會真正明白來北京要吃點啥、看點啥,老北京到底是怎樣的。為此,他遊走在現代北京的街頭巷尾、古寺園林,尋找尚存的老北京氣韻,並將目之所及且依稀尚存的、原汁原味的老北京的風物圖景記錄下來,以細膩的筆觸,生動的文字,帶您品嚐地道的老北京傳統吃食,體味屬於舊京的文化與遺蹟,認識三千年古都最本來的樣貌,感受這座城市的獨特韻味。

另类赏京秋,咱还得和张恨水学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