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電影史上排名第一的電影,充滿了正義感和正能量非常值得觀看

電影《肖申克的救贖》講述了銀行家安迪的自我救贖。無辜身陷囹圄的安迪並沒有放棄重生的希望,用一把小錘頭,花了整整19年的時間,挖出一條通向自由的隧道。在所有人放棄希望,順從於監獄的體制的時候,安迪彷彿是他們中的異類,對自由生活的不懈追求最終讓他在彼岸重生。關鍵詞:體制化肖申克安迪救贖希望

世界電影史上排名第一的電影,充滿了正義感和正能量非常值得觀看

一、電影簡介:

電影《肖申克的救贖》改編自斯蒂芬〃金的同名小說。1947年,年輕的銀行家安迪因為妻子有婚外情,酒醉後本想用槍殺了妻子和她的情人,但是他沒有下手,巧合的是那晚有人槍殺了他妻子和她情人,他被指控謀殺,並被判無期徒刑。監獄裡不通情理,警官和典獄長殘暴地對待犯人。安迪由於精通財務知識,擺脫了獄中繁重的體力勞動和其它變態囚犯的騷擾。但同時安迪也逐步成為肖申克監獄長洗黑錢的重要工具。安迪知道按正常的方式出獄無望,一心想要通過自己的努力重獲由。堅持不懈的挖掘使他越獄成功。

世界電影史上排名第一的電影,充滿了正義感和正能量非常值得觀看

二、觀後感受(從監獄入手)

《肖申克的救贖》這部電影,之前我看了很多次,每一次看,品味它的情節、對白,都能體會到其中蘊含著的不同的意味。

故事發生在監獄裡,我就從監獄入手,說一下我對這座“監獄”的理解。監獄裡,獄警粗暴而嚴厲的管教讓犯人們喪失了自由、希望以及尊嚴,逐漸消磨了個性,行為變得整齊劃一,生活變得毫無波瀾,他們的眼神中也不再有熠熠的光彩。典獄長要求犯人們讀《聖經》,希望犯人們信仰上帝,但自己卻殘酷地對待犯人,草菅人命,甚至在安迪無罪的真相就要大白於天下時,由於怕安迪出獄後暴露自己的罪行,企圖讓安迪一輩子都待在監獄裡,因而把證人兼犯人殘酷地殺害。監獄給我帶來的感覺就是死板、沉悶、陰暗、無情、醜惡、骯髒、束縛的。

仔細回味之後,我越發地意識到,監獄不僅僅只是象徵著黑暗,更象徵著一種體制化的環境。其實,監獄的黑暗其實並不可怕,可怕的是當你身處於這種環境中的時候,你的個性將被消滅,歸於平庸,甚至逐漸完全喪失你賴以生存的所有技能。老圖書管理員布魯斯在監獄中生活了50年,在行將就木之際,收到一張假釋令,看著老布魯斯茫然無措的眼神,不禁令人揪心。面對與50年前截然不同的社會,布魯斯就像一個什麼都不懂的孩童,不習慣路上的車流,不習慣陰暗潮冷的住處,不習慣年輕人投來的厭惡的目光……最終,他選擇了自殺。看到布魯斯枯槁的身軀毫無生氣地懸在年齡不一定比他大的木質橫樑上,我不禁深深嘆息。體制化的生活讓

布魯斯無法擺脫飾演了足足50年的單一角色,當生活環境發生巨大變化的時候,他已不再年輕,再沒有時間和精力去調整適應,或許面對這樣陌生的世界,天堂才是他最好的歸屬。正如影片裡所說的:“These walls are kind of funny like that. First you hate them, then you get used to them. Enough time passed, get so you depend on them. That`s institutionalized.”這些圍牆很有意思,剛開始你很厭惡它們,然後開始慢慢習慣,最終你將發現你已經離不開它們。這就是體制化。

世界電影史上排名第一的電影,充滿了正義感和正能量非常值得觀看

面對體制化,絕大多數的人選擇了忍受,忍受獄警的暴力,忍受枯燥乏味的生活。我不禁聯想到當前的社會對於人的要求,不正是體制化的麼?那些從專業學校培訓出來的高材生們,不正是這樣的一群人麼?那些僅僅依靠某一項技能而奮鬥在工作崗位上的員工們(比如流水線上的工人),我想也影片中所說的一樣,剛開始工作的時候,覺得厭倦乏味,慢慢地開始適應,最後發現一旦離開這個崗位,自己已經沒有精力和動力再去學習並精通一門新的技術了,於是他們學會了忍受,忍受老闆剋扣工資、忍受工廠加班不加薪、忍受領導無故的責罵,沒有人主動站出來說要改變當前的環境,就是當前工人們所遭這遇到的不公平的待遇。再想想我們自己,在公安大學接受了4年的專業訓練,畢業了之後,倘若不幹公安,我們還能幹什麼?就算將來從事警察事業,一旦脫了制服,像疑案忠魂裡的老馬一樣,我們面對的會是怎樣的生活?這些都值得我們進一步去思考。

世界電影史上排名第一的電影,充滿了正義感和正能量非常值得觀看

讓我欣慰的是,影片並沒有讓體制化的夢魘徹底摧毀我們的希望。正如安迪所說,“Here’s where it makes the most sense. You need it so you don"t foget. Foget that there are palce in the world that aren’t made out of stone That there’s something inside that’s yours, that they can’t touch.”這就是意義所在。你需要它,就好像自己不要忘記。忘記世上還有不是用石頭圍起來的地方。不要忘記自己的內心還有你自己的東西,他們碰不到的東西。安迪在眾囚犯中是一個異類,他始終充滿著希望,靠著一柄小小的榔頭,歷經19年,硬是敲破了監獄與外界的隔膜。在一個雷雨交加的夜晚,安迪爬過通道,混著雷聲敲開監獄的下水管道,在惡臭的管道中爬行了500碼,掉入監獄外面的一個汙水池裡面。我永遠也不會忘記那樣的畫面,雷雨交加的夜晚,安迪撥著汙水,步履蹣跚地跑著,眼神是那樣的堅定不移,他扒掉身上的夾克衫和T恤,仰天享受著肆虐的雨水,那一刻,他滌盡罪惡,在彼岸重生。

世界電影史上排名第一的電影,充滿了正義感和正能量非常值得觀看

安迪的自我救贖並不是通常的美國個人英雄主義的典型,而是向大家訴說面對困境的時候,一個人應該具有什麼樣的精神。即使你像安迪一樣從天堂跌入地獄,也不能放棄希望,應該臥薪嚐膽,完成自我救贖。既然安迪能夠從這樣嚴酷、陰暗的監獄裡逃出並獲得新生,那面對生活、學習、工作上的壓力,我們就沒有理由自暴自棄。我們要從困境中尋找希望,從黑暗中尋找光明,用自己的實際行動完成生命乃至靈魂的救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