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氏孤兒的後代,一心爲國盡忠,無奈碰到了一個平庸的國君

風雷激盪天欲變---趙武執政(2)

繼續講趙武在晉國如何執政。

儘管趙武殫精竭銳,一心想讓晉國走上長久稱霸的道路,但晉平公的平庸和諸大夫們私慾,卻讓趙武力不從心,有時甚至要違背初心。

公元前547年,衛獻公在寧喜等人的暗助下,殺掉了衛殤公,趕走了孫林父,再次坐上國君寶座。孫林父一氣之下,帶領族人,連帶著封邑戚地,投靠了晉國。

趙氏孤兒的後代,一心為國盡忠,無奈碰到了一個平庸的國君

趙武

戚地是衛國國土,衛獻公當然咽不下這口氣,況且與孫林父還有私仇,於是派軍攻打戚地。孫林父趕緊向晉國求救,趙武就派兵協防孫林父。衛獻公被仇恨衝昏了頭,竟然向戚地發起進攻,還將晉軍守將給砍了。這下把趙武和晉國惹惱了。

晉國召集小兄弟們在澶淵盟會,聯合出兵攻打衛獻公。衛獻公哪裡是對手,衛軍潰敗,不但戚地沒打下來,還把懿氏60座小城池都給晉國佔了。晉平公隨手就把這些土地賞給了孫林父,以表彰他對晉國的忠心。其實這件事趙武和晉平公都做得不是很地道。霸主要維護正義,縱使衛獻公不對,孫林父更是不忠不義,只因孫林父投靠了晉國,就將其輕輕放過,甚至獎賞他,這不是鼓勵臣子們背叛諸侯嗎?晉國其實已經不具備霸主的風範了。

趙氏孤兒的後代,一心為國盡忠,無奈碰到了一個平庸的國君

衛獻公

衛獻公也就會在家裡橫,面對強大的晉國,膽子早就嚇破了,趕緊派寧喜和北宮遺去求和。寧喜是弒殺衛殤公和衛獻公復辟的罪魁禍首,晉國就以此為理由將這兩人投進了大牢。衛獻公又親自跑到晉國跪求原諒,晉國正恨他挑釁霸主的權威,如今竟然自投羅網,得,衛獻公你也到大牢去涼快涼快吧。晉國這個霸主當得威風。

晉國是霸主,將一國國君囚禁起來,實在欠考慮,顯得很沒胸襟和氣度。消息很快就傳開了,齊景公、鄭簡公等人紛紛前來替衛獻公求情。衛獻公確實做得有些不光彩,為什麼諸侯們還要來求情呢?兔死狐悲呀,衛獻公被囚開了個惡例,以後只要晉國不高興,有些那麼不聽話的小兄弟就要進牢子了,輪到誰都不樂意。趙武也覺得不應該將衛獻公長期囚禁,於是勸晉平公將衛獻公放了,晉平公平時對趙武言聽計從,但這次卻十分執拗,拒絕放人。

趙氏孤兒的後代,一心為國盡忠,無奈碰到了一個平庸的國君

晉平公

衛國人實在沒辦法了,只得用美人計,在國內挑選了一位國色天香的美女,專程送到了晉國,敬獻給晉平公。晉平公美色當前,口水都快流出來了,也不管“同姓不能通婚”禁忌(晉君和衛君都姓姬),直接將衛國美女收進內宮,並爽快答應了釋放衛獻公的請求。趙武聽說晉平公的行為,人都傻眼了,沒想到盡心輔助的晉平公是個好色之徒,丟人都丟到國際上去了。

當然這並不是趙武碰到的第一遭奇葩事。

晉平公的母親,也就是晉悼公夫人,是杞國人。杞國國君是夏朝後人,與晉國不同姓。杞國本來是魯國的附屬國,攀上了晉國這個霸主外娚後,開始變得膽大氣粗起來,變著法來欺負魯國。魯國人有苦難言,因為晉悼公與杞姬的這樁婚事是魯國的孫文子居中牽線的。

趙氏孤兒的後代,一心為國盡忠,無奈碰到了一個平庸的國君

杞國古址

公元前544年,晉悼公夫人強烈要求為杞國修建城池,晉平公竟然答應了,任命知悼子為修城總指揮,召集諸侯們為杞國修築城牆。鄭國、魯國等出席的大夫們都氣炸了,說:“晉國竟然召集同姓給異姓築城,這事做得太過份了。他這是不將近親當親戚,反而去親近異姓。不知道將來誰還會跟他友好往來。”不過晉國畢竟是霸主,霸主發令,多少還是要給些面子,於是齊、宋、魯、衛、鄭、曹、莒、滕、薛、小邾各派建築隊伍趕來,為杞國這個三流小國服務。

趙武勸阻不了晉平公,只得派人向諸侯們饋贈禮物,希望各國不要因此而怨恨晉國。最後,在大家的不情不願下,城牆還是修好了。

有晉平公這麼個荒唐的國君,趙武恐怕也只能徒呼奈何。

晉悼公去世後,晉國公族勢力再次衰落,卿士大夫家族趁機攫取國家權力,瓜分勢力範圍,幾大家族暗中角力,你爭我奪,並不真心為國家出力。趙武面對這樣的局勢,直感無力迴天,於是心生厭倦。

趙氏孤兒的後代,一心為國盡忠,無奈碰到了一個平庸的國君

劉定公塑像

公元前541年,劉定公代表周天子去慰問趙武,談話間,說起了大禹。劉定公對趙武說:“趙大夫何不遠承大禹的功德,擔負起扶保百姓的重任?”趙武說:“我們只怕犯下罪孽,哪裡還敢有其他想法。如今苟安於世,早上都不知道晚上發生什麼事,哪裡還有什麼長遠計劃啊?”劉定公回到周都,嘆息著對周天子說:“趙武恐怕活不長久了。人越老越精明,趙武卻是越來越糊塗了,把自己當成一個庸碌無為的人。他這樣是主動放棄了百姓和神明啊。百姓不擁戴,神明不保佑,他怎麼能長久?”

這一年的冬天,趙武辭世。100多年後,他的後人趙獻子與韓、魏一起,裂解晉國,創建了趙國。中國自此也進入到戰國時期,此是後話。


分享到:


相關文章: