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一縷思愁寄予明月

中秋團圓夜,明月寄相思

在中國,有兩大團圓的日子

春節和中秋

中秋節正處農曆八月十五

遊子歸鄉,全家歡聚

中秋,一縷思愁寄予明月

皓魄當空寶鏡升,雲間仙籟寂無聲

平分秋色一輪滿,長伴雲衢千里明

中秋是個古老的節日

傳說,嫦娥奔月後和后羿分隔兩地

以月餅傳遞相思

民間懷念兩人

形成了中秋月圓吃月餅的習俗

中秋,一縷思愁寄予明月

十五的圓月也象徵歡聚

魏晉時期,祭月、賞月、拜月已經開始

每逢中秋,人們擺出果品

把酒問月,慶賀美好的生活

中秋,一縷思愁寄予明月

塵中見月心亦閒,況是清秋仙府間

中秋之夜,天空澄澈,月明如鏡

正是一幅美不勝收的佳景

為了點亮這等美景

便有了“燃燈”以助月色的風俗

中秋,一縷思愁寄予明月

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

無論有多少習俗

中秋節最大的意義還是“團圓”

八月之時,滿樹桂花飄香

對著月色,喝一杯桂花蜜酒

看著全家生活甜甜蜜蜜

也是一種節日的享受

中秋,一縷思愁寄予明月

天將今夜月,一遍洗寰瀛

暑退九霄淨,秋澄萬景清

中國人歷來重視家庭

對父母、子女來說

中秋是一縷永遠不會斷絕的眷戀

雖然平淡,但是綿長

中秋,一縷思愁寄予明月

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

此事古難全

人們常說,這家人有福氣

什麼是福氣?

逢年過節,一家人身體健康

圍在桌子旁邊

吃上一頓團圓飯,就是福氣

中秋,一縷思愁寄予明月

暮雲收盡溢清寒,銀漢無聲轉玉盤

炎熱不曾完全褪去,明月已經悄悄豐腴

有人不得不選擇在這個團圓的日子

在大城市的喧囂中默默度過一天

可是

雙腳未曾踏上家鄉的土地

一顆心卻早早飛到父母的身邊

中秋,一縷思愁寄予明月

離別一何久,七度過中秋

人生能有幾個中秋節呢?

不管是父母還是愛人

所求的也許不是花好月圓

不是貴重的禮物

而只是平平淡淡的相聚

中秋,一縷思愁寄予明月

中秋節之所以重要

不是因為月餅,也不是因為美景

它帶來的,是生活的儀式感

無須榮歸故里、無須衣錦還鄉

“團聚”就是普通人的小確幸

中秋,一縷思愁寄予明月

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

時光匆匆,中秋已至

天上的明月,寄寓無限思鄉情

父母的髮絲漸漸被歲月染白

無論身在何處

別忘了給掛念的人送上問候

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